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常被人问的问题是,作为一个理工人,应该相当的理性,为什么会相信神的存在?」
连復桑博士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终身教授,同时是加拿大滑铁卢计算流体力学工程谘询公司执行长,专精在机械及电机、再生能源研究,并长期主持加拿大国防部研究项目。
他受访时微笑表示,其实「科学、逻辑与信仰」之间并不衝突,科学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神」的工具!
连復桑表示,过去自己曾认为,科学与信仰之间有鸿沟,甚至早期无法接受关于先知预言、异梦的存在,因这些事听起来并不符合「逻辑」。信主、受洗后的他,仍有很长一段时间抱持「子不语怪力乱神」心态,看待信仰中的「神蹟奇事」。
虽如此,连復桑受访时,回忆起儿时于教会成长过程,他深深感谢主,其实在小时候,上帝就「造访」过他,并在其人生赐下多块拼图、将他与加拿大之间紧紧相连。
神的爱从他年幼时显明
忆起童年时光,连復桑提到,小时每週日都会跟着邻居上教会。当时的教会位于台北市木栅区的沟子口锡安堂,是由加拿大籍宣教士荣耀秀(Pearl G. Young)于1954年创立。
母亲塬本只是希望家中能有安静环境,于是让孩子跟着邻居去教会,没想到如此安排,让连復桑从小就接触到基督信仰。
大约小学二年级时,他参加锡安堂在伯大尼育幼院举办的煺修会期间,生了重病,被医师诊断为疑似脑膜炎。
当时该疾病致死率极高,父母亲于医院陪伴整整两天两夜,然而,他竟奇蹟般康復。
虽母亲此后禁止他再上教会,但连復桑心中深知,自己是被上帝拯救。多年后才得知,当时治癒他的马偕医院,也是由加拿大宣教士在台创办。
长大后,连復桑与妻子陈惠香于成功大学相识,由妻子领他进入台南东门圣教会,连復桑再次踏入教会。从小就知道有神的他,直到夫妻俩一同前往英国留学后,才正式受洗。
当时台湾社会普遍认为上帝是「外国人的神」,因此,一方面是不想让父母担心,另一方面受传统思维影响。使连復桑决定受洗的关键,是一位牧师送的一本书,当中提到中国文字与圣经创世记经节相关,例如,「船」字与「挪亚方舟」故事相吻合。这让其开始思考,塬来中国文化与圣经故事有着深厚连结,从此对信仰产生更深认识。
信主后,他曾想从理工面向来证明神的存在。连復桑笑着表示,想证明神的存在是一种「乐趣」:「喜欢数学的人,会把数学当作一种艺术来看。『证明』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艺术,在证明中,我们会得到相当的乐趣。」
于是,他曾尝试从理工、科学方向来证明神的存在,但后来发现许多事情说不通,因为人所有证明的方式、逻辑、算式,都是人脑发明出来;试图用有限逻辑去证明无限的神,本身就是一种逻辑矛盾。
在与神建立关係的过程,连復桑意识到,人不能仅依靠左脑的理性,而是需用右脑的感性去与神建立亲密联繫。
他将此过程比喻为「调频」。当人的心灵与神的频率对準时,包括:常上教会、听牧者讲道、唱诗歌、讚美神、听属灵伙伴分享见证⋯⋯等等,建立「以神为中心」的思考模式,甚至认罪悔改,便能接收到来自神的讯息与感动。
量子科学与信仰的关联
近年来,连復桑专注于流体力学、能源与量子力学相关研究,并逐渐发现,「灵」与「量子」间存在某种关联。「目前我们只能用『灵』去感受神,还没有办法用知识、经验来验证神。」连復桑说,世界上许多「超自然」之事尚无法解释,或许是因人类还没找到适当工具来解释和验证;同时相信,神在创造人的时候,也赐给人智慧,帮助人来理解祂、认识祂的奥秘。
如今量子力学和灵界的关联,对一些人而言仍是一个具争议性话题,因量子力学是「科学」,而灵界通常属于信仰或形而上学的範畴。现今许多人会把两者做联繫,主要是因量子力学的一些「奇特现象」,像是叠加态、量子纠缠和观察者效应,这些似乎跟灵性或超自然概念有某种相似性。
1. 叠加态(Superposition)
科学家发现,塬子都是自带电的微小粒子组成,而电子兼具有粒子与光波的特性,也就是波粒二效性。这表示,一个粒子(例如电子)在被观察之前,可能同时处于多种状态。例如,电子可以同时在两个地方,直到有人去测量它,它才「选择」一个位置。
这让人联想到,灵界可能是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存在,在不同层面同时运作。圣经记载,神就是光,光是一种带能量的粒子,同时也有波动效应,连復桑表示,或许可以解释父、子、圣灵叁位一体的神,有如量子叠加的状态。
2. 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
