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警民合作,人人一起打诈,提高警觉。(图 / 基督教文化交流协会 提供)

都听过了,还是被骗...

 

地震做爱心公益捐款?旧衣回收换现金?帮小朋友网路报名小小体验营?要领奖须先匯款?名人、牧者遭冒名诈骗、帮朋友宠物投票LINE被盗去骗钱…,小心都是诈骗!

 

唿吁您:遇到类似诈骗事件,立即拨打165反诈骗谘询专线谘询、检举,或报警备案。

四月初地震灾情以来,一直有不法人士冒充协会或机构员工,利用弱势家庭的无助心态,骗取个资和帐户讯息;甚至,网路上充斥旧衣回收换现金、帮小朋友网路报名小小体验营的广告,当中许多都是诈骗集团假冒政府机关/公司,一步步让人掉入假投资诈骗的陷阱。

 

有些家庭可能长期经济困难,急需资金以缓解生活压力,因此容易落入诈骗圈套。一旦个人资料被滥用,即可能涉入金融犯罪、诈骗等非法活动。

 

行政院院长陈建仁曾于2024全球合作暨训练架构(GCTF)打击跨境诈欺犯罪国际研习营开幕式致词时表示,诈骗集团走向专业化,以各种诈骗手法,无孔不入地影响民众生活,并造成民众财产鉅大损失。

 

根据全球防诈联盟GASA与资料服务供应商ScamAdviser,在去(2023)年发表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全球有高达25.5%人口被诈骗,损失总金额超过1兆美元,显示诈欺犯罪不仅威胁着个人财产安全,同时严重损害国际金融秩序。

  • news-details
  • 诈骗手法推陈出新,需小心分辨。(图 /撷自内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骗网 )

警政署指出,诈骗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在2022年下半年,政府推动「新世代打击诈欺策略行动纲领1.0」,分别由「识诈—教育宣导面」、「堵诈—电信网路面」、「阻诈—赃款流向面」及「惩诈—侦查打击面」等四大面向,提升政府防制诈欺犯罪能量。

 

去年,政府精进研订「打诈纲领1.5版」,加强与金融、电信、网路等业者公私协力合作,透过「减少接触」、「减少误信」、「减少损害」的3减策略,避免民众遭受诈欺,将损害降至最低。

 

唿吁民众保持高度警觉,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 news-details
  • 地震以来,不少公益团体或教会机构受到诈骗集团利用。诈骗集团假借爱心名义,行诈骗之实,基督教救助协会也深受其害。(图/基督教救助协会 提供)

地震加上余震不断,人心动盪、诈骗猖獗

中华基督教救助协会凭着救人爱人的心,却发现,有诈骗集团以冒充该会员工的手法,针对弱势族群进行诈骗。

 

这些不法之徒透过Facebook、LINE等社群私讯,以及在医院候诊区接触社会福利需求者,以提供每月五千至两万元不等的补助金为饵,诈取民众的身分证、银行帐户,及提款卡等敏感个资。救助协会吁请社会大众提高警觉,遇到类似诈骗事件,请立即拨打165反诈骗谘询专线谘询、检举,或报警备案。

 

不法人士冒充救助协会员工,利用弱势家庭的无助心态,骗取个资和帐户讯息。由于这些家庭可能长期经济困难,急需资金以缓解生活压力,因此容易落入诈骗圈套。一旦个人资料被滥用,即可能涉入金融犯罪、诈骗等非法活动。

  • news-details
  • 吁请社会大众提高警觉,遇到类似诈骗事件,请立即拨打165反诈骗谘询专线谘询、检举,或报警备案。(图/shutterstocks)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