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 / shutterstock)

你有「被人开玩笑」的负面经验吗?且不知为何,大家觉得好笑,自己内心却必须压抑着一股「受伤的感觉」?

 

基督徒可以开玩笑吗?以弗所书5:4说,「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然而,生活若缺乏「笑声」,如何建立教会裡拥有快乐氛围呢?并且,如何区别「幽默」和「戏笑的话」?

 

华人社会中,也因教养方式较含蓄,有时孩子被他人取笑,父母会不好意思制止,倾向「忽视」或「等回家再谈」;对此,黄大洲建议,应温和坚定地直言劝阻,因重点在于:不让玩笑发「酵」!

  • news-details
  • 恆春「转运教会福音礼拜堂」黄大洲牧师与师母谢孟芝,开创新的社区传福音形式,合力经营「恆春俩筷伴凉麵专门店(塬伍号粮仓)」。(图 / 黄大洲 提供)

「开心果」的另一面

谈到「开玩笑」的经验,黄大洲说:「有分年纪吧,青少年时期的自己,常常会开『别人』的玩笑,就是把玩笑建立在他人身上,现在其实就比较不会,反而,会把玩笑建立在『事情』或是『自己』身上。」

 

他坦承,过去会以「他人的外貌或身材」作为玩笑题材,藉由「调侃他人」让大家开心,后来,因着被他取笑这些人所透露出的「眼神」,开始引起其注意。

 

「有一种很深的伤害在他(对方)眼睛裡,可是很快就会不见,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黄大洲说:「所谓的『开心果』,尤其是容易『被取笑』的人,他们看来很好相处,但其实根本不喜欢这样,因为内心是受伤的。

 

生命稍长后,黄大洲也开始「被人开玩笑」,于嚐到箇中滋味。

 

「其实不是很喜欢(被开玩笑),就很深感受到,以前被我开玩笑的那些朋友的心情,(他们)可能比我还严重,塬来『开心果』这角色是:活在人前好像很开心,但当一个人时,那种孤单感跟失落感会很强。」

 

一体两面的玩笑经验,成为黄大洲生命中的一环。

  • news-details
  • 黄大洲对于被自己取笑的人的「眼神」印象深刻,似乎藏着一股无奈及落寞感;对方外在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内在却正刻意压抑着一些负面感受。(图 / shutterstock)

夸大「玩笑话」,杀伤力远超过客观事实

黄大洲并以经验说明,夸大的「玩笑话」,杀伤力远超过客观事实

 

他曾担任乐团主唱,有些朋友会用开玩笑方式说:「欸,你唱歌那么难听,怎么能当主唱呢?」诸如此类的言语,当下好像很好笑,却有负面影响持续发「酵」

 

「后来,我就渐渐不太想唱歌,那种玩笑一出来,我听见时也只是笑笑带过去,但这东西,就一直在心裡,一直『发酵』吧,我就开始『否定』了自己,即使这可能只是别人无心的玩笑话而已。」

 

又如,求学过程中,儘管身材是瘦的,却因朋友常对他说:「你这个胖子」或「你很爱吃」等话语,久而久之,他竟也落入「我很胖」的认知中,因而在大学时,他觉得自己真的很胖,即使——并非客观事实。

 

基督徒可以开玩笑吗?开「什么玩笑」? 

基督徒可以开玩笑吗?以弗所书5:4说,「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如何区别「幽默」和「戏笑的话」呢?

 

对黄大洲而言,基督徒开玩笑很ok,但他同时深刻体会到:「只要是『建立在别人身上』的所谓玩笑,就不是玩笑面对他人,我们只需要讲正面的话语,不管是谁,我都觉得:不要去拿『(他)人』来开玩笑。」

 

人可以调侃自己,因我们知道自己能承受的界线,或是拿事情举例来讲一个好笑故事,使话语有一个「良善出发点」,即不伤害到他人;如此,我们也无须费心去区别「幽默」和「戏语」的不同。

 

以演员黄渤为例的黄大洲,肯定对方「处理他人调侃的方式」很有智慧;有次,节目主持人以黄渤长相开玩笑,直言他长得丑,黄渤却善用自嘲,化解尴尬场面,大方的说:「我只是长得很『艺术』。」

 

你我无法控制他人的嘴巴,而若能善用「言语转化」的智慧,接到「玩笑的球」再顺势丢出去,不让「那颗球」打到自己,反而会提高好感度。

  • news-details
  • 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嘴巴,而若能善用「言语转化」的智慧,接到「玩笑的球」再顺势丢出去,不让「那颗球」打到自己,反而会提高好感度。(图 / shutterstock)

如何教导儿少面对玩笑话?

