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越发看重外在形象与容貌,包括,社群媒体中不断放送着关于「美」的标準、滤镜不断推陈出新、TikTok上爆红的「Bold Glamour」拟真度极高,甚至看不出痕迹;近期,也发生一名加拿大演员为整形成韩国团员,不幸因併发症而去世的憾事...
当滤镜与整形蔚为现今风潮,造成有人没使用滤镜就不敢PO上照片,或者,有人即使不断反覆整形,仍对自身外貌不甚满意。而其实,身为基督徒可能也想问:用滤镜、去整形,是否合宜?
针对此主题,本报专访牧者、精神科医师的观点,分享对滤镜、整形的看法,帮助读者从圣经的眼光,看上帝如何定义「美丽」?你我又该如何接纳真实的自己?活出神眼中喜悦的样式。
当今滤镜、整形蔚为风潮
近期,TikTok上迅速窜红的美颜滤镜「Bold Glamour」,拟真度极高,其模拟一系列符合主流审美的特徵,并加上全妆特效;有别于其他滤镜,此款滤镜与人脸完全贴合,不论使用者如何移动,都丝毫看不出使用滤镜的痕迹,效果相当惊人。
而除了滤镜,整型也是现代人的文化,但其中仍有风险。近期,一名加拿大演员因想前往韩国发展,试图透过整形将自己改造成韩国团员的样貌,未料造成后续感染,因手术併发症而不幸离世。
再思追求美的叁个盲点
对于现代人透过滤镜、整形,尝试改变容貌的现象,IM行动教会松慕强牧师受访时分享,追求美以及更好的身心状态,是人的天性,而从中,我们可以鉴察自身动机,是否是出于恐惧?
提供以下「叁个盲点」来思考:
首先,若是内心带着「错误的自我形象」,觉得自己「不够好」,就容易受环境影响。
再者,是否因「社群媒体的刺激」?网路上所呈现的内容,多半是经设计过的「高光时刻」,看起来相当吸引人,但是否导致了自己产生「比较」心态,认为自己不够好,而开始出现一种试探:试图证明自己很好。
最后,是「错误的完美观念」;社群媒体上所呈现的美感,不断挑战着人们对于「美」的定义,然而你我应当思考,这真的是「美」吗?还是一种「过度扭曲」的现象?
IM行动教会松慕强牧师曾做过一系列的「真实照挑战」,打破社会大众设定在社群媒体上的美的形象。(图/截取自非典牧师Sai粉专)
容貌不是重点,重点是荣耀神
圣经中的人物,也有不同样貌,结局截然不同。如,扫罗是美男子,却做出令上帝「摇头」之事,而大卫被形容为容貌俊美,最后为神大大使用;大利拉长得很美,却让参孙走上末途,以斯帖也长得很美丽,此优势被神使用成为皇后。
可见,美丑不会影响人与上帝的关係,以及上帝使用人的结局,所以,重点不在于人的容貌如何,而是有没有荣耀上帝的心志。
追求美的叁个查验
松慕强分享,人可以追求美,但必须查验追求美的「动机」为何?若是为提升自我形象,使生活和工作有更好呈现,又或者,是为了身体受伤者的重建,他认为,都属「合理範围,但,若是为了透过外在来挽救低落的自我形象,心态上则不太健康。
再者,可思考选择追求美的「方式」是什么?是透过化妆、护理式医美、运动、吃保养品,还是更重大的手术式医美?他提醒,我们要设定追求美的「界线」,意即,若试图透过手术和医美,变成「另外一个人」,那么需要好好祷告、省察内心。
松慕强牧师提醒,追求美需设定「界线」。(图/shutterstock)
真理帮助人脱离扭曲的美感
圣经中,更是已给出教导,如撒母耳记上16:7经文:「耶和华却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
「上帝创造每个人都很独特,不是因为你特别美,神才特别爱你,」松慕强提及,有句话这么说:「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中选一。」藉此强调,上帝看重的是「有神同在的灵魂」,因而,基督徒要突破这世界的标準,学习从上帝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他人。
箴言11:2说,「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带在猪鼻上。」现今,满街的人喜欢挂上「滤镜」,试图用好看的外貌,掩盖内心的空洞,对于基督徒而言,更当综合性来看,一个人除了美貌,同时要有内涵与品味,包含智慧、品格、幽默、风格、态度等等,这些才是真正吸引人之处。
耶稣自己就是最好的示範,以赛亚书53:2曾描述耶稣的外表:「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乾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
从新约中一样可以看出,耶稣并非「外表突出」之人,官兵必须透过出卖者犹大的暗号,才能抓住耶稣。松慕强表示,仇敌不断攻击人的形象,但整个基督信仰都在帮助你我,跳脱这世界扭曲的美感。
盼望,一同透过真理来认识上帝,使自己拥有健康的自我形象,在神量的赛道上发光!
基督信仰帮助人拥有从神而来的自我形象,跳脱这世界所定义的「扭曲的美感」。(图/shutterstock)
容貌焦虑的判断依据
伯特利身心诊所王仁邦医师受访时分享,现代人透过化妆、衣着、节食健身、滤镜等方式,更甚者以整型来修饰外表,藉此满足对容貌的想像和期待。然而,若自我形象与现实差距太大,甚至影响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将产生问题。
他指出,若是一直觉得自己不够美丽,不够对称、完美,与客观事实有认知的扭曲,即可能罹患「身体畸形化疾患(BDB)」,也就是俗称的「容貌焦虑」。
那么,要如何判断是合理的在意外表,抑或已经严重到是「容貌焦虑」的程度呢?
王仁邦分享,若是过度在意自身容貌、过度运动或整形,或被他人注视时,有超乎理性的恐惧,甚至产生情绪症状,这些都可能是「容貌焦虑」的症状。
以下几个现象,为可初步判断的依据:
·对于照镜子感到非常恐惧
·害怕他人的眼光
·对身材毫无自信
·不断与他人比较自己的外表
·过度依赖医美
·对别人讨论自己的外表会感到不安
王仁邦形容,就如经典童话中白雪公主中的后母,每天都在问魔镜:这世界上谁最美丽?后母可能觉得白雪公主比自己漂亮,而感到相当焦虑。
医师提醒,若是过度在意自身容貌,甚至有「非理性的恐惧」,可检视自己是否有「容貌焦虑症」。(图/shutterstock)
容貌焦虑的治疗方法
当一个人对自我形象过于挑剔,对于外表、身材、自我形象产生扭曲,甚至妄想,到达「容貌焦虑」的程度,对此,除了药物治疗的方式,也可採用「认知行为治疗法」。
也就是说,从认知上去改善。例如,让患者去认知「正常人脸的状态」,会有一定比例的不对称,或者,让患者模拟社交情境,透过「人际关係的肯定」,把浓妆慢慢变淡、以真实面貌来与人相处;上述可依照不同焦虑程度的情境,慢慢做练习。
而容貌焦虑的成因,往往是受到「人格发展」的影响,可能是因自信心低落、或是完美主义,还有外在环境塑造的形象。对此,要避免过度曝光于社群媒体,打破完美主义心态。
特别是,若能找到一群「接纳自己」的亲友,在接纳本相的环境、团体中,患者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復。
此外,回到「基督信仰」来看,上帝创造每个人都是美好的,即使身体上有缺陷,仍被神所爱、极具价值。基督徒应当以「上帝的角度」来看待、接纳自己,如此而能跳脱世俗的眼光。
伯特利身心诊所王仁邦医师分享,要避免容貌焦虑,必须打破完美主义,并找到接纳自己的群体,最重要的是,上帝的真理,可以释放人得自由。(图/王仁邦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