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民国70年,刘大杆牧师、柯素娥师母结为连理时的甜蜜合影。俩人相差23岁,柯素娥师母说,因在主裡合一,所以年龄差距没有带来特别的摩擦。(图/晨光园教会 提供)

民风保守的年代,柯素娥因媒妁之言结婚,经歷一段破碎婚姻。带着两个孩子的她,在意某些择偶条件,没想到,当属灵权柄介绍她与刘大杆认识,神彷彿使其「忘记」那些条件。俩人步入婚姻、一同接受装备服事,直到婚后才发现,彼此相差23岁!

 

去(2023)年爱子离世,夫妻深受打击,随年纪老迈,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老,仍祈愿如属灵权柄致赠其婚礼贺匾的提词一样,一日比一日「爱主更深」。

生在一贯道大家庭,叁代信主!

晨光园教会牧师柯素娥,生在竹北一贯道大家庭,家中有14个孩子。她因从小营养不良、家裡又人丁众多,所以一直到3岁都没有去报户口。之后,奶奶将其户口报在女儿名下,一手抚养长大。

 

柯素娥的生父母会收惊、看风水,家中有许多偶像,直到地主向奶奶传福音,奶奶个性变得温柔、谦卑,吸引家人认识福音。奶奶信主两年后,叁代15人受洗归主!

 

在当时民风保守的年代,婚姻几乎多是媒妁之言。约20初头岁,哥哥与生母为柯素娥的婚姻打点,男方是远亲从小长大的邻居,尚未信主。生母问奶奶:「还没信主,可以吗?

 

可以带他信主呀!」奶奶如此说。

 

未料,奶奶的一句话,开启一段不幸福婚姻。柯素娥远离了信仰,最终以离婚收场,带着两个孩子离开。

 

再次回到教会的她,过着稳定教会生活、与肢体互相代祷,然婚姻带来的伤害使其每日以泪洗面。

 

一日祷告时,圣灵赐下感动、告诉她:「要喜乐!终日哭泣对妳没有帮助」。很特别的是,从那日起,她就不再伤心落泪,投入在桃园的成衣工作,一路被提拔为组长、课长

 

柯素娥与刘大杆牧师(当时是弟兄)认识的前两年,周遭有不少人关心询问:「要不要再嫁人?」柯素娥表示肯定,但等两年后再寻求婚姻。这次,生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找基督徒!

  • news-details
  • 左:左大图为柯素娥牧师的生母;小图为抚养自己长大的奶奶。右:养母。(图/记者卢玟静)
  • news-details
  • 柯素娥牧师具护理背景,非常喜爱孩子。(图/晨光园教会 提供)

「你想娶我,是不是有问题?」

虽有不朋友、主内肢体热心介绍对象,然而罹患自闭症的柯素娥,带着两个孩子在身边常感自卑。当对方表示要与之进一步交往时,她不禁萌生想法:「你想娶我,是不是(自身)有问题?

 

且因年纪和现实考量,相亲时,她常提出问题:「你几岁?赚多少?可以养得起我跟两个孩子吗?

 

一日,组员介绍从事营造业的朋友给柯素娥认识,对方的叁个孩子常参加教会主日学,曾从事护理工作的她非常喜欢孩子,且婚后,对方要将一间房子登记在她名下,并请佣人帮忙家务。

 

组员友人各方面条件都相当优秀,也吻合柯素娥的择偶条件,只是,他尚未信主

 

有失败婚姻的前车之鑑,令柯素娥裹足不前。这时,刘大杆的教会牧师与其牧长介绍,他也开始到桃园的教会配搭服事,神彷彿让柯素娥「忘记」自己审视男方是否吻合择偶条件,彼此交友相当顺利

 

两人交往获长辈们赞同,不久后就在台北浸信会真光堂举行婚礼。夫妻一同在桃园打拚,待孩子们长大后,一起接受装备,成为传道人、服事神。

 

值得一提的是,刘大杆生于江西省赣县的大家族,家中经营全县最大钱庄,他是家族的长子、长孙、长重孙,集宠爱于一身。而因一场意外,祖父将其父亲过继给四祖母当养子,他们这一门落入孤寡弱势,饱嚐人情冷暖。

 

之后,因着二弟读教会学校时信主,进而带领家人归于主名。但,刘大杆为了逃避指腹为婚,与一位主内姊妹结婚而从军,辗转来到台湾。之后交过几位女友,稀奇的是,她们都是基督徒,每每知道她们的信仰后,就马上分手

 

直到1953年某个夏日傍晚,路过佈道会的刘大杆,被司琴的女孩吸引,隔日再去,被栗桂森牧师传讲的道吸引;当天分享「富有少年官」的故事。

 

