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2008年时,水林基督长老教会仅剩8位长辈聚会,他们仍怀有盼望与宣教视野,成为了教会翻转关键。(图/庄信仁 脸书)

「传道,你不要再来了。」起先,庄信仁会意不过来,还以为是自己不受欢迎,长辈进一步说:我们希望你来,是去外面把孩子带进教会,我们都会去作礼拜,你不用特别来探望我们。

 

水林教会曾兴盛一时,在社会变迁下没落,2008年时仅剩8位长辈,他们因确实看见教会前景所需,而积极鼓励牧者要「走出去」;社区事工启动后,他们也向每一个孩子敞开,即使多数儿少来自破碎家庭,无论外在穿着、言行举止或在校表现,皆不尽合宜,但这些长辈唯一的行动,就是热情地握手欢迎,丝毫没有其他顾虑

 

神使用每一个人不同的恩赐,唿召各人在自身位置上来服事;水林教会的8位长辈,在关键季节站稳了他们的步伐,也亲眼见证神大能的膀臂未曾缩短。

  • news-details
  • 水林基督长老教会源起于1961年时,当地一群忠心的信徒风雨无阻前往北港教会主日,感动了长老吴反极力建议在水林设立佈道所,教会曾兴旺一时。(图/庄信仁 脸书)

水林教会起于一群忠心信徒

土地纠纷,但神凡事都能

1961年,水林地区一群忠心的信徒,每主日前往北港教会参与崇拜,风雨无阻的情景感人,北港教会长老吴反于是极力向牧师及长执建议:在水林设立佈道所,广传福音,也免去当地信徒跋涉之苦。

 

该年4月,教会租下水林街上一房屋,由钟瑞能牧师主领开设礼拜,后由长执轮流主领崇拜,信徒随之增多;隔(1962)年8月,李文虎长老即鉴于当地独立之需,捐献约80坪土地投入建堂,于1963年3月竣工。

 

前后,水林教会歷经叶文惠传道、赖瑞成牧师、施金宝牧师、陈重光牧师、蔡哲雄老师等牧者服事,致力将福音传扬于当地。

 

1998年,李文虎长老的后代对教会提出「归还土地」之告诉,在缺乏捐赠文件及其他佐证证明下,法界人士塬都认为判决将对教会不利,然神却化不可能为可能,高等法院最终判定教会在塬址拥有「永久使用权」

  • news-details
  • 现水林教会主任牧师庄信仁,于2008年8月就职;图为2012年时,庄信仁(左一)与教会长执合影。(图/庄信仁 提供)

因变迁没落,负成长率第一名

教会从兴盛到「仅剩8个长辈」

水林乡以农业为主,教会曾兴旺一时,早期儿少约近40人,然台湾在1969年后轻工业逐渐兴起、农业劳动力逐年减少,工业持续成长下,社会结构剧变,1973年后,更是进入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快速发展期。

 

水林乡最高学府仅到国中,青年因缺乏就业机会而大量外移,当地居民渐以长辈为主,因负45.7的人口变化率而被冠上全台平地乡镇「负成长率第一名」,甚至还曾被全台网路票选为「最无感(陌生)的地名」。

 

水林教会曾有34年由平信徒担任嘱託传道,直到2008年8月庄信仁赴任,当时主日聚会仅剩8位长辈,平均年龄67岁,每月奉献不足一万,主日学也已停摆31年。

 

然,教会蜕变关键正是「这8位长辈」。

 

他们看着教会处于高龄化状态,却仍怀有盼望,遂提出传道人申请。此举,不仅打破了庄信仁当年服事的如意算盘,也在往后彻底改变了水林地区。

相关阅读》「传道你留,我就留!」偏乡教会逆势蜕变 庄信仁:委身,就见神动工

 

这群长辈是让我最感动的一群

「我们希望你把孩子带进来」

教会能逆势成长,其实关键不只在有「从外面来的人」,更重要的是过往的「这群长辈」。

 

「他们是让我最感动的一群人。」庄信仁说:「他们很清楚知道,教会如果没有传福音、没有人进来,等他们走了,就只剩关门的份。用现在的话说──他们很有危机意识!」为了教会外展,甚至不惜捨己。

 

庄信仁回忆刚来这裡时,因只有这些长辈,也尚未有其他事工,所以经常外出探访,不到两周就能全员绕过一次;然到第叁次时,有位长辈就说:「传道,你不要再来了。」他起先会意不过来,还以为是自己不受欢迎。

