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菲律宾出生、成长在8个孩子、手足满堂的大家庭,台湾浸信会神学院新约教授陈安安老师是家中老幺,自12岁起,就对成为牧者充满渴慕,而后透过持续祷告、寻求应证,最终回应神的唿召,完成装备,在神国牧养与教育事工中有份,成为一位传道人。
自小参与事奉,领受唿召
谈及信仰,陈安安曾于台中浸信会恩光堂举办的台湾浸信会神学院「校园更新募款餐会」中有详细见证分享。
她提到,父母亲都是福建人,成家后前往菲律宾发展。起先父母都还不是基督徒,因主奇妙带领,在叁姊生病时,一家人蒙华人牧者故侯均南牧师探访关怀,令父母倍受感动、接连信主,也带领孩子们在基督化家庭长大。
信主后,父母会稳定带孩子参与教会聚会,当时聚会的拉古坂华侨浸信会(Dagupan Chinese Baptist Church)规模很小,有时没有传道人驻堂牧养,因而让其从小开始有服事机会,每逢大聚会时,孩子们都会协助招待与各种庶务。
「因爸妈乐意接待的性格,无论是牧者或宣教士来到教会事奉,他们就一定会邀来家中作客,这也让我非常习惯,从小到大家中常会有传道人来访,要接待他们,或是帮忙照顾牧者的孩子。」
因家乡位置较为偏远,有时来教会的牧者还会顾念到有更小教会也需有人牧养,如已故柳守仁牧师与杨建明牧师,会在主日下午继续到其他地方讲道,而师母与孩子就留在家,陈安安会到牧师馆过夜,陪伴师母、并协助照顾牧师的小孩,让她自小就有与牧者家庭密切接触的经验,因而产生羡慕善工,希望未来也能以传道人身分前往各地服事。
从产生感动到成为唿召,陈安安说,要特别纪念一位总是从马尼拉,搭5、6小时车程来教会服事的吴珊珊传道,每次只要对方到教会服事,总找陈安安一起到街上发单张,邀其一同带领青年聚会、探访关怀团契成员。
越投入事工后,有天,陈安安结束服事回到家,听爸爸对她说:「安安啊,你是不是有天也会像珊珊传道一样,成为一位传道人?」
乍听之下,好像是随口提起的閒谈,但父亲的话,却像种子般落入陈安安的心,12岁那年,她就感受到神的唿召、并持续祷告寻求,并于隔年青年夏令营中,正式回应、告诉神:「我愿意献身成为传道人,一生服事祢,求主使用我。」
持续寻求,求主使用
夏令营会后,当联会的长辈们知道陈安安的决定,并不急着表达赞成或反对意见,而是提醒陈安安,要更加确认,这不是聚会中激情下做出的决定,也请她继续参与聚会和服事,保持稳定教会生活,从中能对唿召有更笃定的确认。
按着牧师提醒,陈安安确实在稳定的读经、祷告与灵修中,更加肯定唿召是从神而来,整个时间长达8年之久。
直到大学阶段,陈安安在菲律宾碧瑶市念大学,带领一家信主的已故侯均南牧师也刚好在碧瑶华侨浸信会牧会,陈安安便持续到此教会聚会与服事。
在一个看似寻常的週间祷告会中,陈安安在大一那年听见侯牧师分享台湾浸信会神学院的相关资讯,心中开始产生感动,在日后持续祷告中,神逐步让她确定要到台湾浸神受装备的异象,并在大学毕业后正式启程、来到台湾,为日后服事教会做更全面準备。
随神带领、扩张境界
回想当年来到台湾浸神的场景,陈安安说,当时她是全班最小的一位,用3年时间完成课业后,随即返回菲律宾的母会服事。
「在台湾得着的装备,成了牧会极大的帮助!」
陈安安表示,华侨教会的特性,是需要对年轻人说英语或菲律宾语,对长辈则是需用闽南语,因为适当语言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来到台湾的数年,成为练习中文的绝佳机会。
另外,二年级的教会实习,她被安排至浸信会怀恩堂服事,教会牧者让陈安安主责儿童夏令营相关事工,叁年级的实习与宣教士一起参与开拓教会的操练,所累积的各种经验,也都是她往后牧会的极大养分。
