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张传琳牧师受邀请到新酒浸信会分享讲座《如何陪伴忧郁症患者》,现场也有社区居民报名参加。(图/记者卢玟静)

「不要想太多」 、「你就是太纠结」、「世界上比你不幸的人多得很」...这些看似鼓励的话语,其实,会让人感到不被理解、接纳,甚至加重负担。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台湾多所大学设立「心理假」,谘商心理师公会2024年调查更显示,「对未来感到迷惘」是大学生压力之首。

 

国际最新研究指出,忧郁症影响力不仅限于年轻族群,老年忧郁症状与记忆力衰煺高度相关,恐增加失智风险。无论年龄,忧郁症已悄然来袭,对个人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教会作为个人、家庭和社区重要的支持力量,如何帮助身陷忧郁幽谷的弟兄姊妹?

新酒浸信会卢哲盛牧师深感教会在这方面需要,特邀请心理学博士张传琳牧师,以忧郁症者家属角度切入,解密如何成为一个好陪伴者。

 

认识忧郁症:不只是一时情绪低落

忧郁症虽然被称为21世纪的「隐形杀手」,每个人可能都有「忧郁情绪」,但不必过度恐慌,因两者间仍有所差别。

张传琳牧师强调,忧郁症不只是心情不好,若以下症状同时出现5项(或更多)持续2週以上,并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应考虑寻求专业帮助。

 

  • 几乎整天且每天心情忧郁,或由他人观察得知(如常常哭泣)
  • 几乎整天且每天明显对对所有活动降低兴趣
  • 体重明显减轻/增加(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5%),或每天食慾降低/增加
  •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眠
  • 几乎每天精神动作激动或迟缓
  • 几乎每天感觉自我无价值,或有过度、不恰当的罪恶感
  • 几乎每天思考能⼒和专注⼒降低或犹豫不决
  • 反覆想到死亡,有自杀念头

忧郁症的成因复杂,非单一因素造成,还可能与脑内物质失衡有关,同时受心理与社会因素影响。

 

基因遗传:研究显示,忧郁症有遗传倾向,约30%与基因有关

单胺假说: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功能不足,可能引发忧郁症

生活压力: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如人际关係、工作、经济等,都可能诱发忧郁症

性格因素:个性悲观、偏执,对挫折易渲染且总耿耿于怀、易负面思考的人,较容易罹患忧郁症

  • news-details
  • 上:卢哲盛牧师表示,因教会弟兄姊妹家人有这方面的困难,且忧郁症也是现今普遍的疾病之一,所以举办这次讲座。下:会众仔细聆听分享。(图/记者卢玟静)

用共情/同理做有品质的陪伴

面对忧郁症,及早寻求协助、接受治疗为关键,只要获得正确治疗,且获得亲朋好友、社会的足够支持,多数患者可以大幅改善,甚至康復。

 

根据研究表⽰,忧郁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7成能恢復情绪及⽣活功能;若再加上⼼理治疗,可以运⽤放鬆技巧、减轻忧郁症症状,治癒率则提⾼到8成。

 

而陪伴者最重要的态度是「共情/同理」,核⼼意义是「在⾃⼰和他⼈之间游移」。需静下心、净空自己,尝试进入他人故事,从对方立场感知事情,最后觉察并尊重彼此的差异。

许多人出于好意,却无意说出令忧郁症患者感压力的话,她提醒,底下这些话应避免:

「加油!」

「不要想太多」

「你就是太纠结」

「你要知足、要惜福」

「其实你过得并不差」

「这只是小事」

「世界上比你不幸的人多得很」

「以前比这个大的困难我都遭遇过,我都没有忧郁,你有什么好忧郁的?」

 

这些话语看似鼓励,却可能使他们感到不被理解、接纳,甚至加重负担。

相反地,可参考底下7个和患者有效沟通的技巧:

1)不评价、不责备批评

避免说:「你想太多了」、「别人比你更惨」,这样的话会让患者感觉被否定。

 

2)以行动代替建议

比如,「我们一起去散步」、「我陪你去吃点东西」,而非「你应该多运动」、「多出去走走就好了」。

 

3)给予空间,不勉强表达

静静陪伴在患者身边,不逼问「你怎么了」、「你发生了什么」。

 

4)表达陪伴意愿、情绪支持

表示自己愿意理解对方感受、陪伴,以及情绪支持,例如:「我很在意你」、「我想要理解你」、「你愿意和我说吗?」

 

5)专注聆听

⼀对⼀独处是最好的陪伴⽅式,可降低社交压⼒

 

6)适度表达讚美、肯定

让对⽅感受到⾃⼰有价值

 

7)给予具体可行的付出

审视自己的状态给予,不要许做不到的承诺,避免造成失望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 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 我怎样爱你们, 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约翰福音3:34

先爱自己,才能爱人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诗篇46:10),陪伴忧郁症患者需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往往也承受巨大压力,所以学会自我照顾至关重要。

 

分享尾声,张传琳提醒陪伴者要学会五个要点:1)自我照顾2)设下界线,避免过度承担,给自己喘息空间;3)若自身状况不佳,应寻求专业协助4) 建⽴⽀持系统,和其他陪伴者交流,互相支持;5)肯定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以保持身心灵健康。

 

忧郁症不是绝症,透过适当治疗、陪伴,多数患者都能大幅改善,甚至康復。

 

教会是忧郁症患者的避风港之一,提供温暖与支持;你我也可以因着彼此相爱(约翰福音13:34-35)成为陪伴者,用爱与同理,陪伴他们走出蓝色幽谷,迎向阳光。

 

相关新闻》

张传琳传道47年事奉:人生就是约伯记,痛苦中仍义无反顾跟随神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