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 / shutterstock)

身为父母,若能培养孩子拥有「蒙福的金钱观」,即能走上「财务蒙福的家庭承传」,使负债和贫穷咒诅到此为止。

《钱的决定学:和孩子一起成为财务蒙福的好管家》一书由「格子外面文化」出版,作者戴夫.拉姆齐(Dave Ramsey)、瑞秋.克鲁兹(Rachel Cruze)指出,身为父母,应该「弄清楚孩子是属于哪种金钱人格类型」才是重点,然后引导孩子在金钱方面作出明智决定,并养成适合他的财务习惯。

 

培养孩子有「支出」概念

概念一》须了解「钱有限额」

钱有限额,并非无限供应,而现在有许多人总是记不住这件事。

 

在现今,许多人们疯狂使用房贷、车贷、助学贷款和信用卡的年代,会让人误以为,「任何人」可在「任何时候」买东西却不会有任何后果,于是,轻易忘记钱是有限额的。

 

其实,你的孩子无论是6岁时在主题公园,还是56岁时在汽车经销店;除非他们明白「钱有可能会(往往就是会)用完」,否则永远难以理财成功。

 

预防钱用完的方法,可针对「每月预算」来实行「信封制度」

 

「信封制度」意指,先算清楚自己这个月,可以在某个预算类别中花多少钱;领到薪水后,抽出那金额的现金放进信封,在这类预算中,只能用这笔钱去买,不能动用别的钱。

 

若一开始,父母就教养孩子「钱有限额」,他们长大后,不容易负担各类莫名其妙的债务。

 

概念二》金钱人格类型:「花钱型」和「储蓄型」

实际上,并不是「储蓄」就一定是「对的」、「花钱」就是「错的」。

 

每个孩子各有不同,在其人格发展上,父母很快会发现「孩子与金钱的互动」,有些是天生喜欢花钱或存钱。

 

若你的孩子属「花钱型」,别认为他以后会一事无成、在家住一辈子。重点是,你需要辨识出神在创造时,所赋予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无论他属于哪种人格特质,都去教他学会如何处理金钱

 

弄清楚孩子是属于哪种金钱人格类型」才是重点,然后引导他,在金钱方面作出明智决定,并养成适合他的财务习惯。

 

针对花钱型的孩子,可教导他如何「明智花钱(可学会存钱)」;针对储蓄型的孩子,可训练他如何「聪明存钱(可学会花钱)」。

 

任何「最大的优势」一旦过度使用,就有可能变成「弱点」。所以,要留心孩子的金钱优势,并帮助他们保持平衡。

 

天生「储蓄型」固然好,但若在花钱时或奉献时变得一毛不拔,则也不行。

天生「花钱型」很不错,但等到发现自己深陷债务而没奉献,那也有问题。

天生「捐赠型」很棒,但若日后遇问题却没存款可供解决,也没钱享受生活情趣,也并不好。

 

每个人天生都有弱点,这很容易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并进行纠正。有时,或许父母必须像「强迫」孩子刷牙似的,去强制他们努力克服弱点,而,若你能在「要求行为」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教导」,那么持续性的影响就会形成。

 

概念叁》如何聪明花钱的方法

1)以身作则

父母不可能在弹指之间,将花钱型的孩子变得明智而有能力,且若矫枉过正,反而会导致其误以为「花钱是不对的」想法。

 

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明白,只要他们负担得起,拥有好东西其实无伤大雅。

 

以身作则,是可以用来教导孩子聪明用钱的作法,它是父母教导孩子金钱观念时的一切。

 

身教」重于「言教」,「你做的」远比「你说的」更重要。因为,孩子一直在观察你,因此,教导孩子如何聪明花钱,关键是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

 

2)让孩子跌倒

许多成年人之所以会犯下「代价惨痛的严重错误』」,主要是因小时从未被允许犯下「代价不高的轻微错误』」。

 

同理,许多家长非常努力保护孩子免受痛苦教训,因而导致孩子从未发展出「唯有透过经歷失败,才能养成的那种智慧和坚韧」。

 

其实,身为父母对孩子正确的教导方式是,应要容许孩子犯错,并从中汲取教训。

 

如此,孩子会在金钱方面学到某些痛苦教训,即使做出某些不当、甚至非常糟糕的决定,但没关係,这是人类的学习方式

 

实际上,重点不在于「是否会犯错」,而是孩子在学会如何控制支出之前「究竟会犯下多大错误」。身为父母,必须容许孩子失败,容许他们在年幼、风险极低的阶段,及早从自身错误中有所学习。

 

3)教导金钱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令许多人窒息的财务专有名词之一。简单来说就是:假设你的钱全部用来买A,就不可能同时用这笔钱买下B。

 

孩子有时很难在「未来』的幸福」和「购物『当下』的快感」之间,做出价值权衡。所以,父母可以用孩子关心的事情,举例让其明白。

 

例如:父母可提醒孩子:「你今天买了这个电子游戏,下个月推出新的游戏,你就没钱买。」这时,孩子决定的关键问题是:「下个月推出新游戏时,还会对『现在这个决定』感到开心吗?」进而,能从中做出更好选择。

 

4)「耐心」是一种美德

避免「不良购买决定」的最好办法是:再等一个晚上

 

无论你几岁,在做出任何重大购买决定之前,先等候一夜,可能会完全改变购买决定。有时,经过一夜、等睡一觉醒来,买不买好像也无所谓了。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等候一晚可减轻压力,用这种方式就不必带东西回家。而且,离开商店通常会有脑雾消散、思考恢復清晰的感觉。若第二天醒来时,仍觉划算、且买得起,这多半会是不错的决定;那就去买吧,好好享受。

 

5)学习「交易的艺术」

几乎世界各地的人买任何东西,都会「议价」,从食物、衣服到房子,常和卖家谈判。

 

所以,父母应从小地方帮助孩子明白「议价的力量」。让孩子养成习惯,不会在自己还没「货比叁家」和「议价」的情况下,就买东西。

 

向孩子示範「如何谈判」,其实是在教导他「如何面对衝突」——「讨价还价」就是某种类型的衝突。

 

教导孩子带着「双赢心态」去谈价,训练他在维护对方尊严的同时,争取到最划算交易。还可教导孩子透过大量资讯蒐集,达成聪明购物;蒐集潜在购买资讯,能将「不成熟」和「衝动」排除在购买行为之外。

瑞秋.克鲁兹提醒:「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优缺点,我们的金钱倾向也不例外,请你找出孩子的天生优势,并帮助他好好培养。

 

我希望你现在已经明白,爱花钱绝对不是毛病,这就跟孩子其他人格特质一样,是他之所以是他的部分天性,父母应当指导、培养,而不是非要更正。」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