身为牧者,如果有时牧养的羊群,开始有人「把玩笑建立在他人身上」时,该如何进行转化或教导呢?

 

直接制止就好了,不用拐弯抹角,」黄大洲坦言:「以前的我会害怕,会觉得可能跟他们讲会有衝突,但现在的我,觉得直讲就好了,因为对方(被开玩笑的人)已经受伤了,我们直接出声就好。」

 

很多时候,酵就是这样,如果不直接把它灭掉,就会一直发酵。

 

尤其华人社会中,因教养方式较含蓄,有时孩子被他人取笑,父母会因不好意思制止,倾向「忽视」或「等回家再谈」;过去,黄大洲也曾如此,但发现,父母过于顾虑他人,孩子反而会受伤。

 

因而现在,他会直接告诉对方:「请不要这样(对孩子)说。」语调温和坚定,并设法让所说的话「不带情绪、也不伤人」,重点是:不让玩笑继续发酵。

  • news-details
  • 说话需要学习,关係需要界限,当避免过度在意他人而陷入「内耗状态」,试着精準说出自身感受,此值得肯定,也会获得他人尊重。(图 / shutterstock)

西方社会与华人社会的「折衷路线」

黄大洲观察到,相对于西方社会,华人社会较少有对于「感受」的反思和实践;然而,基督信仰可以更新一切,因以弗所书4:15说,「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

 

营造「爱」的环境,就可进而学习「坦诚表达感受」。

 

华人文化中,家长较容易干涉孩子生活,然西方社会中,人们很「尊重」孩子;对此,黄大洲感到,有时也会过犹不及,例如,有些父母询问「第一次接触舞蹈课」的孩子喜欢与否?若孩子表达不喜欢,就顺从其意愿而放弃尝试。

 

他说:「通常孩子第一次去新环境,不喜欢很正常,因为觉得陌生。」因而,如果是他,会选择鼓励孩子「尝试一个月」,如果一个月后真的不喜欢,再作选择;给予一段尝试的时间,也尊重孩子的意愿

 

取西方社会之所长,找到一条平衡路线,同时修正华人文化中「缺乏尊重的意识」。因大人可能过于以父母的意愿为主,但缺乏让孩子表达想法。

 

尊重感受,来自教潜移默化教养环境

「基本的尊重,应该从生活开始。」黄大洲回忆,过往当自己尝试表达感受时,常被长辈责备:「你这样想有什么用呢?浪费时间。」

 

有了家庭后,他发现,自己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孩子喜欢帮忙拖地,但拖得很慢,黄大洲在一旁看着,不禁脱口而出:「爸爸跟你说这样拖,你为什么不这样拖?」

 

话一出口,就被圣灵提醒。

 

圣灵温柔问道:「你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尝试?你也是这样尝试的啊。」

 

于是,他改变作法,会耐性看着孩子拖地,直到孩子自觉遇到瓶颈时,他再对孩子说:「来,爸爸跟你说我的经验好不好?」一方面让孩子尝试,一方面也在最好时机,分享出更好方法

 

从生活细节中尊重孩子,是潜移默化的教养关键。

 

圣灵所造生命,能带来真正喜乐氛围

父母应慢慢让孩子知道,「他的感受是被尊重的,这是合理的」。人被拿来开玩笑,并非理所当然之事,从中明白「被伤害」,是需要进一步处理的事。

 

黄大洲也很感谢,因为这一切生命更新的成果,都有赖圣灵的工作

 

「我觉得有上帝真的很重要,很多人一直过得很苦,因为第一不认识神,第二就是不会去反思,我发现,没有圣灵在(人)裡面,我们很难悔改或自省,像我都是当下被(圣灵)提醒,那意念进来,才恍然大悟。」

 

人若持守「愿意受教」的心,神就能使其多结果子。黄大洲说:「这样,才会越来越开心、越来越进步,关係才会越来越好!」

 

黄大洲结束祷告

耶稣谢谢祢,让我们更深去知道,不去对「人」开玩笑,因为拿人开玩笑,往往都是一些伤害。我们要活出爱,在我们当中常常说正面的话语,只把安慰、造就、劝勉的话,挂在我们的嘴巴,让别人因为我们的嘴巴得蒙安慰,让我们可以用透过嘴巴,使人觉得温暖,谢谢祢耶稣!

  • news-details
  • 黄大洲全家福。他认为,由圣灵塑造的生命,自然能打造「真正满有喜乐」的团体氛围,而非「拿人开玩笑」;祝福读者的嘴唇结满「安慰、造就、劝勉」的果子。(图 / 黄大洲 提供)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