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音乐教父美誉,创作横跨流行乐、古典乐和圣乐的知名音乐家詹宏达,昨(15)日凌晨安息主怀,享寿67岁。
其胞兄詹宏志于脸书发文证实消息,同时怀念弟弟「是个聪明、善良、天真的人,一生奉献在音乐与教会事工上」。文化部长李远也在第一时间追忆,表达自己的感谢与尊敬,并说:「相信此刻,他已经很安详在天堂弹着钢琴。唱着他自己写的歌『那时刻来临』。」
詹宏达曾创作琅琅上口的台语歌曲《春天的花蕊》,为前总统陈水扁当时的竞选歌,并曾编曲《新鸳鸯蝴蝶梦》让主唱人黄安走红,亦曾担纲多位知名艺人如崔苔菁、潘丽丽、李静美与王海玲等专辑製作。
多年来詹宏达获奖无数,以歌曲《等待冬天》、《大汉汝落知》入围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救姻缘》入围金曲奖最佳编曲奖,并以开创台语歌曲新时代的《画眉》和《风云飞过台湾厝顶》拿下金鼎奖。
晚年时,詹宏达因患有肝癌及气喘而时常进出医院,但对服事仍充满热情及生命力,心繫着自己身体恢復后能继续授课。
13日,其因身体不适而再度住院,未料病情急转直下,于15日清晨归主。消息传开后,令许多人深感不捨、追忆缅怀。告别追思会将于26日在新竹市立殡仪馆举行,愿基督肢体祷告纪念其家人,也愿赐安慰的神亲自同在。
因宣教士影响而埋下福音种子
见证就是「喜欢成为基督徒」
詹宏达于1957年出生于基隆七堵,童年时因「一个人」的影响而深受基督教吸引。
一日,七岁的詹宏达,看见一位外国宣教士在发圣经,好奇心驱使下,就跟着对方走了好长一段路,直到该宣教士向其挥手,詹宏达才不捨离去。
对方满有慈爱的面容,让詹宏达非常难忘,手中所握的橘色袖珍本新约圣经,更在其幼小心灵种下了福音种子。从此,他对基督教深感亲切,后于十四岁那年主动进入台中喜信圣经书院受洗。
带着相当单纯的心,詹宏达就此成为基督徒,作见证时,甚至表示「喜欢成为基督徒」就是自己信仰的唯一理由。
直到受洗后,因追求真理,他才日渐对于「罪」和「救恩」益发认识。
「天赋异禀」加上「恩典」
创作圣乐深受宣教士罗芳华启发
许多人对于詹宏达美好的圣乐成就,常料想应是出于深厚基督教家庭背景,其实不然。
詹宏达成长于传统家庭,父母皆受日本教育,家计且自搬到南投草屯后,因父亲罹患肝病而顿失依靠,母亲每日辛苦代工、以泪洗面,父母甚至曾在最困顿时,计划把詹宏达送人领养。然,神在他的一生中深富恩典。
詹宏达的听觉从小便异于常人、十分敏锐,小学时被老师选入合唱团,此经验也伴随他至日后,在写歌时深受合唱经验影响。
高二时的他,曾因家人期待而选读丙组,但最终在与家人数次商议后得允准,于高叁时转组、準备考音乐系。那年,他住在长老教会裡,「天赋异禀」加上「恩典」,自学一年,即顺利考上东海大学音乐系声乐组。
大学时期,詹宏达受教于多位名师,其中影响一生的是宣教士罗芳华教授。对方引导詹宏达深深体会巴哈作品中的圣乐之美,点燃其内心渴慕;日后詹宏达到台北卫理堂担任圣乐干事十四年,经验亦与巴哈相似。
詹宏达也因家境清寒,而比别人更加珍惜求学机会,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而古典音乐的背景,竟未料于入社会后,使他有机会跨足流行音乐界。
当时,流行音乐界是不容易打入且淘汰率高,詹宏达却在几乎没有背景下、一开始就当上製作人,并由于深谙音域,而擅长帮助歌手突破困境,自己也在过程中学会编写、创作流行歌曲。