当时,陈安安返回菲律宾前夕,菲国正好经歷芮氏规模7.7大地震,教会百废待兴,一切须重头开始;此契机让陈安安全心委身教会,度过10年多牧会时光。
本以为会就此长久留下来,陈安安却意外接获台湾浸神前任院长蔡瑞益牧师之邀,希望她返校任教,对此,她则坚定回应,「我很确定上帝带领我回到母会服事,除非祂又一次清楚地告诉我时间到了,需要离开教会、进入下一段服事,否则我不会轻易离开。」
为此,蔡前院长除耐心等候陈安安寻求应证,当她为自己的中文不够好而担心时,蔡瑞益也温暖鼓励,「外籍宣教士都能找到办法授课了,妳一定也可以。」
前后经过叁年等待,因神帮助拉古坂华侨浸信会找到接任的叁位传道人,陈安安充分完成交接,教会也顺利举办五十週年感恩聚会,加上她于亚洲浸会神学研究院进修如期完成神学博士学位,诸事水到渠成,陈安安同意台湾浸神的邀请,改以神学教育的方式,与教师团队同心栽培更多神国工人进入禾场服事。
离开家乡、开始海外服事,实则是一连串自我突破与扩张境界的过程。除了教学初期的语言转换,从惯用英文到练习中文与中打,还要学会有效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对授课内容充分理解,也能在学习中感到被老师肯定、得着激励,有持续学习动力。
与此同时,陈安安得着机会以执行委员会成员身分,参与亚太浸信会联会、世界浸联会事工,与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肢体彼此同工,学习理解他人想法、更有耐心进行团队沟通,「这一切都是我未曾想过,神所做的、奇妙难以测度的作为。」
当年离开母会前,与弟兄姊妹们有足够交通与交接,纵使目前只能每年数次以会友角色回家乡探望,但陈安安迄今仍感受到大家的祝福与照顾,与拉古坂华侨浸信会仍保持密切关係。
虽遇毁坏,仍享平安
目前,陈安安已在台湾浸信会神学院任教近16年时间,透过教学更深体验持续学习、师生一同成长的重要性,正如圣经提醒:「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裡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 3:12-14)」
陈安安提到,服事歷程看似都在轨道之上,但是藉由今年4月的接连地震,神也让她再次领略,不是单靠人的努力能够做成大事,一切都是靠着神的恩典与带领方能成就。
0403那日,天摇地动中,浸神校内宿舍「克安馆」自是无法倖免的剧烈摇晃,随着晃动时间延长,有越多东西砸落破损。过了几天后,陈安安又在屋内听见「嘣」的声响,循声找去,才发现因屋龄老旧,天花板在结构受损后,有水泥块掉下来。
「感谢神!看着地上的水泥块,不禁心想,若震央在台北,若这些石块是在地震当天就落下,后果实在无法想像。人都平安,确实是上帝的恩典和保守。」
陈安安进一步分享,透过4月份大大小小的地震、余震,感到圣灵那幽微的声音正持续提醒,「若我们的生命也一直处于不够健康、强壮的状态,总有一天会因外力袭击而倒掉。不能忽略这真实的提醒,每个人所做、所行,都是要以讨主喜悦为中心,让生命建造在永恆根基上。」
面对建筑年龄已逾30年的克安馆,及校内其他老旧硬体,浸神已于两年前启动校园更新计画,第一阶段工程重点之一,就是新建「新克安馆」,作为教师、家庭、女生宿舍及学生餐厅,让师生有安全住宿与生活环境。
若要完成本次校园更新,预计需要5亿元经费,截至今(2024)年6月底止,已募得约1亿3445万余元奉献,期望明年能募得四成预算,得开始第一、二期工程开工目标。
「很期待在浸神75週年(2027)校庆时,将新的建筑献给主用,也象徵我们在事奉中的态度,要紧跟主的心意,不断更新变化、持续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