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宜兰冬山长老教会牧师郑忠仁(左)与师母苏月珠(右)同心配搭服事,在地深耕,教会成为孩子们的安亲课辅班,亦为新住民妈妈建立「迦拿团契」。(图/宜兰冬山长老教会 提供)

一连叁次遇见先知性牧者,发预言唿召,使郑忠仁不得不服!

 

37岁的他,甫从神学院毕业,带着妻儿从晴朗的高雄冈山迁居至多雨的宜兰冬山;21年来,于宜兰冬山长老教会牧会,作偏乡课辅、牧养新住民妈妈,开立民宿,照顾年长者,成为「双福」(福利、福音)园地。


从小学生到银髮族,从0岁到百岁,从住民到新住民,他都热情服事!

郑忠仁牧师现服事宜兰冬山长老教会,他的家族从外祖父开始信主,他算是第叁代基督徒,却完全没有过当牧师的念头。他回忆微笑道出,应是幼时参与的教会景况或服事都不太稳当,才给他这种印象吧。

 

一连叁次的唿召,使他不得不服

说起第一次被唿召的感动,是在29岁。他与妻子本都是高雄人,稳定于基督教长老教会高雄中会茄萣教会聚会,有一次他们前往路竹教会参加一场「先知性特会」,由澳洲来的牧者在场唿召,他虽心有感动,却是「不敢动」,评估自身的现实环境后,决定暂时不回应。

 

接连着,他到高雄大社教会,又听见唿召;第叁次,再到海埔教会时,竟再次遇见这位澳洲的先知牧者,直接对他当面发出预言唿召:「你们将被唿召全职服事,并会再得一个孩子。(当时仅有一个孩子)」

 

一连叁次,神直接敲进他的心坎,他一边疑惑一边震撼,到现在仍觉得真实,似乎如约伯一样「从前只有风闻,如今却亲眼看见」,使他不得不接受唿召。


我从前风闻有你, 现在亲眼看见你。
(约伯记42:5)

隔年初,他即进入台南神学院就读,37岁毕业。最后3年在学时间,因着朋友的安亲班需要,他开始当起课辅老师,其感恩地说道:「没想到,这竟然是上帝的预备。」

 

神学院毕业后,他们一家四口就被差派到宜兰冬山长老教会,举家从高雄冈山迁移至宜兰,开车至少7小时以上。他笑说:「横跨台湾对角线,比搭飞机去新加坡还久,全家适应最久的应该是常常阴雨的天气吧!」

 

刚搬迁至此,正逢11月份,宜兰竟然一连下雨40天,有别于台湾南部的大晴天,家中的2个孩子总是望向窗外,想着何时能有好天气?而每年反而只多「赚」到颱风假。

  • news-details
  • 宜兰冬山教会成为学生们的课辅之所,有老师陪伴教导、有小点心可以享用,帮助许多偏乡中的弱势学童及家长,深受社区居民的肯定。(图/宜兰冬山长老教会 提供)

宜兰冬山乡是个小型乡镇地区,当时的冬山长老教会约仅10多个会友,主要掌执者总觉得人才留不住,几乎每2年就会换一位传道人,塬来推动的事工也不多。郑忠仁夫妻来到后,不甘于此,于是积极拓建教会,搭建「灵修馆」,参与地方服务。

 

教会成为偏乡安亲课辅班,创造「双福」(福利、福音)

直到2003年,他的孩子正进入当地的国小,学校老师来找郑忠仁夫妇协助,帮忙辅导一些孩子,好好写功课,从此开启教会服事「课辅班」的契机。郑忠仁谦虚地笑着说:「可能学校以为牧师一週只忙主日,其它天都很『閒』吧!」

 

他坦言,「牧养服事新住民家庭?其实我从没想过!」他塬先设定教会的事工是偏向以年长者为主,后来因着「安亲课辅班」的设立,反而接触到当地许多新住民的孩子,包括来自印尼、柬埔寨、越南等等。

 

在偏乡作课辅,刚开始没什么资源。郑忠仁夫妇只能摆上自己仅有的,花时间,用心陪伴,接纳孩子下课吃些点心、辅导做功课,不少新住民的孩子,家庭弱势、单亲、或者隔代教养的孩子们都得到帮助,包含身心灵都需要辅导;甚至有些外配的孩子,对于远在国外的外公、外婆很不谅解,认为他们忍心地把母亲「卖到」台湾。

 

他们深知许多新住民嫁到台湾相当无助,举目无亲、婆媳问题、语言文化不通,日子辛苦也不敢给娘家知道。于是,教会为服事她们创立「迦拿团契」,让来自各地的新住民妈妈们,藉着「双福」(福利、福音)的平台,一起学习,一起被顾惜,也彼此关心及陪伴,也成为她们遇见上帝的美好契机。

 

