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北真道教会主任牧师廖文华分享信息主题「比蜜更甜」,鼓励大家勇敢张口拥抱神与祝福、放手相信祂。(图/Truth Church 真道教会 YT)

神一直渴望给我们丰富,但很多时候,却是我们自己没办法勇敢张口领受神的赏赐。廖文华牧师提醒,人的心裡存在许多思维,拦阻了我们去相信圣灵的工作。

 

但如今,神发出邀请,要对我们说,「孩子,我看到了你的事工。现在让我给你看看我的吧!

神随时都在对我们说话,但我们也需要打开听觉,对神更敏锐,并更深走进与神的亲密关係中,才能相信祂的供应,看见祝福浇灌在我们的生命中。

 

真道教会主任牧师廖文华说,其实神就好像是「蜂蜜」,从天上不断滴下来,并祂的祝福是要大量降下来,到我们身上,但你我是否敢张大嘴巴领受神所滴下来的蜂蜜?

 

那么,到底什么是蜂蜜?圣经裡怎么提到蜂蜜?

 

「蜂蜜」代表什么?

廖文华牧师说,蜂蜜本身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有滋养的功效,而在圣经裡,也多次拿「蜂蜜」来比喻,用蜂蜜来形容许多事物,列举如下:

 

1. 神的话

诗篇19篇7-10节「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甦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

诗篇119篇103节「你的言语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

这两段经文提到,「神的话」比金子更宝贵,比蜂蜜更甘甜,神用蜂蜜来形容「祂的话」。

 

相信应该不少人有对甜食上瘾的经验,甜食好像可以带给我们短暂的满足,但唯有祂的话才可以满足我们心裡最大的渴望,带来最大的快乐;祂的话甚至比蜜更甜,并要从天上倾倒下来,我们也可以将祂的话,如蜂蜜一样吃进去。

 

让我们爱上神的话、对神上瘾吧!」廖文华牧师唿喊。

 

2. 智慧

箴言24章13-14节(新译本)「我儿,你要吃蜜,因为这是好的;吃蜂房下滴的蜜,就觉甘甜。要知道智慧对你的心也是这样,如果你得着智慧,就必有好结局,你的盼望也不会断绝。

蜂蜜也是「智慧」,而这裡圣经提到,如果人得着智慧,就会有好的结局。「领受智慧」就如同吃蜂蜜,我们会感到「甘甜」、「有好的结局」,并「盼望不会断绝」。

 

那我们要如何得着智慧呢?廖文华牧师说,如有人想要智慧,可以「跟神求」、「不断学习(阅读习惯)」、「仔细听人说话」,得着他人丰富经验与不同的观点,及我们也需要在步调快速的时代,花时间「安静与内省」,去思想自己内在的心情与事情的全貌。

 

3. 恩慈的话

箴言16章24节(和合本)「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

箴言16章24节(新译本)「恩慈的话好像蜂巢中的蜂蜜,使人心裡甘甜,骨头健壮。

良言指的是「kind words」(温柔的言语),恩慈的话好像蜂巢中的蜂蜜,使人心裡甘甜,骨头健壮;如果你对其他人说恩慈的话,就好像请人吃蜂蜜一样。

 

因此,我们所说的话,可以带给婚姻关係、牧者和弟兄姊妹疗效、使人骨头健壮与得医治。

 

4. 神要带你进入的祝福

出埃及地3章8节「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

这段经文说,神要把以色列人带出埃及,不再受埃及人的挟制,廖文华牧师说,今天神也要把我们从失败、咒诅、疾病裡带出来,不仅如此,更是要「带我们进入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得救只是生命的起点,神更希望带我们进入到丰盛与祝福。

 

而蜂蜜是神要给我们的祝福、应许,然而,那上面还有许多巨人,还有仗要打,所以我们需要有刚强壮胆的心,勇敢进入祝福裡,把他们赶走,神要帮助我们得地为业,「基督徒的生命不要只停留在塬点,而更是要知道神要把我们带进祝福裡。」廖文华唿吁。

  • news-details
  • 神的话、智慧、祝福、应许等,如从天上倒下的蜂蜜,那样地浇灌在我们当中。图为蜂蜜倒下示意现场。(图/Truth Church 真道教会 YT)

5. 精神大振,更大得胜

撒母耳记14章26-30节(当代译本)「他们在树林中虽然看见有蜂蜜正在滴落,但没有人敢伸手取蜂蜜吃,因为他们都怕违背誓言。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以色列人起誓,他伸出手中的杖蘸蜂房的蜜吃,立刻精神大振。有个士兵告诉约拿单,说:「你父亲曾叫众人郑重起誓,『今天吃东西的人必受咒诅。』所以大家很疲惫。」约拿单说:「我父亲使大家受苦了。你看,我只吃了少许蜂蜜,就精神大振,如果大家吃了从敌人那裡夺来的食物,我们就会歼灭更多的非利士人。

廖文华说,这裡的蜂蜜指神要使你的心与精神振奋,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经歷灰心、消极与负面的情绪,但从天上来的蜂蜜要振奋你我的心,把我们带进到更大的得胜裡。

 

神的蜂蜜要使我们有精神、得到力量,可以继续往前,勇敢杀败敌人!