脍炙人口的歌曲一首接着一首诞生,奖项也随之而来,詹宏达却愿意在事业达至高峰时转入圣乐、奉献给耶稣,并曾谦卑向媒体表示,「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全都是恩典。」
他是个聪明、善良、天真的人
一生奉献在音乐与教会事工上
昨(15)日深夜,PChome网路家庭董事长詹宏志于脸书发文:「我的弟弟音乐家詹宏达(1957-2024)今天早上因肝癌病逝了。」
詹宏志在回忆中表示,年仅相差一岁的兄弟俩,自小学到高中都就读同所学校,直到詹宏达至东海大学就读音乐系,兄弟俩才分开;因彼此生涯选择差异大,因而,儘管名字那么相似,仍有许多共同友人不知道他们为手足。
詹宏志形容詹宏达:「他是个聪明、善良、天真的人,一生奉献在音乐与教会事工上。」面对弟弟安息主怀,儿时一起长大的种种回忆不断涌现,往事歷歷在目,詹宏志不禁感到对方的离去「非常不真实」。
小时,母亲曾同时教导兄弟俩口琴和竪笛,当詹宏志还在跟基本音符奋斗时,詹宏达早已于半小时内掌握要领、吹奏出各种歌曲,让身为哥哥的詹宏志还以为自己「全无天分」,直到大学分开后自学吉他,没有弟弟在身旁,才发现「自己也没有那么糟,只是不该坐在天才的隔壁」。
在母亲生命最后卧病几年间,詹宏达也放下大部分工作、全心照顾,「这件事我们兄弟姐妹都很感念。他的音乐创作、他的教学、他的演出,都是我们喜欢且佩服的。」最后詹宏志并对弟弟的安息表达深切祝福。
文化部长李远表达很感谢、很尊敬
相信此刻,对方已安详在天堂弹琴
文化部长李远亦于昨日在脸书表示,自己很感谢、很尊敬詹宏达。
「相信此刻,他已经很安详在天堂弹着钢琴。唱着他自己写的歌『那时刻来临』。」
最早,李远是被由詹宏达和路寒袖合作、潘丽丽主唱的《画眉》深深感动,他说:「(我)认为他们已经开啓了台语歌曲的全新时代,古典、优雅、抒情、从容、自在,词曲的结合充满了文学性。」
「后来,他们更上层楼又合作了潘丽丽的《春天的花蕊》,当时我听完后激动去唱片公司订购了100份卡带送给朋友分享,在我有生之年,终于听到最美的台语歌曲了,内心充满了感谢。」
包括杨德昌、侯孝贤等导演,都曾请詹宏达为所拍摄的电影配乐,着名的有《牯岭街杀人事件》、《戏梦人生》等,詹宏达也持续创作令人讚嘆的经典台语歌曲,例如:《等待冬天》、《大汉汝落知》、《救姻缘》、《风云飞过台湾厝顶》,并于合唱与管弦乐曲上创作不懈。
尾声,李远说:「做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詹宏达)淡出了流行音乐圈,决定将后半生全心全意投入圣诗的创作、指挥和教学。留下非常多的美好的诗歌。」例如:《美哉!新耶路撒冷》、《心在漂流,眼在追求》、《倘若没有来生,不如回埃及去吧!》等,都令其印象深刻。
虽然双方之间没有私下来往关係,但李远缅怀詹宏达时表示,自己一直很感谢也尊敬对方,并说:「(詹宏达)做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淡出了流行音乐圈,决定将后半生全心全意投入圣诗的创作、指挥和教学。留下非常多的美好的诗歌。」(脸书截图/李远、詹宏达)
由詹宏达所创作的圣乐《倘若没有来生,不如回埃及去吧!》传达对救赎及来世的渴望。人若能在世享乐,获取报酬、喝采、尊重、自由、放纵、理想,何必在旷野赶路、战兢等候、又于荒地建造呢?因而唿求主:「求祢拯救我,从永死裡拯救我!」(影片来源:詹宏达诗歌创作曲集)