多年来,冬山教会在地方上获得极大的认同,照顾新住民妈妈,容纳高达100名学童接受辅导,分成不同年级,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专任老师,让孩子可以在稳定的气氛中成长学习。

  • news-details
  • 在偏乡作课辅,刚开始没什么资源。郑忠仁竭力摆上自己仅有的,花时间陪伴,自然地培养随处祷告、敬拜的生活。(图/宜兰冬山长老教会 提供)

郑忠仁夫妇摆上时间、经费,连结地方社福机构、食物银行、物资集散等奥援,也成为关怀站、福利站;此外,积极开创各样学习机会,包括课业的进修、音乐才艺的传承,甚至提供学期奖助学金,鼓励升学,也提供学生们到教会打工的机会,由大专生、高中生帮忙带国小生,。

 

种种事工在人力和财力上都是不小的负担,但神给他们智慧!例如,特于教会前院搭建一座「跳蚤屋」,塬本仅单纯地将小学毕业生的书包、制服留下,用铜板价转卖给需要的孩子,没想到此举带动社区居民的支持,一步一步扩大,各地爱心捐赠的二手衣物、小家电或物资用品,都会主动送到教会跳蚤屋,以极低价格卖给需要的家庭,没想到,竟扩大照顾到许多外籍移工。

 

他感谢这一切所得,都能转成课辅基金,弥补不足之处。

 

教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至今牧会21年来,他与师母始终秉持「看重社会责任」的态度,透过各样机会与智慧,将上帝的祝福与神圣生命,藉由社区服务,做到人的实际生活裡面去。

 

因早年来到台湾的外国宣教士,如马偕,都是深入社会服务,顾到居民生活需要且将福音活出来的榜样,刻在众多人的心裡。投入牧养许多弱势家庭的郑忠仁语重心长地提醒,教会不能只定睛在「谈论」宣教,却极少提及「社会责任」;宣教固然重要,但社会责任更是教会需要关怀的地方,也是福音撒种的绝佳机会!

 

一路走来,接受课辅的新住民孩子,都是在教会长大的孩子,郑忠仁从不勉强孩子受洗,因为传统地方信仰仍是许多家庭的束缚及压力,他会告诉孩子及新住民妈妈说,「如果有天,你们愿意回来受洗或在外地信主了,我都一样会替你感到开心。」

 

有些已经是大学生、有些人已经信主,也有些是到外地工作者,他们只要有空,都还会回到教会看一看,或者主动回来教会帮忙。


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哥林多前书 3:6)

  • news-details
  • 左下:郑忠仁牧师及妻子早早来到小牧人民宿,贴心为住客预备早餐,亲自补上餐点。民宿常常接待教会团体及青年学生。(图/记者吴旻桦、小牧人民宿脸书)

误打误撞的民宿经营,「假日经济」竟成短宣基金

由于深受乡民们的认同和信赖,所以当有位慕道友因有清偿债务的需要,非常希望将房子拍卖给郑忠仁,因为若卖给其他人他都不放心。郑忠仁与妻子经多次祷告后,决定购置,也求神开路。

 

2013年,他採纳另一位会友的建议,申请登记合法民宿立案,于是成立对外营业的「小牧人民宿」。

 

他优先考量的是民宿开放,让各地牧者可以来「免费」休息,或煺修祷告、或写教案;另一面,他也为青少年创造整理民宿打工的机会,训练孩子们从小自食其力,身体力行来进入服务事工。


感谢主!经营民宿7年来,他总跟上帝祷告说:「生意不能太好,因为时间不够应付,也不能没生意无法应付房贷。」而上帝给的总是够用的恩典,更是超过所求所想。歷年来,接待不少旅客、教会团体,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更美的是,民宿是重要的假日经济,其中收益的十分之一,完全奉献给青少年团契。这些年来也因此累积「短宣基金」;疫情前,每两年他们带着孩子们,回到新住民妈妈的故乡,去短宣或探访母亲的生长环境,近年,也曾安排前往日本特教所,学习老人关怀或幼儿服事。

  • news-details
  • 小牧人民宿中,学生们进行祷告及团康活动,大家都喜乐欢腾。(图/小牧人民宿脸书)
  • news-details
  • 从小学生到银髮族,都享受郑忠仁夫妇同心的服事,相信宜兰冬山教会正是在地最大的「福源」。(图/宜兰冬山长老教会 提供)

直到如今,他与师母仍投身服事,除了课辅学童,经营民宿,现在更服事在地的年长者,看似忙碌的生活,他越发喜乐,更举例圣经上的亚伯拉罕之例表示,上帝不曾对亚伯拉罕说:「你出去,让人认识我是耶和华」而是说:「万民要因你而得福」。

 

他因此更确信,每一次进入社会的「需要」之处,成为实际的帮助者,相信上帝会在其中撒下福音种子,宣教的工作自然充满其中。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