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上帝是有次序的神,创造天地的七日中,将大目标划分小目标,我们也能以此学习。」魏棻卿说道。(图/shutterstock)

明知早该完成的事,却一再拖延吗?

 

据2021年报导,95℅大学生有拖延症,甚至可能会延迟「正事」,优先完成「愉快的事」。

 

伯特利身心诊所谘商心理师魏棻卿接受专访,提出对付拖延症的叁个务实方法,并鼓励设定小目标,建立正向回馈机制,成为珍惜光阴好管家。

拖延症是个人主观认定

魏棻卿分享,拖延症虽有「症」字,却并非为临床诊断,屏除疾病脉络后,比较像是个人依据行为结果的主观认定。比如,自己认定应要晚上10点入睡,却拖延到12点,即属于「拖延症」範畴,但对有些人而言,这个时间可能不算太晚。

 

因此,拖延症是相对自身目标与期待、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进而导致的罪恶感,若无类似感受,则不属于拖延症範畴。

 

而针对拖延者之行为,她认为可分成叁方面检视和改善:

 

1.检视自我》是否太过完美主义,或害怕失败?

不久前,有位从事接案工作的来谈者,与魏棻卿分享拖延症困扰,细谈才知道,对方从小常被批评,因而缺乏自信,协谈后找到一些人生方向,希望先经济独立。

 

在魏棻卿陪伴与鼓励下,来谈者击败那个内在常批评自己的小孩,联繫合作过的单位接洽工作,接着获得许多正向回馈,整个人充满自信光彩,并有信心克服其他困难。

  • news-details
  • 魏棻卿(左)表示,当目标总是无法达成,可以使用「SMART法则」,订定多个小目标。(图/shutterstock、伯特利身心诊所 提供)

2.提高达成率》尝试将「大目标」拆分成多个小目标

很多时候,当发现目标总是无法达成时,或许能停下脚步,审视是否目标太困难,短期内无成就回馈,以致充满负面绝望感。

 

这时,我们能运用「SMART法则」(Specific:明确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达成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ound:有时限的),将大目标在预定时间内,切成数个小目标。

 

魏棻卿曾有个想考取证照的个案,一直无法静下心準备考试,协谈后将「整理房间」设为目标起点。虽这件事听起来很简单,但个案想到要将散落的耳饰收拾成对,还有整理送人与自穿的衣物就觉得累,因此即便设定目标也再叁拖延。

 

后来她拆分多个小目标,请个案準备一个容器,将所有饰品不分类丢进盒子,虽是小事,但对方做完很有成就感,逐渐达成整理房间目标,且环境乾净舒适,有助找回生活掌控感。

 

最后,个案不仅考过烘焙师证照,还想挑战第二张证照,「成功经验会复製到下次,一直延续下去」,魏棻卿说道。

 

「焦虑、罪恶感」是拖延症初期心理症状,接下来会对生活失去掌控感、无法预期人生方向、厌恶自己,接着陷入恶性循环,而「完成小目标」能促进脑内分泌多巴胺,透过正向回馈,会更想做这件事,逐渐觉得人生有盼望。

  • news-details
  • 停止过度苛责自己,修復与自身对立关係,才能重掌生活,有自信改变现况。(图/shutterstock)

3.辨别频道》现在是「脑」还是「心」在说话?

有位拥有自己事业的个案,凌晨3点有睡意,却总拖到5、6点才入睡,塬因是白天要忙许多工作,只有晚上才有自己的空间,因此一方面苛责自己晚睡,但另一方面很享受独处时间。

 

魏棻卿分享,这时要辨别自己是用「脑」或「心」说话,「脑」多为给予建议、批评,但掌管行为的「心」却是最诚实的,当我们同理自己,才不会过度苛责自己,修復与自身对立关係,并具生活掌控感,「我若下定决心也能早睡!」

 

许多心理疾病皆出于发现「行为跟脑部思考不同」所致,此时先「召开内部会议」,理解拖延行为背后的讯息,以理解取代批评,站在需求照顾、同理自己,才可能改善状况。

 

人生没有目标,感觉好累?

有些拖延者可能因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失去重心所致,对于未信主的个案,魏棻卿会询问:「假设有位上帝,祂派你到世界上的用意是什么?」而对于基督徒,我们就是要回应大使命

 

她以马太福音第25章,一千两、两千两与五千两银子比喻「恩赐资本」,上帝期许我们每个人善用恩赐,创造出相对应的效益来荣神益人,若来到世上什么都不做,终日浑噩度日,就像那藏起一千两银子的人,辜负神起初的託付。

 

虽然这篇经文的银子只是比喻,但我们都知道,神真正在乎的并不是钱,乃是祂的儿女有无完成託付的积极态度

 

申命记33:25,「你的门闩是铜的,铁的。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很多时候拖延者觉得自己做不到、害怕失败,魏棻卿在攻读第一个硕士时也曾停留在此状态,那时她很被这段经文鼓励。

 

其第一个硕士为理工科系,跨科系学习面临许多困难,但因这段经文,她愿意倚靠神面对困难,后来顺利完成学业。

 

很多事情也是如此,不用等什么都準备好了再做,神要我们先跨出行动第一步,接着更多祝福、锻鍊自己,就像没有人是準备充分才「成为父母」,但为人父母时间一久,自然会越做越有经验。

 

魏棻卿盼以此经文彼此劝勉,一同成为爱惜光阴、善用恩赐的好管家,使生命与花费的每分每秒都别具意义。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