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工作、加班,抱持升迁期待的你,在考绩上洋洋洒洒写下当年度完成的成就,但最终升迁人选不是自己,该如何靠神调适心情和检视做事法则?
「台湾冠冕真道理财协会」理事长陈俊英博士,同时为晨星商务讯息询有限公司执行长、总教练,他受访指出关键——应先跟神对齐,目标和部门、主管相连结,并以「3业」共勉,于唿召之处不断累积。
努力工作却没被升迁,怎么办?
工作做不完,于是抱持升迁期待的你日夜加班,但最终升迁名单上的名字不是自己,难免令人沮丧,这时该如何调适心情?
是否我们没有「在对的方向」努力?
陈俊英指出,过去谈绩效採用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认为只要达到绩效,也就跟部门有所连结,不过现实是不少公司部门并没有连结在一起,KPI较偏向个人,督促员工完成任务,重视「结果」而非「过程」。
而Google、Linkedin 都在用的目标与关键成果(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是由下往上的方式,使团队订定每个人都愿意执行的目标,了解「要做什么」、「如何做」,个人目标须与部门、主管连结和对齐。
OKR若从属神角度来看,便能更清楚明白。我们常说:「有没有跟神对齐?」工作内容也应和主管、部门、公司目标对齐,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抱怨公司前先反思一下
陈俊英勉励年轻人抱怨公司前,不妨反思自己。
他进一步举故事说明,假设有两位新人同时进公司,他们是同班同学,当公司要进入日本市场,主管询问两位该怎么做时,第一位草草回应,认为过去同行都没有成功过,所以成功机率很低。
第二位则分享日本人口、市佔率,分析销售前叁名品牌的成功塬因,并建议主管进入日本市场前,应设计吻合日本需求的产品,并找到对的合作伙伴开发研究。
后者之后被提拔当主管,这即为 OKR 的思维体系,能辅助企业贯彻愿景。
陈俊英观察到,比起一般企业,非营利机构较难管理,特别是没有领薪水的志工,讲务实一点,要找人愿意同工,奉献时间、金钱到机构裡,不是容易之事。
因此,当台湾冠冕真道理财协会主导一些事工时,会花一点点时间一起祷告,例如,开始一小时的会议前,有5-10分鐘时间与神对齐,相信如此做,所需要的神都会加添给我们。
且,唯有先跟神对齐,才会跟人、主管对齐,再往下谈则较容易。
「3业」驱动,动力永不枯竭
进入职场,许多人不免有升迁期待,陈俊英觉得年轻人有抱负极好,而若有「3业」宏观的看见,被主管重用将是必然结果。
青年从学校毕业,会面临医疗、教育等必要开销,所以首要是找到工作,也就是职业(Job),职业需要「专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跟技能。
经过一段时间,也许是5、10年,表现良好会被提升为中阶主管,此时职业会变成事业(Career),不只需要专业还要「敬业」,工作上全力以赴、使命必达,特别是危机来临时,敬业就是分水岭,可明确界定好坏差别。
工作10-20年后,事业成为志业(Calling),也就到达「乐业」的工作心灵层次,是工作探索最高境界;从兴趣开始,工作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动力永不枯竭,只因自己喜欢!
鼓吹工作找「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社会氛围中,他鼓励青年寻求第一个职业要发挥专业,不要怨天尤人、抱怨主管;专一培养核心技能,不断累积核心竞争力,有助一生职业生涯。
而专业到敬业,最重要的是——忠心。
看重每件小事
陈俊英曾任泛宏碁集团、泛大众电脑集团旗下关係企业总经理,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曾于其着作《领导就是那么神》推荐序写道:「陈俊英是宏碁的老同事,十分好学。对工作也十分尽责,表现很好…现以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帮助职场人士。」可以说,忠心、尽责贯穿其职场生涯。
初入职场时,陈俊英从事类比科技产品的研发,当时有新科技发展趋势,因而担忧其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淘汰。
他在工作第五年时受洗,此后不断为未来职涯方向祷告。不久后,接到一个困难任务,要为宏碁电脑公司研发终端机上的显示器,这对其来说是全新领域,不过圣灵提醒「专心把这件事做好」,于是自己尽心尽力製作,成果让对方非常满意,留下良好印象。
本来正寻求是否要从电脑转换到其他领域,几年后,宏碁其中一位创办人主动邀请他到公司行销单位上班。
事实上,他毫无行销背景,又不懂电脑,所以刚进公司时完全不知该做什么,主管也未指派任何工作。
但他没有因此鬆懈,而是积极阅读公司内所有与行销、电脑相关的书籍,第叁个月时主动询问主管要做什么?
「你代表我们行销部门开会。」因当时开会都是纸张列印,秉持「在最小的事上忠心」态度,他向秘书拿一大叠会议通知,跟主管请益如何在会议中扮演好行销部门角色;代表部门参加一场场会议、推出计画、做决策的他,获得主管信任。
后来,他被升迁为业务行销部门主管,成为执行副总经理、总经理兼执行长,这些皆因他坚守路加福音16:10的教导,「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
「名片抬头说服不了人,只有在小事忠心,做好每件事情才能。」陈俊英说道。
并再次鼓励职场的肢体们,首先跟神对齐,才跟长官、同僚对齐,如此就不容易落入「人」的问题,而是谈「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