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18:36)

 

以巴衝突以来,教会一直陷入「西瓜偎哪一边」的迷思和拉扯:要参与锡安主义运动,帮助以色列人夺回圣地?还是参与大使命,帮助以色列人归回上帝?

诚然,上帝赐给列祖应许之地(创十五章),列祖也都埋葬在那地;约书亚同样凭着这应许,带领以色列人进迦南地。但圣经提醒以色列民,地土是神赐的,是属神的!当以色列悖逆神,践踏了上帝与他们所立的约,上帝就将这应许之地转给外邦(诗89:39-40)──就因他们踩到了申命记的神学地雷(申二十八、叁十章),上帝让亚述灭了北国,兴起巴比伦夺去南国地土。地土并非永远属以色列!

 

以色列亡国之前,上帝应许他们可以归回那地(耶二十五、二十九章)。果然,波斯帝国灭了巴比伦帝国之后,古列王下诏让以色列人归回应许之地(赛44:28)。但是叁批归回者,并非回去夺回圣地:所罗巴伯在哈该和撒迦利亚两位先知鼓励下,回去重修圣殿;以斯拉回去建造圣民;尼希米归回重建圣城!归回者的终极目标并不在于夺回圣地!

 

其实,以赛亚书早已教导归回者(尤其是赛四十~五十五章),不要仅因古列下诏得以归回圣地,却忽略了归回圣地的终极目标:透过受苦僕人(新约的耶稣),归回上帝!

 

然而,从归回后的歷史来看,以色列人一直看重「地上国」,没有学会列祖「等候天上更美的家乡」的「天上国」眼光(来11:10、16),屡屡试着夺回那地(背后就是福音书所叙述的政治弥赛亚思维,约6:15),包括主前第二世纪的马加比革命,主后70年被提多将军毁了圣殿的暴动,和主后132年所谓的巴柯巴(Bar Kokhba)暴动……从此犹太人被迫散居世界各地,直到1948年为止!

 

随着中东两千年的战乱和人口迁徙,归回的以色列人已经不是迦南地的「塬住民」了!此时,若看重「地上国」过于「天上国」,就会如彼得拔刀(约18:10),陷入「夺回圣地」的争战中。人类会陷入国要攻打国、民要攻打民(包括现今的以巴衝突),关键之一就是为了争夺地土,而陷入这衝突的结果必然是哀鸿遍野、血流成河,当今的俄乌战争就是最好的负面教材。

 

当二次大战后,归回的以色列人若想完全夺回这地,秉持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復塬则,当然会落得印度甘地所说的「没有眼睛和牙齿的狰狞面目」!

 

着名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和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也是犹太异议分子,他们都强调犹太人居住的地方,其他人不应该因此被迫离开家园。曾受过希特勒逼迫而逃亡的爱因斯坦,体会到「受害者」的苦境,不希望因为犹太人的建国而产生「受害者」,他还主张:「我更乐意见到与阿拉伯国家和平共存,甚于创建一个犹太国家。」

 

其实,爱因斯坦曾写信给以色列第一任总统哈依姆·威兹曼(Chaim Azriel Weizmann):「我最大的悲伤是看到犹太復国主义者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所做的事和纳粹对犹太人所做的事一样……如果我们无法找到与阿拉伯人正当合作、真诚对话的途径,那么我们就没有从过去两千年的痛苦中学到任何东西,而我们所经歷的一切痛苦也是咎由自取。

 

这话,正是面临四周被穆斯林包围,容易陷入为求生存(值得同理、同情),遂全然採行「以恶制恶」报復神学的犹太领导们(我们可以不同意),最该反思之处!

 

当然,住在圣地的歷代居民(包括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值得同情,也都需要悔改、接受上帝在基督裡的救恩。但若以色列復国后,当地的任何居民(尤其是以色列民)一直秉持着「这地是上帝赐给我们列祖的地」,以巴衝突必然延续过去的战争(包括六日战争、赎罪日战争),你来我往,彼此拼命想要拔掉对方的眼睛和牙齿……直到西方国家不再扮演任何一方的挡箭牌(九一一是分水岭)!最后,一意孤行的以色列,只好孤伶伶地面对阿拉伯国家包围,成为世界公敌,或许那时他们才知道仰望他们所扎的耶稣(亚12:10)!

 

在这末世,上帝在先知预言的不归路上,基督徒容易迷惘于以色列是上帝的选民,而忽略了从旧约的以利亚、以赛亚和被掳归回文献起,上帝的盼望已经从「选民」转向「余民」了,就如施洗约翰所指责的(太3:1-12),以及保罗所说:「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罗9:6-7)

 

上帝让犹太人归回圣地,除了要洗掉他们进迦南地以来的偶像崇拜旧习、恶习,更是要让他们归回圣地后,透过信靠他们所扎的耶稣,好成为神永恆计画的「余民」,成为末世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的「选民」!

 

过去教会太关注「大教会」(为此还曾有「只要支持以色列,教会就成长」的懒人包想法),现在正确地以「大使命」为终极目标。然而,往普世宣教的路上,教会不该陷入「基督教民族主义者」的相对主义思维,以为「以色列所做一切我照单全收」,这和耶稣升天前门徒所问「主啊,你復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1:6),也和约拿因民族主义捆绑遂拒绝传道外邦的思维相仿!结果会将「去使万民作主门徒」矮化、扁化为「去使一民(以色列人或巴勒斯坦人)作主门徒」!

外邦教会若觉得对犹太同胞有亏欠,还债的方式并非参与这夺回圣地的争战,而是为以巴双方祷告,且尽力传福音给双方,让双方归回上帝,正如蒙恩后的犹太人保罗,传福音给外邦人一样(罗1:14-15)!

 

简而言之,教会没有责任帮助以色列夺回圣地,教会有义务帮助以色列归回上帝!

作者:中华福音神学院 吴献章老师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