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剑桥词典》根据生成式AI带来的影响,选出「Hallucinate」为2023年年度字。(图 / shutterstock)

2023年《剑桥词典》(Cambridge Dictionary)年度字近日选出,由「Hallucinate」字脱颖而出,剑桥辞典并为其加入新意,以更贴合时代,彰显本年度独有之特殊脉动。

 

「Hallucinate」的涵义为何?为什么能代表2023年?本报採访具科技与媒体背景的车龙渊校长、黄仁宇牧师分享看法。

生成式AI出头的一年

《剑桥词典》出版经理温达琳(Wendalyn Nichols)指出,该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关键讯息。「Hallucinate」并非新造,它是动词,塬意指「看到幻觉」、「产生幻觉」、「出现幻觉」之意,名词状态为「hallucination」,意指「幻觉」、「幻术」。

 

《剑桥词典》出版社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幻觉?」,注意到,2023年「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大行其道,Open AI ChatGPT、Microsoft Bing 和Google Bard纷纷出头,并引发大众热烈讨论。

 

不论是哪家厂商推出的生成式AI品牌,皆依赖海量的文本数据,机器经反覆训练,使其知道已存在的现象,像是新闻、书籍、影音等,从而拥有识别、匯总、翻译、预测、生成文字和其他内容的能力。

 

「生成式AI」让人领略到科技强大快速的能力,也让多数人认为,只要输入问题,「生成式AI」就是万事通、什么都答得出来,许多行业与人力面临被取代的危机。

 

对此,温达琳表示,生成式AI的隐忧在于「假讯息」的产生

 

就算机器透过学习海量知识而有问答能力,但它最终倚靠的仍是由人类写成的资讯,机器无辨别讯息真伪的能力,仅是将资料库蒐集到的内容,在其认为适合的时机呈现给使用者。

  • news-details
  • AI科技依赖海量文本数据,经反覆训练,产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图 / shutterstock)

「这让我们认为,面对AI提供的假讯息,是在提醒人类,使用工具时仍要带着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是单纯的全盘照收,乃要有查证辨别的能力。

 

AI造成的幻觉经验

目前AI技术造成的影响力不只是资讯的检索与获得,放眼全球,科技、医疗、交通、金融和教育领域,都已导入AI多年,也都面临浅在影响。

这让《剑桥词典》出版社决定为「hallucination」加上最新释义:

 

When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llucinates, it produces false information.

 

当人工智慧(AI)产生错谬讯息,就以「hallucination」称之,因为「假讯息」可等同于「幻术」、「虚幻」,让人无法掌握真实事物。

练习批判性思考,多作查验

针对2023年《剑桥词典》年度字,臺北基督书院校长车龙渊博士回应,当代生活确实与科技、网路息息相关,例如,曾有一份国内学者研究指出,每人每天的上网时间至少为3小时起跳,多者甚至达到11小时之久。

 

面对网路世界,如同「hallucination」在公告获选时,正提醒使用者要有辨别查证之能力,车龙渊建议,人人应都要养成「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建议可从「辩证法」和「反证法」两种开始练习。

 

「批判性思考」领域广袤,是运用系统性方法使人产生质疑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其中,「辩证法」帮助人深入分析问题的前提、及所处状况,然后透过权衡各种对立的方案,来找到新方案的方法。

 

反证法」则将眼前所有方案中的问题、缺点及矛盾全部列举出,并予以否定,使用排除法找到其他方案的合理性。

 

以学生族群为例,中学、大学阶段,通常是最大量也最熟稔使用各种科技的阶段,甚或有时会运用在写作业、交报告,不免会有学子认为,上网用关键字搜寻资料、剪下贴上后,就能写成「看似」内容丰富、层次井然的大量文字,但,速成的取巧,一则让人失去学习真谛,二则可能引用错误资讯,叁则是无法分辨所引内容属性或层级,越级打怪同样会贻笑大方。

  • news-details
  • 车龙渊校长分享看法,指出在AI科技盛行时代,更需练习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图 / 车龙渊 提供)

变动年代的不变价值

车龙渊同时表示,科技的进展不会一味带来坏处。其个人经歷从学习数学与资讯科技,学成进入跨国集团任职、到中华福音神学院资讯中心服务,再到臺北基督书院协助学校资讯化,一路走来30多年的参与,深感IT科技变化,确实为工作事务与人际相处皆带来极大改变。

 

从工作层面谈起,资讯化的加速,使讯息流通速度急速成长,虽决策者能因此更快掌握、并取得需要资讯,但能做决策的时间随之被压缩,能否精準即时地作出正确决定,将对事工与认知带来极大影响。

