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基督教文化交流协会创会理事长魏悌香牧师,抛出多个问题引导学员们思考。(图/记者卢玟静)

在家庭、工作、服事中忙得团团转,以致没时间亲近神吗?又或因难以维持日常灵修规律,而感到内疚、挫折?

 

其实,与神连结没想像中的这么困难,随时随地都能与主接上线,如此便像接上电的高铁、连上网路的手机,灵裡自由如鹰展翅上腾,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2月26日晚间,台中场「灵修默想实体操练」于台中思恩堂丰富教会举办,吸引超过150人参与,其中有不少牧者同工,座无虚席。透过此次课程,学员不仅学会了简单可行的灵修操练,也经歷深刻的「属灵按摩」。

 

默想≠冥想,真的不同在哪裡?

灵修默想是什么?和我们所熟悉的「读经、祷告」有何不同?

 

基督教文化交流协会创会理事长、标竿教会主任牧师魏悌香开场时直指,「灵修默想不是空想,也不是冥想,而是让我们真正进入『在基督裡』的状态。

 

不少人「等候神」往往等候到睡着,或因不确定如何进行而感到焦虑或无助。试试看,将以赛亚书40:31「等候耶和华的」替换为「跟神绑在一起的」,「但那跟神绑在一起的,必重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语句畅通且不改其意涵。

 

因此,其中关键并非进入「放空」状态,而是与神连结,把自己跟神「绑在一起」。

  • news-details
  • 众人火热敬拜,渴望讚美声中与主相遇。(图/记者卢玟静)

灵修默想从听音乐开始

一开始要培养灵修默想习惯很不容易,第一步建议,可以从「听圣乐、诗歌」开始。

 

默想姿势只要「恢復塬厂设定」就好,背部轻靠椅背,不弯腰、驼背、翘脚,在旋律中闭眼思想神。

 

魏悌香分享,「默想」的拉丁文为「专注」,一开始能试着操练专注「音乐」,接续专注「歌词」。如同夜深人静时,才听得见的时鐘滴答声,白天的喧嚣使人无法注意听到这些微小的声音,但默想、沉淀身心后,就容易听见、看见神荣耀。

 

即便生活如海浪翻腾澎湃、山岳波涛摇动,一旦与主接上线,耶稣就能斥责那风和海:「住了吧!静了吧!」(马可福音4:39),并且,那感动圣歌作者创作的灵,必加倍感动你我!

  • news-details
  • 现场座无虚席,众人认真作笔记。(图/记者卢玟静)

要交託,不要焦虑

接着,魏悌香带领学员们「交託默想」,于圣乐中想像自己将烦恼一件件交在神手中,他特别提醒,不要「批发式」交託,神不赶时间,因祂是今在、昔在、永在的神。

 

诗篇37:5提到,「当将你的事交託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交託是信得过神,不交託便是不信,愿神帮助我们不要落入「不信的恶心」。

 

「想到什么就交託什么,如此唿吸就会趋于平稳,身心灵合一。」不少学员于此当中经歷「属灵的马杀鸡」,肩头变得轻鬆、唿吸顺畅。

 

若烦恼再回来怎么办?「再交託」,他说道。一交託,重担出去、神能力进来,越交託、重担越少。

 

不要活成宝山下的乞丐,当将你的事交託耶和华。」魏悌香邀请大家,操练交託使之成为习惯,以致变成自然而然。

  • news-details
  • 学员中也有小朋友听课,操练灵修默想。(图/记者卢玟静)
  • news-details
  • 由上到下,由左至右:林若帆区长回馈,透过课程的灵修方式能当轻省的基督徒。郭通元牧师、张曼玲姊妹、曹俞桦小组长。(图/记者卢玟静)

神以我们的默念为甘甜

除了静态的默想操练,魏悌香也鼓励大家日常生活中,用「唿求主名」之方式与神连结。

 

「当你等红灯、走路、开车、做家事时,都可以在心裡默默唿求『主啊』,这就是最简单的祷告。」

 

也许你会疑惑,这么简短的一句话算祷告吗?

 

当彼得行走在水面上,要沉下去时喊的:「主啊,救我!」(马太福音14:30)便是强而有力的祷告。

 

并且,诗篇104:34说,「愿他以我的默念为甘甜,我要因耶和华欢喜。」内心默念任何一句「主阿」、「哈利路亚」、「喔主耶稣」或「耶稣」,神都欢喜,不会嫌弃我们烦。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不限地点、时间操练,例如:乘坐交通工具时、开会时、遛狗时,唿求主就是充电,生命会脱胎换骨。

 

灵修不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做的特定事情,灵修是你的生活,生活就是你的灵修!

 

身为牧者的他,初次听闻赵镛基牧师每日至少祷告3小时,甚为挫折,「难怪汝矣岛纯福音教会,是全球最大间的教会」,若以此方法积少成多,便豁然开朗,也许还能累计一天会祷告超过3小时以上!

  • news-details
  • 右上、左下:席间有不少牧者同工,会后和魏悌香牧师合影。左上、右下:学员们排队请魏悌香牧师在《灵修默想的操练》书上签名。(图/记者卢玟静)

外院、圣所、至圣所之服事不可偏废

魏悌香比喻道,办幸福小组像在外院的事奉,RPG为圣所事奉,灵修默想则是至圣所的事奉,叁者都重要,兼具才是平衡的事奉。

 

外院事奉使我们能认识未信者,圣所是跟基督徒们一起献祭,最后至圣所的事奉,则是不见一人,只见耶稣。他强调,操练灵修默想不是使基督徒怪裡怪气,好似属灵的怪人,令人不敢靠近,而要道成肉身、接触人群。

 

正常基督徒要像神,也要像人。

 

当我们跟耶稣一样道成肉身,跟神接上线,圣灵将来光照我们,成为众人的祝福,未信者会羡慕我们裡面的基督。

 

台中思恩堂丰富教会郭通元牧师回馈,起初对灵修默想的印象是「要信得很用力」,也担心又要幸福小组、RPG,现在又多个灵修默想会忙不过来,但课程打破思维,身为祭司的我们,这叁者都要有才平衡。

 

过去我们都很热心在传福音,但忘记还有至圣所的服事,少这一块的话 ,难怪我们外院的服事这么吃力。我相信今天大家也都抓到这个秘诀了。

 

张曼玲姊妹分享,过去约20年学到的灵修默想方法,对自己来说较困难,不过今日的课程很轻省,即便等候神时胡思乱想也可以交託给神,内心不会产生罪咎感。

 

小组长曹俞桦亦有类似的得着,过去被教导一定要养成习惯,每天特定时间、在特定空间操练才有恩膏的累积,但难以每日达成,易感挫折,而如今课程中教导的方式,就能随时随地与主相连,也印证自己平常灵修方式,抓紧并利用片刻时间祷告,化整为零是合神心意的。

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

—诗篇1:2-3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