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巴黎奥运赛场上,观众目睹了令人不得不诧异、惊嘆的景象:苏格兰裔的田径选手李爱锐(Eric Liddell)在400公尺跑道上衝破奥运世界纪录,将其他对手远抛在身后。
其特色不只在杰出的赛跑成绩,他是一位金牌跑者,更是一位带着奥运金牌的宣教士,终其一生,不停歇地向着标竿直奔。
从未被人们遗忘的李爱锐,今(2024)年因着奥运重回巴黎而更多被提起。他最着名的那句话:「当我奔跑,我可以感觉到上帝的喜悦。」英国牧师坎农·约翰(Canon J. John)期盼趁此时刻传福音,让这一代的青年同被激励!
把握奥运传福音,牧师发放十万份福音册
第叁十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24巴黎奥运)将在7月26日登场。每到这时,世界各地基督徒关注着奥运盛况时,时不时也会提起1924年同样办在巴黎的奥运竞赛──那位以惊人成绩拿下100公尺与400公尺短跑金牌的「传奇田径选手」李爱锐。
李爱锐在当时巴黎奥运场上奔驰,并创下纪录的一百年以后,人们依然记得他。
他与另一位传奇田径选手哈罗德·亚伯拉罕(Harold Abrahams)创下佳绩,故事于1981年被改拍成电影《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剧情励志又振奋人心,一举拿下当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塬创剧本与塬创音乐。电影主题曲〈Chariots Of Fire〉更成为20世纪各大运动赛事的主旋律。
长年热衷于体育赛事的英国牧师坎农·约翰,不想错过藉由盛大奥运赛事来传福音的好机会。他表示,李爱锐在福音工作所带下的影响力,几乎就和他的体育成就一样高。
为此,坎农·约翰印製了为《奔跑生命赛程》(Running the Race of Your Life)的福音小册,详细描述李爱锐不为信仰妥协、公开为基督作见证的故事。截至目前,这本福音小册已在英国和海外发送近十万份。
并相信,在李爱锐拿下金牌的一百年后,夏季奥运再次回到巴黎绝非巧合。这位优秀运动员的故事让坎农·约翰深受启发,因而盼望能继续印製这本福音小册,目标是「一百万本」。
「我祈祷个人、教会、机构事工大量订购,并在能接触到的领域尽可能使用这本小册子。把这本册子送给朋友、家人、邻居和同事。」
除了七月的夏季奥运,巴黎残奥会也将在八月登场。「我们希望尽可能帮助更多人,让人们能认识李爱锐在一百年前所信靠的耶稣。」
坎农·约翰牧师趁着夏季奥运的到来,印製英国福音田径跑手李爱锐的生命故事。(图 / Canon J. John、wikipedia.org)
赢得比赛不为个人兴趣,坚持主日不出赛
李爱锐出生于中国天津,父亲是从伦敦派来中国的宣教士。六岁时,李爱锐返回英国,自此崭露惊人运动天赋。
他的家庭也坚守基督教信仰教育,李爱锐非常相信,自身天赋来自上帝,也从未因练习而缺席主日聚会或福音事工。
李爱锐曾说过一句经典名言:「当我奔跑,我可以感觉到上帝的喜悦。」并强调,赢得比赛并非为个人兴趣,「能荣耀上帝」乃更贴近其目标。
正因认定跑步的力量与意志来自信仰,李爱锐在任何时刻都寻求神──奔向终点时亦如此。
「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利米书29:13)」这即是他奔跑人生赛程的秘诀。
当时,一位运动员最伟大的机会将到来时,入选英国奥运代表队的李爱锐知道,自己非常有机会在短跑项目上一举夺金,他也是英国人们在赛场上的希望!
不过,随即获悉最有望夺金的100公尺短跑,将在周日举行。李爱锐认为,就算是遇奥运比赛,主日聚会的时间也不能妥协。
许多有权势的人劝他、且要求他不应放弃,甚至质疑他对跑步的热爱,李爱锐则非常坚持:上帝既设立安息日,自己就当如此遵循。
400公尺决赛那天,李爱锐收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撒母耳记2章30节经文:「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儘管被安排在最外圈的跑道,他仍一路领先,仰头望天奔跑、夺下金牌,并打破奥运纪录。
拿下金牌后八年,李爱锐被按立为牧师;十一年后,李爱锐在中日战争期间被日军俘虏到山东的乐道院集中营。他坚持传福音、不改乐观态度,即便在两国协议中获准返家,他却把逃生机会让给他人,继自己则续留在集中营,直到死去的那一刻。
当时,李爱锐因着100公尺比赛举办在礼拜日,决定放弃参加400公尺决赛,最终依然拿下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图 / britannica.com)
从金牌运动员到为耶稣作见证的人,李爱锐直到今日仍继续发挥福音果效──其榜样与信心,激励年轻人放下世界追求,并在属世挣扎中,选择合神心意的道路。
坎农·约翰表示,他们将大量发放「李爱锐生命故事」的福音册,希望藉着夏季奥运的来临,使更多基督徒思考生命中更深层的议题。
「这是一个很好用的资源,能给人们不同激盪和对话…我们希望在年底前,若上帝许可,我们可以发出一百万份。」坎农·约翰期许。
(资料来源:Christian Daily、Christian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