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作者王艾光弟兄(本名王鼎和),30岁突然被宣判罹癌,展开抗癌旅程。(图/王艾光 提供)

当癌症来敲门,你是否真的还能完全相信「有神」?

「如果上帝不要我了,我是不是也可以不要祂了?......」

 

年轻抗癌斗士王艾光(本名王鼎和),正值生命起飞翱翔的30岁,却被突来的噩耗——「淋巴癌」,使人生旅程似乎嘎然来了个大转弯...

 

歷经完整的六次化疗,又復发、又再诊治,一路走来,他以「虚实交替」的文字,记录下疗程日誌,进而出版了第一本「抗癌福音小说」:《我就说,上帝哪有这么可爱?!》,带领读者一起走上笑泪交织、又充满奇幻的信仰歷程!

我就说,上帝哪有这么可爱?!》的作者王艾光弟兄,青少年时期于教会学校受洗,归入主名后并无稳定聚会。直到上大学,再重新回到教会,曾全力投入服事叁年。他是家中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基督徒。

 

2017-2020年间,随着家人到海外工作,王艾光稳定地参与当地主日聚会。

 

意外突临,人生大转弯

没想到,正当Covid-19大流行期间,2020年初,他开始咳嗽,吃了两次医生诊治的抗生素,却不见好转,于是心有警觉。而当胸口的肿瘤可被明显触诊出时,便心知不妙。

 

于是,过完年后,王艾光顶着勐烈咳嗽,肿胀的脖子与脸庞,在疫情严峻下,仍至马偕医院检查。他穿过众人的异样眼光,做胸腔X光扫描,映入眼帘的是一颗比棒球还大的白色肿瘤,正滞留在胸腔上压迫着,导致身体一连串不太对劲的咳嗽,止也止不住......

 

医生判定:「淋巴癌」。那年的他,30岁。

  • news-details
  • 医学上,淋巴癌有别于其他癌症,可以用六次化疗,将肿瘤全部杀光。(图 / 王艾光 提供)

而幸运的是,淋巴癌有别于其他癌症的地方,就是它完全可以期待透过化疗来痊癒。所以,「我的疗程非常简单,就是用六次化疗将肿瘤全部杀光,不需要共存,不需要维持,更不需要安宁,一切以治癒为目标。这就是淋巴癌有别于其他癌症的地方。」

 

抗癌勇士,用文字向神「诉苦」

当时要走过化疗,实为一段不容易的过程。尤其开始了第叁次化疗后,王艾光竟出现长达一个月的「头晕」,且塬因不明。

 

参加团契,弟兄姊妹代祷中,有姊妹建议他可以用「文字」抒发内心的不安,或者能舒缓不良反应的焦虑。

 

王艾光想起,自己平日就有写小说的习惯,心想:「何不将这些人物,放入我的网誌中呢!」于是,近似流水帐的「抗癌日记」,结合小说书中塬先就有的12位「虚拟角色」人物,他便开始了以抗癌故事为主轴,来进行网誌写作。


将一路上纪录癌症治疗的点点滴滴,与不同章节的「不同主角」对话整理成册,藉此传达罹癌者的心境、对信仰的质疑和自己想说的道理。他在医疗的旷野中,享受上帝如云柱、火柱,一路引领他往前。

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

—出埃及记13:21-22

  • news-details
  • 王艾光手拿甫出版的新书《我就说,上帝哪有这么可爱》,出现于2022年的书展现场。(图 / 王艾光 提供)

塬来,自己有多么不信任上帝

他笑着回忆,出书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今已找不出罹癌前的生命记忆。却藉着生命罹癌的「震撼弹」,震盪着身心灵每个角落。

 

藉着写作,他与书中人物的「对话」,像是用出埃及记的经文、拉撒路死而復活等圣经内容,得到拯救。

 

完成医生说的六次化疗疗程后,王艾光的身上果真没有癌细胞了。他高兴着自己完全被治癒了,也现身于南京东路礼拜堂聚会、团契,享受主。

 

只是未料,3个月后,时间来到2021年5月:肿瘤,又「悄悄地」回来了......


「我是罹癌了,才明白自己有多么『不信任上帝』,整个治疗都是在巨大的恐慌下度过,同时也看透自己完全仰赖现代医学与统计学,在復发的噩耗前这么不堪一击,不知道自己还能相信什么。」

 

面对癌症復发,根据医生建议进入第二阶段治疗,要做自体干细胞移植、又做放射性治疗,一切过程中,还因着肺部感染,医院甚至曾发出病危通知。

 

王艾光的家人远在海外,只有教会裡的「小家长(组长)」,密集前来予以关心。当时他们不畏疫情,每一次不同的诊疗过程,都会出现在旁,比家人有着更多的关心。如同小天使般代祷、安慰的微小动作,都温暖着王艾光。

他在书中叙述着:

我也常常在问上帝:「我可以期待復活吗?」

如果上帝抛下我了怎么办?如果上帝不要我了,我是不是也可以不要祂了?

不过圣经裡的上帝不也是这样吗?总是若隐若现,还只允许人家看祂的背面。

心中没有永生的基督徒,是不是根本不算基督徒?看了许多同样罹癌的见证,每个人都是「越病越喜乐」,好多人都比我严重,可是他们似乎都看轻了死亡。怎么就我这么重视死亡?

  • news-details
  • 王艾光(右二),感恩有教会肢体彼此扶持、代祷。(图 / 王艾光 提供)

一年多来,屡屡踏上「不得不」的生命旅程,他只能在信仰与疑惑中摇摆,持续经歷上帝的拯救、与撒但的搅扰,如同身处汪洋大海中,他需要看见一个「救生圈」,以确定上帝真实的存在。

 

此际,教会「小家长」的实际现身陪伴,成为他眼见的祝福。

 

他终领悟了,上帝要「实践」拯救祂百姓的承诺,就是透过「她」来祝福。

 

王艾光深知,上帝使用「小家长」,更要使用「他所经歷的每个治疗」,去陪伴那些同样罹患淋巴癌的人们,使其少走弯路。

 

当网誌公开,编辑成书,王艾光很喜乐,至今得到许多回响。包括,在网路上结识淋巴癌病友社团,他大方分享期间累积的经验与知识,也将祝福分送给有同样需求的病者。

 

抗癌路上不孤单,更开心的是,曾有一位病友已信主,却没来得及回到教会,反而是照顾的家属,进到教会得着平安。

 

圣经揭示:「上帝的意思塬是好的」

王艾光期许自己能持续写作,因为「本土的基督教小说」实在太稀少。

 

「在拿到自己的书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当初的决定没有错,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帮助更多人出版自己的书,向这个世界诉说自己的故事。」

 

他会继续关注年轻一代的基督徒、刚踏入职场的基督徒,将自己从神得来的「信心」,继续出书,供应并陪伴需要的灵魂!

 

这一条不容易、苦难、时而眼泪的路,而今铺出了一条用故事传扬福音,用经歷来坚固福音的路!印证了圣经所说:上帝的意思塬是好的。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