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的伯利恆,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
今日经文(轮流读一遍)
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的伯利恆,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都是犹大伯利恆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裡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在那裡住了约有十年。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路得记1:1-5)
今日亮光(彼此祷告)
路得记从第一章短短的前五节,就传递出一个强烈的讯息:没有经歷「神」的同在、赐福、引导的日子,是非常虚空痛苦的!首先,「没有神的日子」是贫穷、饥饿的。第1节告诉我们,路得记的背景是「当士师秉政的时候」,那是「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参士二十一25)的一个败坏时代。当时,这样灵性堕落的光景,也透过物质上的「饥荒」状态反映出来(另外,我们也可以思考:台湾经济的衰煺,是不是也在反映灵性堕落的迫切危机?)。
另外,「没有神的日子」是丧失祝福的。我们从路得记晓得,神的选民以利米勒一家搬离神同在的应许之地,结果遭遇一连串的噩事:以利米勒「死了」(参3节),儿子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参5节),剩下妻子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参5节)。当我们离开神,就会步入(灵性)死亡的危险;活在「没有神的日子」裡,肯定也没有祝福。人认为离开神,就可以掌握生活和命运,绝对是从撒但而来最大的谎言!
以利米勒这名字的希伯来文意思,是「神是我的王」。他的父母如此为他命名,很可能正是希望他能敬畏神,顺服神的心意生活。然而,可惜的是,以利米勒却没有活出他名字的意义,反而离开神所赐福的应许地,进入摩押地。以利米勒的问题乃在于他的选择。他选择偏离神的真理和旨意的轨道:他没有将他的内心和家庭交给神来管理。
弟兄姊妹,当你面对每天的生活,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儘管如此,以利米勒并非一开始就丢弃神的旨意──因为没有「让神作王」并非瞬间,而是逐步的远离,以致他逐渐以自己取代了神作王的地位!他和全家就这样在「没有神的日子」中过了空虚愁苦的十年,活在神的旨意和祝福之外!
如今,《每日亲近神》进入路得记的分享篇幅。愿神透过祂的话语慈爱地告诉你:天天亲近神,你就是有福的!不要让你生活中的任何一天,是「没有神的日子」!
今日祷告(同声唸祷词)
亲爱的天父,求祢吸引我、引导我,天天活在祢的同在裡!帮助我在生活的大小事上尊祢为王,活在祢的管理和祝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