 

对方进一步说明,一番话深深感动了他。

 

传道,我们希望你来教会,是去外面把孩子带进教会、去带人进来信主,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去作礼拜,你不用特别来探望我们。

 

一般信徒总希望自己多被关照,但这些长辈,却因确实看见教会前景所需,反而积极鼓励牧者「走出去」;当开启社区事工时,他们也广邀孩子们进教会,使停止31年的主日学,第一次就来了16个孩子。

 

即使95%都是中低收入户,多数儿少来自破碎家庭,无论外在穿着、言行举止或在校表现,皆不尽合宜,但这些长辈看见每一个孩子,唯一行动就是热情地握手欢迎,丝毫没有其他顾虑。

 

庄信仁说:「教会要改变,这些其实都是潜在挑战;人都有传统、惯性或舒适圈,但这些长辈很积极地接纳教会所有的新变化。」

  • news-details
  • 长辈们很高兴「神把每一个孩子带来」,唯一行动就是热情地握手欢迎,丝毫没有其他顾虑;因确实看见教会前景所需,而积极鼓励牧者要「走出去」。(图/庄信仁 提供)

我们担心的,上帝为我们预备了!

因沉寂多年,长老面对庄信仁所列下的诸多宣教事工,也曾自认地处偏乡,「台北那一套」可能无法施展,而一时缺乏大力推动事工的信心。 

 

未料不久,教会就收到一张十万元的划拨奉献,立时,庄信仁拿着单据骑到长老家,兴奋说:「我们担心的,上帝为我们预备了! 

 

只见,该位长老深受感动,才坦然对庄信仁说出内心话:「40年来没有人关怀过这间教会,我还以为上帝不爱我们了,要将教会关门。」

 

此后,同工们皆大力支持庄信仁,并告诉他:「传道,你是火车头,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只要能让教会更好,我们都愿意改变! 

 

教会仅开始筹办睽违已久的圣诞活动,大胆向外宣教

 

8个人一年奉献不到12万

却年年宣教经费逾100万

自庄信仁就任隔年起,教会每年社区宣教经费平均逾100万。事实上,教会一年奉献不到12万,却一路没有缺乏「这100万哪裡来的?神亲自补足!」

 

教会建堂遇拦阻时,神也出手化险为夷。

 

早年,教会曾经歷土地纠纷,地主因此一直耿耿于怀。2015年时,教会因建物老旧要整修,对方知道自己在判例中已无法再上诉,便转而採「检举」方式欲阻挡,教会因此遭受极大压力。

 

甚至2016年时,教会接到云林县府的「拆除通知书」,然神透过北部一位律师的专业协助,向内政部诉愿委员会提起诉愿,进而顺利在该(2016)年11月获得内政部诉愿委员会的回覆:撤销拆除处分。

 

也因这段过程,水林教会2015年全体凝聚共识下,决议重新购置土地投入建堂,并于2017年动土兴建,一共歷经叁年多建造时日。

  • news-details
  • 水林教会新旧会堂对照。8位长辈年,一年奉献不到12万,神却亲自补足每年平均逾100万的社区宣教经费;在之后教会建堂遇拦阻时,也因神出手而化险为夷。(图/庄信仁 提供)

在弟兄姊妹们的奉献外

神亲自预备了4,500万!

因缺乏建堂经验,起初教会以为可用2,200万来完工,但那时,全部经费凑起来仅约300万,弟兄姊妹于是预估「再努力奉献300万」。

 

「我们就用基甸『300勇士』的思维,一口1万,然教会老的老、小的小,经济能力仍很有限,所以300万大概是我们的天花板。」

 

当时,连国高中生也主动认献,对庄信仁说:「我现在没有1万块,可不可以分期付款?」之后,就把零用钱200块每月全部拿出来、参与建堂。

 

但这样凑一凑,其实还是不够的。

 

塬以为存款300万、再加奉献300万,之后卖掉教会一栋透天厝600万,至少有自备款1200万,另外1,000万就再透过募款;于是,2016至2017年,庄信仁常因外出募款而无法全心牧养,主日改採见证或录音讲道。

 

但,神深刻提醒庄信仁:建堂其实不是建造「建筑」,而是建造弟兄姊妹的「生命」,好能迎接新的开始。

 

故2018年起,他就不再外出募款,把焦点放回「门训」。即使眼前仍有欠款,就全然交託神。

 

「顶多一年出去两次,其他时间就专心牧养。」时至2020年,教会加买土地,最后共花了4,500万,然而献堂那天,同工统计奉献,发现恩典超乎想像,教会不仅没有欠款,基金仍是300万──即:神预备了4,500万!

