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一起事故引发教会界关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服事50多年的师母露西(Lucy Pat Curl),在家中遭冒充社区服务官员的男子袭击,几日后伤重身亡,突来噩耗令主内肢体悲伤,教会在16日替师母举办生命礼讚仪式。
这起事件引人思考,当牧者在服事中遭遇不幸,属于殉职、职灾或殉道?又拥有哪些权益保障?
相关新闻》
美师母遭打伤致死 恶事频传世代「全副属灵军装7装备」有效抵挡魔鬼
牧者、同工的法律保障
针对议题,本报专访具法律专业的贵格会中心教会牧师廖金河,和基督徒保险业务经理郭品秀。
综合两位分享,以台湾法律来说,牧者在教会或福音机构服事时,若遭遇人身伤害或不幸过世,主要可透过「民事损害赔偿」和「劳动相关法规」保障权益。
根据《民法》192、193、194条,若牧者、同工在教会或机构服事时,不幸遭遇人身伤害导致死亡,家属可以向对方请求丧葬费、精神抚慰金等损害赔偿。若死者有未成年的孩子,肇事者也需负担抚养费。
若牧者仅受伤仍在世,则可请求医疗费用、失能赔偿等。
根据劳动部规定,传教机构僱用之劳工,自99年1月1日起适用劳动基準法。因此,传教机构与所僱劳工间,如具僱佣关係者,双方以口头或书面约定工资、工作时间、休息及休假等,都必须符合劳动基準法相关规定。
若牧者执行牧者工作时发生车祸、不幸过世,在劳保层面可视为「职灾」,如同公务人员的因公殉职,可依规定申请医疗、伤病、失能、死亡给付等。
不过廖金河牧师认为,「殉职」仍与「殉道」有本质区别;后者通常指牧者团队至未得之地宣教,为坚守信仰、拒绝否认耶稣而遭迫害,甚至牺牲生命。针对这起美国师母突然遭袭而「殉职」事件,所有牧者同工更应警醒,除了确知生命气息存留在神,神所赐保守的心意,人也要配合。
每一种工作都有风险
牧者该知保险之预防和保障
除法律权益、劳健保外,郭品秀从保险业角度分析,台湾目前还有多种保险产品能为牧者同工提供保障,例如医疗险与寿险等;有些教会或宗派会为牧者加保团体意外险,确保职灾发生时家属能获得应有赔偿。
她提醒,假若子女不知道父母生前有无投保保险,死亡申报同时可通报寿险公会,转请保险公司清查亡者投保情形,由保险公司通知保险受益人办理理赔。
而身故保险金的请求权有2年期限,若没有在期限内提出申请,就会被视为放弃。
此外,教会、福音机构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劳基法第59条规定,雇主对于职业灾害劳工的补偿责任,有下列4种:
- 医疗费用补偿:
劳工受伤或罹患职业病,雇主应该补偿其必需的医疗费用。
- 工资补偿:
劳工在医疗期间,如果无法工作,雇主应按照其塬领工资的数额予以补偿;不过,如果医疗期间届满二年仍未痊癒,经指定医院诊断,审定劳工丧失塬有工作能力,可是又不符合劳工职业灾害保险失能给付标準,雇主得一次给付40个月的平均工资后,免除此项工资补偿责任。
- 失能补偿:
罹灾劳工经过治疗终止后,经指定的医院诊断,审定其遗存障害者,雇主应按其平均工资及其失能程度,一次给予失能补偿。
- 死亡补偿:
劳工因遭遇职业灾害或罹患职业病而死亡时,雇主应给予5个月平均工资的丧葬费,除此之外,雇主还必须给予其遗属40个月平均工资的死亡补偿。
对雇主而言,可加保「雇主意外责任险」转嫁风险,旨在保障雇主因其僱用员工,在受僱期间发生与工作有关的意外或职业病,导致员工伤残或死亡时,依法应负担的赔偿责任。
基督徒保经业务经理郭品秀分享,雇主可加保「雇主意外责任险」转嫁风险。(图/shutterstock)
天上保险要保,地上保险亦不可忽略
访谈尾声,廖金河和肢体们共勉,「天上永生的保险」一定要保,但也不要因此就忽略「地上的保险」,保险在许多情况下确实能提供满实际的保障。
一般牧者对于「天上的保险」无庸置疑都有,也会带领会众一同积存,现实中较容易忽略后者;幸而,地上的生活随着相关法规与保险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台湾牧者的权益将得到更全面的保障,让神的僕人能在服事中安然无忧,专心为福音奔走!
通达人见祸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
—箴言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