 

6. 爱情

雅歌5章1节(当代译本)「我的妹妹,我的新娘啊,我已经来到自己的园中,採了我的没药和香料,品嚐了我的蜂房和蜂蜜,也享用了我的美酒和鲜奶。耶路撒冷的少女:朋友们,尽情吃喝吧。相爱的人啊,沉醉在爱中吧!

神的蜂蜜也如同爱情。廖文华说,古代情诗常称男生为哥哥、女生为妹妹,此段经文为一位男人对情人所说的话,而这裡的花园表示「妻子」,意为他妻子就是他的花园,形容新郎有了新娘作为他的花园,享受在新娘的花园中带来的一切乐趣,并朋友看到也讚赏他们美好的爱情。

 

这裡不只讲到美好的夫妻关係,也指的是我们与神在灵裡紧密的关係,耶稣基督是新郎,而我们是他的新妇。

 

这样美好的关係则被视为蜂蜜,表示神要将这样的关係,滴进、倾倒到我们的生命中,要祝福我们的婚姻及跟神的关係是合一与毫无保留,能享受对彼此全然地敞开与付出。

 

然而,当这些蜂蜜从天上降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反应会如何呢?

  • news-details
  • 「葡萄园运动」创始人温约翰(John Wimber)与妻子温卡洛(Carol Wimber)。(图/Truth Church 真道教会 YT)

什么是我对蜂蜜的反应?

廖文华牧师藉由一场国外重要的属灵运动「葡萄园运动」(Vineyard Movement)创始人的故事,分析人们遇到蜂蜜时普遍的反应。

 

有许多人在这运动经歷神,受到圣灵的医治;此运动亦影响到许多重大事件,如:多伦多祝福(Toronto blessing)、堪萨斯州的IHOP国际祷告殿等。而在2020年时,全世界95个国家裡,有超过2400间的教会与葡萄园运动有关。

 

「葡萄园运动」创始人为温约翰(John Wimber),妻子为温卡洛(Carol Wimber),两人本来都不是基督徒,温约翰曾是名乐手,与乐团一同在拉斯维加斯夜总会驻唱,而妻子则在遥远的洛杉矶独自一人带着叁个孩子。

 

后来,温约翰染上酗酒,温卡洛因一人带孩子压力过大,罹患忧郁症,于是两人决定準备要离婚,但神分别在丈夫与妻子间动工,两人在不同城市,却几乎同时信主,最后,他们选择合好,重新同住在一起。

 

在1964年6月,他们的儿子尚恩(Sean)突然被一群蜜蜂攻击,全身被螫到红肿,留下许多肿包,在救护车未到前,温约翰就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就是按手在儿子身上迫切祷告,儿子身上共50几个的肿包瞬间便开始一个个消失,孩子也安详入睡。

 

勇敢领受神给的蜂蜜

但在这事件之后,夫妻都没有很了解与相信这是圣灵的工作,在之后的13年,也没再做过同样的事,因在他们的理性思维裡,这是不可能的。直到1976年,神造访妻子温卡洛,有天晚上,她做了个梦,起来后,她嘴巴竟不停说方言,强烈感受到圣灵,并想起13年前,圣灵医治了自己的孩子,她突然就感到非常难过,竟然如此不相信神与圣灵能工作。

 

同时,先生温约翰那时到处为主服事,有天他突然血压升高,头很痛,且所在的城市遇到暴风雪,飞机无法起飞,让他来不及赶到下个目的地服事,当下他突然感到很挫折,为什么服事主,却遭遇诸般不顺。

 

半夜,在他睡觉时,神就对他说,「温约翰,我看到了你的事工。现在我要给你看我的!

神造访并询问他,要不要看看祂的事工?温约翰就向主吶喊,「主!那就是我要的!」于是在那之后,神开启了「葡萄园运动」的异象,那异象是有一天,有位先生打给温约翰说自己的妻子要死了,请他快点过去,为她祷告。

 

结果他一去,看见妻子奄奄一息,就心想,「神祢怎么给我一个这么难的案例?」然后,他做了一个喃喃自语,没有信心的祷告,并且祷告完后马上转头告诉先生,神为什么有时可能没有医治的塬因,话才一出,突然就看见对方的妻子从床上坐起来了!

 

这件事结束回家后,他在路上看见一个异象:天上有蜂蜜从蜂巢滴下来,有些人很开心地流泪吶喊,「太好了,是蜂蜜!」然后大口品嚐并给出去,但地上也有些人觉得很不舒服、很黏,拒绝接受。此时神对他说,「这是我的作为,有些人看见是对他们的祝福,但有些人看见的,是对他们的拦阻。

 

廖文华牧师说,我们的态度决定我们领受多少。如天上的蜂蜜滴下来,我们是否愿意选择勇敢、大大地张口,领受神所滴下来的祝福?

 

有些时候,我们「人的思维」常拦阻了圣灵的工作,我们总是常对神说,「我已经好尽力、好努力了」,但神要对我们说,「孩子,我看到了你不怎么样的事工,现在要不要来看看我的?你的本领我看到了,现在是不是换我?

 

廖文华牧师鼓励,现在,让我们「投身在其中,沈浸在其中」,勇敢大大张口,并相信「神给每个人都有很多」,祂给了罪人很多怜悯、赐下医治给破碎的人、对被抛弃的人们给予爱。只是,我们是否能勇敢相信与接受,并向祂来求?

  • 廖文华牧师分享信息「比蜜更甜」。(影片来源/Truth Church 真道教会 YT)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