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外籍人士来说,来到武昌教会,就像来到自己的「家」一样,是什么塬因,让他们可以亲口说出:「我好像回到家!」这样的感动?
武昌教会主任牧师郭俊豪、欧伯礼宣教士、双语牧区传道郭舒宁,分享教会内「跨文化宣教」的点滴,盼更多基督徒起来建立不分国籍「属灵的家」。如同启示录7:9-10所描述的景象:各国、各族、各民、各方一齐敬拜主耶稣基督!
异乡游子需要真正的「家」
若你来访高雄市的武昌教会,会看到此地不时出入不同种族的外籍人士,参与主日的「双语崇拜」。外籍人士在此不仅能顺利听道,更有自己的团契小组,对其而言,来到武昌教会,好似来到自己家乡教会聚会般的「正常」。
武昌教会双语牧区传道郭舒宁表示:「一切始于郭俊豪主任牧师的异象『本地跨文化』,对我们来说,外籍人士不是一个『事工』,而是『我们的一份子、我们的家人』!」
武昌教会双语牧区传道郭舒宁(左)、推行本地化跨文化的欧伯礼宣教士(右)。(影音截图/武昌教会双语崇拜双语信息Bilingual Sermon YOUTUBE)
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
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与羔羊!」
—启示录7:9-10
本地跨文化异象,如同启示录7:9-10所描述景象:各国、各族、各民、各方一齐敬拜主耶稣基督;基督徒彼此应没有分别、隔阂、距离,教会最终目标应是建立一个众人的「家」,而这个家也当向异乡游子敞开,使人来到这裡都能被接待、被视作「一家人」。
此并非一个特别投入的事工,并非仅有同一族群可一起聚会。
*所以服事的顺序是如此*:
- 外籍人士本地的家
- 台湾教会成为外籍人士的家(不分你我,一视同仁,一起服事,一起聚会⋯⋯等)
- 基督徒共同天上的家
启示录7:9-10所描述的景象:各国、各族、各民、各方一齐敬拜主耶稣基督。(图 / shutterstock)
建造家人关係,在主内我们都是一家人
推行本地化跨文化的欧伯礼宣教士表示,本身就有双语崇拜的武昌教会,陆续接待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人们,并无特别分出国际学生、外籍工作者等事工类别,而是一律视作一家人,接待层面非常广泛(含不同年龄层)。
因此,也建立了团契关係,让外籍人士能与台湾基督徒一起聚会,透过彼此建造关係,许多人因此受洗信主。
武昌教会推行本地化跨文化的欧伯礼宣教士。(影音截图/武昌教会双语崇拜双语信息Bilingual Sermon YOUTUBE)
曾因着疫情爆发,导致中山大学的国际学生不便前往参与教会团契,但是看见国际生很需要团契、小组聚会,神很神奇的开路,在学园传道会的同工吴雨洁宣教士介绍下,与湾Hope教会(Wan hope)的庆国牧师连结,租借场地,继续武昌教会的团契生活,不放弃每一位国际学生。
曾于2022年以学生身份来台的菲律宾籍杰瑞(Jared)与太太莫尼克(Monique)回忆,一开始来到台湾,就想找当地教会聚会,因着武昌教会在湾Hope教会的团契聚会,他们开始与当中的人越发熟悉,且能一起参与教会服事,并有美好人际关係。
菲律宾籍杰瑞(Jared,左二)与太太莫尼克(Monique,左一)、武昌教会双语牧区传道郭舒宁(中)、推行本地化跨文化的欧伯礼宣教士(右二)、武昌教会主任牧师郭俊豪(右一)。(图/特约记者谢宜彤)
在团契中,不侷限于各国籍学生、学生家人、孩子、配偶,充满各式各样年龄层、职场人士在一起;学生的问题可被不同年龄层的肢体建议,得到解决,彼此同被建造。
杰瑞夫妻:「这个团契就像一个『家』一样。」
武昌教会致力于建造跨文化「属灵家园」。(图/武昌教会 提供)
一位因着婚姻而来到台湾的陆籍李懿知表示,在武昌教会,特别给她一种回到娘家的感觉,感受到这裡有很多的爱。起初,自己因着朋友邀约而来到福音茶会,因此受洗,很快成为属灵一家人。
李懿知:「主日时,大家不分你我,只要有心服事,大家都有机会参与教会内的服事,在主内大家都是一家人!」
李懿知(左)、菲律宾籍杰瑞(Jared)与太太莫尼克(Monique)在武昌教会的团契生活。(图/武昌教会 提供)
未来接待不同国籍的人「需求会越大」
武昌教会主任牧师郭俊豪表示,一开始进行「双语崇拜」是希望教会可以是一个欢迎不同族群的地方,大家在这裡能找到「属灵的家」。
许多教会将外籍人士纳入「一个事工」进行,很少将外籍人士纳入教会的「一份子」来投入,但在未来,台湾的外籍人士会愈多,其需要会愈大。
武昌教会主任牧师郭俊豪。(图/特约记者谢宜彤)
双语崇拜开始后,因应政府南向策略,慢慢地,教会中的国际人士人数增长,当中有很多穆斯林是因出国求学、来台湾求学等,当他们离开本族、本乡,较易对国外东西产生好奇、想认识的心情,因此能接触到基督教。
台湾在未来会有更多国际人士进驻,教会势必要做好接待外地人的工作。郭俊豪表示:「圣经中强调,我们都是寄居者,宣教不一定是要去到国外,在本国你就可以做很多事。」
台湾面临严峻的少子化,需要大量人才进驻,定会改变台湾人口结构。现移工和新住民各60万,共120万人口,在未来,半导体产业定又会引进许多科技人才,已有很多大学跃跃欲试地招生印度、东南亚学生。
武昌教会跨文化团契小组聚会。(图/武昌教会 提供)
台湾若要支撑经济,未来外籍工作者将不再是短期开放,定会转向移民。很快,你我口中的「外籍人士」,自然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郭俊豪表示,今天我们应该告诉基督徒,每个人都是宣教士,关怀不同国籍的人,应是每个人日常生活方式,不再局限于一个「目标」。而,这是一个渐进过程,因为语言、文化隔阂、先入为主等观念,皆须突破。
突破现状的方式就是「合一」,「合一」重要的是要跨种族。你我可以很自然邀请他们来到教会,让本国人与外国人一起服事神,使之成为一种「常态」。
每个基督徒都是宣教士,可关怀不同国籍的人们,这应是每个人日常生活方式,不再局限于一个「目标」来宣教。(图 / shutterstock)
郭俊豪:「不仅是你要跨越到他们那裡,他们也要跨越到你这裡,让他们也想进来你的文化内,这是双向的,就跟台湾人去国外留学的心情是一样的!只要有心,不论城市、乡镇地方教会,都可以开始这样的服事!」
郭舒宁提及,来到台湾的外籍人士也都是上帝的百姓,大家都有聚会、小组与牧养需求,愿你我想办法让彼此更靠近,在耶稣基督中合一,如同启示录中所说:「各国、各方、各民族一起敬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