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清明节家族祭祀的场合,身为基督徒的晚辈或自认「人微言轻」,有办法兼顾家人观感和信仰,甚至成为光和盐吗?答案是:有!

 

「冈山活泉灵粮堂」主任牧师林育舜,于教会中牧养许多年轻人,深知晚辈在家族的「话语权」较低,较难主导、扭转清明节的追思仪式,不过他建议,在这么重要的日子别刻意「躲开」,反倒要积极参与家族的扫墓活动

你可以积极做「这些事」,扭转印象大加分!

「扫墓」这件事本身与祭祀无关,所以林育舜鼓励基督徒,可在清明节的「事前準备工作」如搬运物品、墓地除草、砍柴、整理环境等方面积极帮忙,仅需避开拿香、烧纸钱等「祭拜活动」。

 

毕竟,若已经做到了10几件工作,只剩1、2件祭祀的事没做,正常来说应该较少人会再为难。

 

当大家拿香拜拜时,基督徒可恭敬地用「拱手默祷」的方式,向家人解释:「我在向上帝祷告,和感谢祂让我们一家人,能有这么好的时刻聚集。」

 

林育舜语重心长地提醒,「千万不要露出厌恶的感觉!」通常让家人反感的地方,是基督徒对祭祀之事摆出明显敌对的态度,导致较严重的衝突。

 

由于基督信仰的逻辑与传统信仰完全不同,所以必须换位思考,从家人的立场来看,确实很难理解我们的作为;一般人将祭祖视为「孝道」,若基督徒因此冠上「背祖」罪名,福音就更难传入家中了。圣经中多处教导「当孝敬父母」且记念先祖的作为,因此基督信仰其实是「敬祖」的。

 

在多数华人看来,清明节是值得全家人放下手边的事,一同参加的年度重要活动,而基督徒更要把握每一个家人相聚、能带入信仰的机会,「别loss(错过)掉了!」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0:23-24教导,「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趁清明节团聚,可以思考如何「为别人带来益处」,向家人表达爱和尊荣,拉近双方的关係

 

例如,年轻人擅长使用电子产品,可将这次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光剪辑成影片,上传至家族LINE群组中,或做成纪念小册子,创造一个温馨动人的氛围,而不是对死亡的惧怕感;之后家族相聚的日子,还能再拿出来播放,增进感情、创造话题,甚至对下一次的相聚产生期待感,让团圆不再只是每年「例行公事」。

 

家人因此感受到被重视,自然会淡化「基督徒身份」不能祭祀的问题

  • news-details
  • 年轻的基督徒虽资源和话语权不多,但可发挥优势,例如製作回顾影音,记录家族间美好的时光。(图/shutterstock)

林育舜鼓励,常常预备好自己的心态,用行动证明我们爱这个家,而非背叛家族,谨记彼得前书3:15-16,「只要心裡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準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

 

有些人的个性不喜欢参加活动,但我们既然已得着耶稣的爱,也要把这份爱分享给更多人,特别是家人;透过生命彰显出神在我们身上的作为,并且,这些爱是来自于神,不是靠我们自己假装出来的(加拉太书2:20上)。

 

我们,因为神先爱我们。

—约翰一书4:19

将焦点放在「爱」

有些基督徒在家庭的祭祀上,面对的情况更为艰难,

 

例如有传道人见证,自己是家族第一个信主的人,由于家中只剩她一个年轻人,长辈就刻意要她每天到神明厅敬茶,而她为了维繫家庭关係仍照做,不过每一次都一边做一边祷告,心中对神的敬畏十分坚定,在其他事上也顺服长辈,没想到一週后长辈就主动跟她说不必再去敬茶了。

 

后来家人拜拜,还会特别留一份「没有拜过」的食物给她,从此也不再以拜拜的事情为难她了

 

林育舜以此例说明,虽不鼓励祭祀的行为,但若非不得已必须做,便更需要迫切祷告、尊主为大,并用感恩的心为家族代求,且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为了得着更多家人的灵魂

 

最后林育舜勉励,看待清明节时,跳脱「圣与俗」、「正与邪」的二分法,将焦点放在「爱」。在不偏离真理的基础上,透过我们爱的行动,让基督的大能运行其中,使清明节的家族聚会更加活泼、充满爱,进而成为家人喜欢参加的聚集,必能带来转化和復兴!

  • news-details
  • 冈山活泉灵粮堂林育舜牧师夫妇,于教会内牧养许多年轻人。(图/记者林子骞)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