 

在如此情况下,很需要有经验的前行者,如师长、牧者、教会辅导等,协助晚辈作出正确判断、筛选适合资讯,辨别良莠,而能使智慧与灵命都有相应增长。

 

相对的,随着各样资讯能藉由科技传播,加上新冠疫情的阻拦,人与人实体互动面临日渐缺乏困境。据此车龙渊表示,以基督徒而言,不论是周间小组聚会、查经、主日礼拜,仍应以实体参与为宜,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实体仍较线上有更丰富的细节与温度。

 

同样以基督书院为例,上週四的年度感恩节中,学校于晚间举办了结合餐会、音乐会与见证会的「全校感恩节聚集」,透过美食与乐音,使书院大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彼此分享、数算恩典。

  • news-details
  • 车龙渊分享,走过叁年疫情,臺北基督书院再次举办感恩节聚会,师生齐聚一堂,数算恩典。(图 / 臺北基督书院 提供)

藉着实体聚会来加强情谊,实则也在对「hallucination」此年度字作出回应。

 

车龙渊表示,细查该单字涵义,中文解释单指「数位幻象」、「数据科技造成幻觉」,仍不够贴近其意。

 

AI技术的影响力在于,可侦测分析使用者喜好,进而大量提供使用者喜欢或需要的内容,但有时,人在不知不觉间因此迷失,甚至受错误资讯影响却不自觉。

 

箴言书13:20提醒,「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做伴的必受亏损。」当今世代,每人都有机会在网路上认识朋友,然而,网路具有匿名性、或自行塑造身分的可能性,需更审慎交友,才不致受不良影响或误入歧途。

 

约翰一书2:14-17也提到,「少年人哪,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刚强,神的道常存在你们心裡;你们也胜了那恶者。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慾,眼目的情慾,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车龙渊指出,AI科技实则从10多年前开始发展,只是近年来飞跃,让它受到人们过于「神格化」的推崇。

 

众人皆需明白,科技虽能带来帮助与便利,但人生的发展、生命的目标,最终仍要「追求真理、与神同行。」这是AI科技无法达成的功能,且再好的技术,永远无法取代肢体彼此关心、团契分享、牧者教导,能为生命带来的帮助

  • news-details
  • 实体聚会中,肢体彼此关心、团契分享,是AI科技无法达成的功能。(图 / 臺北基督书院 提供)

AI浪潮中的人性顾惜

再思「人性与AI」的相关议题,爱媒体发展协会执行理事长暨中台神学院企划主任黄仁宇牧师表示,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马书12:2)」

 

谈到AI科技造成的真假难辨,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电影大作《阿凡达》,当时观看觉得绚烂夺目,但影片播毕、走出戏院,却让人感到失落。随着VR、元宇宙等「虚拟实境」、「仿真」科技更大幅度进展,「虚实难辨」已成现代人普遍曾经歷的感受之一

 

除了电影外,生活中还有许多科技,如10多年前洗衣几就有模仿人工手洗的Fuzzy模式,以及逐年提升的对焦、降噪、美肌等摄影功能。新技术都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质与量的提升,却也同时出现「稍有不慎就成欺诈伪冒」的事情产生。

  • news-details
  • 黄仁宇牧师再思,AI浪潮中如何凸显人性价值,紧紧跟随神。(图 / 本报资料照)

黄仁宇说明,依照学术理论来看,媒体是人的延伸,AI是人类智慧的模仿、模拟,彼此间有一定的「相依关係」;据其过往对新媒体的快速推移经验,以及近期参与相关研讨交流情况,不能否认,「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但为免除弊大于利,则要学会善用,知道问题产生后「要负责的是人不是AI」。

 

使用者要能分辨、除错,具备自身专业、创新之能力,才不会「被牵着鼻子走」,尽到自己的本分,不只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神负责。

 

黄仁宇提醒,以「hallucination」该字的概念出发,需坦诚地认识「任何人都可能被骗!」人性的弱点除了惰性,还有「贪婪」。

 

面对人与生俱来的不足处,求神带领、帮助你我得以克服,如同罗马书12:2期勉弟兄姊妹们,心意当「更新而变化」,能「与时俱进」的实践真理,与此同时,跟随神的脚步,「不要效法这个世界」,以「神性」克服「人性」,为主活出良善旨意。

科技始终来自人性,但人人仍要学会善用,能分辨、除错,才不会被牵着鼻子走。(图 / shutterstock)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