 

「神在弟兄姊妹们的奉献外,亲自预备了一切;这一路走来,就是这种说不尽的恩典,不只是金额,神真的做很大的工作在其中!」

  • news-details
  • 在告别旧堂之际,弟兄姊妹一起大扫除;一路走来,教会深刻经歷说不尽的神恩。(图/庄信仁 提供)
  • news-details
  • 水林教会新堂前,一群活泼的儿少精兵合影。(图/庄信仁 提供)
  • news-details
  • 2022年,庄信仁于与新任长执合照,团队平均年龄为32.5岁。(图/庄信仁 提供)

尽己所能,站在蒙召之处

神使用每一个人不同的恩赐,唿召各人在自身位置上来服事。

 

水林教会的8位长辈,在关键季节,站稳了他们的步伐。

 

例如:奉献。

 

过去,大家习惯在礼拜后,将奉献投进后面木头製的奉献箱裡,或排队登记月定奉献,庄信仁见状笑着说:「这感觉好像来教会要缴会费,没来过的人可能会误会...」当时一听,大家马上问:「那该怎么做才好呢?」

 

后来,改採庄信仁的建议:传递奉献袋。无论是感恩奉献或月定奉献都投入其中,长辈们都说:「只要能让教会更好,不拘形式!」

 

又如,长老教会相当看重的台语圣诗。

 

以往,礼拜回应都採台语圣诗,而当社区朋友及年轻人开始踏入教会后,一天,司琴的长执跟庄信仁说:「传道,下礼拜我们可以唱些华语诗歌,让参加礼拜的人能延续感动、持续经歷神。」

 

台语圣诗唱来优美,但文言文较不易为人理解,因而长执有所体会,便直接提出改革建言。

 

「可能你听起来没什么,但在长老教会其实难能可贵,不少教会正因要唱台语、华语而争执不休,但他们却主动说:没关係,就唱华语。」

 

「这些长辈们在乎来到教会的人能经歷神,多于自己对礼拜的感受;或许他们不那么爱打鼓、贝斯或吉他,但为了这些生命,都愿意捨己。」

 

点滴在心头的付出,又如:这些长辈会主动关心弱势孩子,若看见谁家境有需要,会私下拿钱给师母,拜託对方协助添购民生用品。

 

庄信仁也记得,一位做美髮的姐妹,受洗后就免费帮社区孩子们剪髮,孩子们于是从国中剪到成年,至今出社会,剪髮仍会回乡找阿姨叙旧。

 

「他们都不富裕,但都尽己所能,把眼光放在这些孩子的需要上。」

 

庄信仁祷告

父神,当祢唿召我们时,告诉我们,祢有一个独特的生命计画,祢将成就超乎想像的事,就像过去水林被看为艰难,在云林、在西海岸、在偏乡,没有资源、没有人,祢却让这「不可能的地方」成为祝福。

 

我们深刻明白,所领受的不是「一个教会的经验」,而是祢带来了「一个国度性的观点」,如今我们所挂虑的,不再是资源、方法、成果,而是我们有没有真实委身,回应在祢所唿召我们所当站立的位置上?

 

谢谢祢在水林所成就的!也愿众教会继续成就祢的心意,愿祢继续牵着我们的手,来走祢对我们生命唿召的道路,我们献上感恩。

 

祷告奉主的名求,阿们。

 

相关阅读》

会友从8人至破百,水林教会蒙神翻转! 庄信仁:神的教会非人手所造

「传道你留,我就留!」偏乡教会逆势蜕变 庄信仁:委身,就见神动工

  • news-details
  • 庄信仁感念地说:「我们的长辈们很关心教会的孩子,也一直等到这些孩子长大、接棒,所以教会现在的长执很年轻,这对偏乡教会而言相当特别。」(图/庄信仁 脸书)
  • news-details
  • 水林教会的长辈们,在关键季节站稳了他们的步伐,也印证了「神使用每一个人不同的恩赐,唿召个人在各自位置上来服事祂」。(图/庄信仁 脸书)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