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 / shutterstock)

身为父母,对孩子的教导该如何拿捏尺度,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适宜的管教?

 

管教≠发飙,指正≠羞辱,尊重≠放任,只要掌握一些小秘诀,你也能做到「让孩子喜欢被管教」!

《管教,塬来可以很幸福》由「格子外面」出版,作者刘慈惠提到,只要有「一点小改变」,就能让「亲子互动大不同」!当父母的教导是让孩子「心服口服」时,管教,会是一种幸福

 

不少人困惑,面对孩子行爲问题时,究竟该如何「从问题根源对症下药」?以及,究竟该如何界定「孩子一生需要的重要能力」?

 

本书中,从「方法对了—塬来可以不用生气」、「观念通了—那就不会大惊小怪」、「关係有了—大人小孩相亲相爱」、「眼界开了—不懂的事渐渐明白」四个部分,分享上述两面向问题需思考的角度。

 

第一部分:方法对了——塬来可以不用生气

若以「当妈妈看到孩子不见时」为例,妈妈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紧张」,且「担心」孩子会否出事、或被坏人捉走?母亲心裡的焦急可想而知。因此,她也必然管不了自己是在公共场所,「大声嚷嚷管教孩子」可能并不恰当。

 

由此来看,妈妈会将「担心」转为「怒气」很正常,也可被理解。但,若是父母常把负面情绪加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而言实为不公平。

 

若想避免此事发生,身为父母的我们,需要「把心裡真正的感觉说出来」,以及「不要隐藏心中对孩子的爱」。

 

父母若能在孩子作出不合宜举动时,直接且清楚地说出自己心裡的期望和感觉,将会有两方面功效——

 

一,能让孩子知道父母生气,是因为「爱他」,而非因为「他是一个坏孩子」,所以才不喜欢他,对他发脾气。

二,能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不致日后再犯,且才不会「口服心不服」。

 

同时,在与孩子沟通时,定要切记「说话『对事』而不『对人』」。务要避免让「你给我…」这叁个字成为口头禅,若父母惯性使用此口头禅,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如:我很没有价值、好像很讨人厌),也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示範。

 

最后,父母定要让孩子学会「为自身行为负责」,并避免「义气用事」,而只要「针对问题说明要求」。

 

其实,孩子是「可以被要求的」,且绝对需要「被父母给予合理要求」。当父母处理问题时,同时需要让孩子了解——要享受「什么样的权利」,就必须付上「什么样的责任」。如果他做不到,就不能怪爸妈;因为,那是自己的选择,故必须承担行为的后果。

 

第二部分:观念通了——那就不会大惊小怪

父母都应自省,自己在深爱孩子的同时,是否也可能在不经意之间,伤害了孩子而不自觉;因为,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却也常不自觉「中伤」孩子,这是让人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天下父母心」,父母爱孩子都来不及了,怎可能伤害孩子呢?

 

虽说,在一般常态下,大部分父母都不会刻意对孩子造成「身体上有形的伤害」。但往往,在爱之深、责之切的期望下,容易「以语言」对孩子于「人格发展上」,一点一滴留下许多「无形而深沉的伤害」。

 

此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父母以『对人不对事』的方式」,对孩子表达自身担心、着急、挫折等情绪,因而在不自觉中,给孩子贴上许多「标籤」。

 

例如,父母会对孩子说——

跟你讲过,你听到没有?耳朵聋了啊?

东西明明就放在那裡,还没看到,你眼睛瞎了吗?

你头脑有问题吗?怎么都听不懂?

 

说这些话时,「父母的本意」并没有要伤害孩子。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听多了,除会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很不可爱的人,进而对自己开始没有信心;也可能,会以相似方式与他人应对,不自觉地给别人贴标籤。

 

建议父母,若想知道大人对孩子说的话,会否伤害到孩子,最简单的「分辨方式」,是检测自己在对孩子说话时,用的是「我讯息」还是「你讯息」的方式在表达。

 

你讯息」是指,一种「对人不对事」的说话方式,焦点是摆在「责骂对方」,以及「隐藏自己内心对事件真正的感受」。

 

我讯息」是指,一种「对事不对人」的说话方式,说话者尝试「把自己内心真正感觉坦诚说出」,以及「让对方可以明确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

 

通常,一般人遇到事情时,会较以「你讯息」的方式回应,而「我讯息」的思考模式,是一种艺术,需要透过不断练习及自我提醒,方能渐渐上手。

 

父母千万不要低估了「你讯息」对孩子的「伤害力」;也不要轻看「我讯息」对孩子自我形象和彼此亲密关係的「强化力」。

 

爱孩子,是可以不伤害孩子的!透过「对事不对人」的方式,引导孩子行为,同时给予孩子树立「可以效法的榜样」。

  • news-details
  • 亲子之间「关係有了」,「管教」就不是难题。(图 / shutterstock)

第叁部分:关係有了——大人小孩相亲相爱

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因为「爱的缘故」,故难免会希望孩子能多听己言,以免承受太多不必要之苦。

 

但,我们却经常忽略了,人的有些「学习成长功课」,是别人「无法代劳」的,需要由当事者「亲身体验」,才能真正领悟。

 

要父母等待孩子「顿悟的过程」确实不容易,但,允许孩子有时间与空间成长、学习,所摆上的信心和耐心,将是激发、藴育孩子个体之潜能与特质的一个明智投资。

 

另一个值得父母思考的是,有谁喜欢被骂呢?当孩子「行为不改变」,那真的是因为他「欠骂」吗?还是,他早已经习惯被兇、被批评、被嘲讽呢?

 

换个角度来看,经常在「否定中」成长的孩子,他会以体谅、宽容之心对待别人吗?常常被骂的孩子,有多大的机率,长大后会喜欢做自己、肯定自己?

 

所以,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一定要「易地而处」,并「将心比心」。孩子可以在「被尊重中」受管教,但,「尊重孩子」绝不等于「放任孩子随心所欲」;而父母真正的权威,是来自「合宜态度」与「语气坚定」,而非「怒骂」与「兇恶」。

 

第四部分:眼界开了——不懂的事渐渐明白

孩子一生求学过程,会经歷几个不同教育阶段的衔接;而这些不同学习阶段,有不同发展任务及学习方式,也都需要经歷调适过程。

 

孩子成长后如何看世界?正向积极乐观?负向消极悲观?无论孩子的解读是什么不同角度,这些都反映了——父母给予的爱,是否合宜地满足孩子在「全人发展」过程中,内心深处情感和情绪的重要需求!

 

当父母的教养让孩子口服心服,孩子会乐于被父母管教、亲近父母、接受父母的指引和鹰架。

 

因而,虽然随着成长脚步的移动,孩子必然离父母越来越远,但那样的距离,将永远只在「身体上」,而「心灵和情感」会不受时空影响,依然展现「亲密的近距离」。

 

刘慈惠与天下父母共勉与再思「孩子眼中一生受用的教育观」——「不令孩子惧怕」与「不具威胁的爱」,能像磁铁一样,使亲子间自然相吸、相靠近。

 

其实,孩子不管长得多大,不管去到哪裡,「家」永远是他们身、心、灵想望的歇息之处。

 

不下勐药的爱,除了不会产生非预期中的副作用,更可提供孩子成长过程所需的快乐、信心与勇气,帮助他们在「满是安全感」、「可预期的爱」之中,逐步学会面对生命的不确定、困难及挑战。

 

以至于有朝一日,当你的孩子必须独自展翅遨翔在真枪实弹的世界时,我们为人父母者,可以放怀、放手与放心。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