在最灰心时打开写台语歌契机
一生笃定来自「听见神说话」
生前,詹宏达勤于服事,包括指挥训练诗班、成立室内管絃乐团、举办音乐佈道会,选唱国外圣乐名曲并改编圣诗。
在流行乐界时,白天他磨练音乐专业技术,晚上回到教会就创作、谱曲、写词,融合流行音乐与圣乐两种不同领域的精华,因而曲风清新超然,所改编的圣乐作品或个人创作诗歌,皆含有对真理深刻的体悟。
其实,詹宏达也曾在圣乐和流行乐之间挣扎,因无法专心投入任何一方而落入自责困境,并因经济需求而无法拒绝蜡烛两头烧,「(当时)我只要不兼差,我每个月(的收支)就是负的。」
一天下着大雨,詹宏达正深陷于无助的内疚感,而躺平对神说:「我愿意接受祢给我安排的一切结果,让我病死,或是现在就怎么样责备我,我都愿意接受...」未料神的同在临到、深深温暖了灰心的他。
詹宏达在媒体前哽咽见证,当时上帝就好像一隻「很巨大的玩具熊」贴近、并在耳边对自己说:「写台语歌比较赚钱。」塬来,神完全没有责备之意,甚至就如同父亲体谅孩子所需、慷慨指出了一条路。
也是自那次听见神说话后,詹宏达开始写台语歌,第一首即侯孝贤的《戏梦人生》、第二首则为《画眉》,后者当年并被提名为年度最佳台语歌,之后他持续创作台语歌不辍,逾百首歌曲从不曾被煺件。
回忆那得释放的经歷时,他感动不己,「我一直住在教堂,以为我认识上帝,以为当了牧师助理我认识上帝,我开主日学、教查经班,我以为我认识上帝,但(直到)那一天,我才真的认识了上帝。」
并见证:「上帝跟你讲过一次(话)后,就胜过你所有个人各种猜疑...那个笃定是,你就会一辈子笃定那个事情。」
用圣乐唿唤世人惟靠「耶稣基督」
面对世界灾祸频传,詹宏达也有感用创作来唿唤世人,例如:在921地震时创作《远方传来声音》,在SARS后创作《那时刻来临》。
就他而言,信仰道路上的每个经歷,都是生命的洗礼,世人无一完全,惟靠着「耶稣基督」那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才能看见真实的盼望。
诚如启示录7:17所言,「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信靠耶稣基督的人,死后得復活、復活有永生,且永远与造他的主同在,「不再有黑夜;他们也不用灯光、日光,因为主 神要光照他们。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示录22:5)。
《美哉!耶路撒冷》词曲/詹宏达
奇妙!宛若梦境,置身在天庭。明亮!剔透晶莹。
啊!灿烂金光照耀。城门尊贵无比。
欢喜!丰盛筵席,众圣徒相聚。荣耀!最后胜利。
啊!活水泉涌不停。生命永不止息。
美哉!美哉!新耶路撒冷!欢迎!欢迎!作天国子民。啊!尘世已远离,啊!天地更新。
到时,不再对镜观看﹔景物不再迷茫,如真似幻。天!不再冷酷遥远,不再沉默不语,令人迷惘。
时间,虽然匆匆流逝,却有更美盼望,心灵安祥。
祂,要将眼泪擦乾,抚平一切忧伤,永在身旁。
欢喜!丰盛筵席,众圣徒相聚。荣耀!最后胜利。
啊!活水泉涌不停。生命永不止息。
美哉!美哉!新耶路撒冷!欢迎!欢迎!作天国子民。
啊!尘世已远离,啊!天地更新。啊!尘世已远离,啊!天地更新。
由詹宏达所创作的圣乐诗歌《美哉!耶路撒冷》,波澜壮阔地表达出基督信仰的復活盼望。(影片来源:Lovecos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