刘大杆心想,既然少年官主动去见耶稣,只因不肯变卖财产就得不到永生,那么,自己有多次机会信主却不要,未来结局定比那人更惨!因而促使他悔改,隔年受洗归主。

  • news-details
  • 左:刘大杆牧师夫妇甜蜜婚照。右上:栗桂森牧师赠送俩人的结婚贺匾上,写着:「爱主更深」。(图/记者卢玟静)
  • news-details
  • 刘大杆牧师、柯素娥牧师全家喜乐合影。(图/晨光园教会 提供)
  • news-details
  • 左:刘大杆牧师与孙子。右:夫妻参与女儿大学护理系毕业典礼。(图/记者卢玟静)
  • news-details
  • 刘大杆牧师于从军时听见福音,去(2023)年百岁生日,回顾服事过程的高山低谷深表感恩,如撒迦利亚书4:6所记载,「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图/记者卢玟静)

婚后发现相差23岁!

柯素娥的胞姊为盲人,住在花莲毕士大教养院,因此夫妻常接待其同学,并邀请对方参加教会活动。

 

当时,盲人大多从事按摩工作,同学们家中经济称不上富裕,他们明白这点,所以每次爱宴都会多準备,请大家带回去和家人享用。

 

某周日,柯素娥如常去接姊姊,没想到,她不仅準备很多丰富菜色,还有红蛋、麵线与蛋糕,令柯素娥感到相当讶异,「这是谁生日呢?」只见姊姊笑咪咪,神祕地说:「晚点妳就知道了!」

 

聚会完才知,塬来是替刘大杆庆生。看着蛋糕上插的数字「65」,柯素娥惊讶无比,才知晓:夫妻相差23岁!

对此,她说,因为俩人在主裡一起服事,所以「年龄差距」并未带来特别的摩擦

 

採访这日,刘大杆因身体不适不便受访,柯素娥表示,101岁的他,每天仍会甜蜜诉情话,「(两个人)就好像还在谈恋爱」。

  • news-details
  • 教会内乾净整洁,讲台下有受洗池。(图/记者卢玟静)
  • news-details
  • 教会一楼窗明几净,众人可在此享用爱宴、交通。(图/记者卢玟静)
  • news-details
  • 教会接待来自印尼的主内家人们。(图/记者卢玟静)

愿神使用教会,成为宣教基地

921地震后,夫妻看见南投当地独居老人、煺休牧者的需要,2001年于南投设立「中华晨光全人关怀协会」,接待百位以上的弱势长辈,也陪伴数百个家庭。

 

约两年前,教会从仁爱乡搬到埔里镇,裡头约有200多坪,目前尚在整修、佈置。

 

受访几日前,柯素娥整理物品时,发现刘大杆在神学院撰写的论文,提到对未来的异象是:「有自己的房子,裡头有设备、教会和房间,可以接待没地方去的牧者、街友或需要的人」。

 

而今,夫妻完成了异象,愿这裡不仅是教会,更是宣教中心,并能接待弱势者,因此,除了会堂、受洗池,还有多间配有卫浴设备的大通铺房间,可接待约130人。

 

不少街友都在这裡认识福音,「来这边没有信耶稣,没办法离开喔!」柯素娥打趣地说。

 

也有少数几位在这裡「回天家」,由教会出资办理后事、联繫其家人,鼓励彼此饶恕。互动中,家属受感动而回馈:「你们基督教怎么那么好!」

 

一进入教会,门口到厨房沿路墙面挂有多张照片,记录教会接待过的宣教团队、会友合照,以及多位曾住在教会、之后回天家的街友。每张照片都记录着牧师夫妇的服事点滴,其中靠近教会门口的一张,是去(2023)年七月因病过世的小儿子。

 

提到爱子,柯素娥一度哽咽。

 

某日,当时小儿子彷彿交代后事般,告诉父母:「我身体不好,可能有天会比你们提早回天家。」他们回应:「谁先走都是一样的,最重要就是,一定要跟耶稣走同样的道路!相信在主裡,往后还能再见面,且有永生盼望

 

白髮人送黑髮人离去的痛苦仍在,夫妻深受打击,特别,刘大杆因而住院,短时间出入医院叁次。

 

採访尾声,今年78岁的柯素娥邀请肢体,保守自己的身体和教会佈置祷告,期盼能有健康身体继续服事神,有体力整理教会,打点内部各方面整齐、乾净,欢迎主内家人前来使用。

 

随岁数增长,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老,她祈愿,如同栗桂森牧师致赠俩人的婚礼贺匾提词一样,夫妻一日比一日「爱主更深」。

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诗篇73:26

  • news-details
  • 教会内有多间房间,内有独立卫浴设备。(图/记者卢玟静)
  • news-details
  • 柯素娥牧师的母亲70岁荣寿以及金婚,全家记念留影。(图/晨光园教会 提供)
  • news-details
  • 左:牧师夫妇与小儿子前往泰国短宣合影。右:早期教会儿童主日学的模样。(图/晨光园教会 提供)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