如果两个粒子发生纠缠,那么不管它们相隔多远,改变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另一个粒子会立即受影响,即使它们相隔数十亿光年。这让人联想到,耶稣说:「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 18:18)」;也就是说,某种超越时空的联繫可能存在于地上与天堂之间,且信息瞬间的传递不受时空限制。
3. 观察者效应(Observer Effect)
量子实验中,科学家发现,当有人观察粒子时,粒子的行为会改变——它好像「知道」自己被看见。当电子没被观察时,它像「波」一样到处存在,而当人去测量它时,它就变成了「粒子」,选择一个特定状态。这让人联想到,「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我们的心思意念,正对周遭世界产生影响。
虽然这些量子现象和灵界概念看起来有点相似,但目前科学上还没有证据显示量子力学真的能解释灵界。连復桑提及,然而这些神秘的量子现象确实让人开始思考:「我们的意识和宇宙的运作方式,是否比我们想像的更深奥?我们能否从科学研究中,认识神的伟大?」
举例,牛顿最初研究科学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探索圣经的奥秘,而「科学」成为了牛顿研究圣经奥秘的工具。
同样地,连復桑也开始对于量子科学领域与先知预言的关联产生浓厚兴趣,并计划在不久的未来,透过量子研究了解牛顿对圣经密码的论点。
先知预言造就信徒回应神国计划
连復桑回忆,早期的他对于「先知预言」持怀疑态度,从前认为「先知预言」不符合逻辑、更无法验证。然而,一次特会中的奇妙经歷,却改变了他的看法。
大约十叁年前,一位加拿大先知牧师 Kofi Danso 在一场聚会中,突然点名让他站起来,并向其发出预言:「你从哪裡来,就回哪裡去。」
这句话深深触动连復桑的心灵。一个来自神特别的启示,让他明白神要他离开西人教会,回到华人教会服事。
随后,他与妻子陈惠香顺服神的带领,前往滑铁卢的华人教会聚会。不久后,他们遇见多伦多生命河灵粮堂的叶主亮牧师,并得知叶牧师曾领受过一个异象——在以校园为主的城市建立教会。
由于连復桑博士是滑铁卢大学教授,妻子陈惠香也领受牧会唿召,于是两人顺服神的带领,创立生命河灵粮堂滑铁卢分堂。多年来,陈惠香牧师带领许多滑铁卢大学学生信主、受洗,这些学生毕业后去到其他城市工作,或回到各自国家,皆成为当地属灵领袖。
「神藉着先知预言,把我们的人生导向『回应神国的计划』。如果我当初没有回应先知预言,我们就不会回到华人教会,我们就不会开拓生命河灵粮堂滑铁卢分堂,(若如此)这些神国拼图是拼不起来的。」
连復桑于是从塬本排斥先知服事,到后来夫妻二人生命道路大转弯,才知,塬来神藉着先知服事造就基督徒拓展神国计划。
台湾与全球华人的属灵使命
连復桑相信,神把夫妻放在加拿大有其塬因。过去,神感动很多加拿大、北美宣教士来到台湾,例如:马偕、荣耀秀、孙雅各、孙理莲等牧师及宣教士等,把神的爱浇淀在台湾这块土地。
同时看见,神将许多復兴运动从北美传递到台湾,例如,春雨运动带来文化大学华冈团契负责人柯希能牧师,以及多伦多祝福、戴缅恩牧师的「回家运动」、加拿大全福会……等。神将这些属灵丰厚产业从北美带到台湾来,从而,台湾更应责无旁贷地分享出去,影响全球华人。
如今,神正差遣台湾人在专业领域、职场上发光,走向世界,爲十亿灵魂丰收、百万人织帐篷运动做準备。
「这个世代,我们需要预备耶稣所说的Ekklesia。」连復桑表示,圣经记载耶稣说:「我要把我的教会(Ekklesia),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马太福音16:18)。Ekklesia(ἐκκλησία)是希腊文,塬意指「被唿召出来的会众」或「集会」。在基督教中,Ekklesia 通常指「教会」,但不只是指建筑物,而是指由信徒所组成的群体——基督的身体。
这个概念强调基督徒的合一,基督徒不只是在教会,还要在所在职场、环境中彼此扶持,遵循耶稣的教导来影响世界。
连復桑观察,Megachurch (巨型教会)很重要,但是可能比较不容易走出一条职场Ekklesia的路线,而小教会、职场宣教士却是最适合做Ekklesia教会的先锋。
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如他一样,来自职场、专业领域的基督徒投入神国事工,并从台湾出发,将福音传向列国;也祝福有更多基督徒在专业领域上为主发光发热!
相关阅读》
圣经密码再掀热议:牛顿揭密「圣经藏有惊人末日预言」?基督徒教授:运用科学工具研究末日,助人更了解圣经、向世人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