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的婆婆拿俄米对她说:「女儿啊,我不当为你找个安身之处,使你享福吗?你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波阿斯不是我们的亲族吗?他今夜在场上簸大麦;你要沐浴抹膏,换上衣服,下到场上,却不要使那人认出你来。你等他吃喝完了...
今日经文(轮流读一遍)
路得的婆婆拿俄米对她说:「女儿啊,我不当为你找个安身之处,使你享福吗?你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波阿斯不是我们的亲族吗?他今夜在场上簸大麦;你要沐浴抹膏,换上衣服,下到场上,却不要使那人认出你来。你等他吃喝完了,到他睡的时候,你看準他睡的地方,就进去掀开他脚上的被,躺卧在那裡,他必告诉你所当做的事。」路得说:「凡你所吩咐的,我必遵行。」路得就下到场上,照她婆婆所吩咐她的而行。波阿斯吃喝完了,心裡欢畅,就去睡在麦堆旁边。路得便悄悄地来掀开他脚上的被,躺卧在那裡。到了夜半,那人忽然惊醒,翻过身来,不料有女子躺在他的脚下。他就说:「你是谁?」回答说:「我是你的婢女路得。求你用你的衣襟遮盖我,因为你是我一个至近的亲属。」波阿斯说:「女儿啊,愿你蒙耶和华赐福。你末后的恩比先前更大;因为少年人无论贫富,你都没有跟从。女儿啊,现在不要惧怕,凡你所说的,我必照着行;我本城的人都知道你是个贤德的女子。我实在是你一个至近的亲属,只是还有一个人比我更近。(路得记3:1-12)
今日亮光(彼此祷告)
我们从拿俄米、路得、波阿斯这叁个人身上,看到一份难能可贵的「无私之爱」──愿意为他人的益处放下自己。而这样的爱,真实显明了神的属性:
拿俄米反映神对我们美好的意念(参得叁1~4):拿俄米盼望路得能找到一个「安身之处」,找到爱她的丈夫,拥有幸福的归宿。她有路得这位愿意照顾她终老的好媳妇,却因着无私的爱而甘心放手!而且,更特别的是,她主动为路得的益处细心设想,经过仔细的观察和考虑,才向路得提议,并告知应该如何进行。而神对我们也是如此──「神啊,祢的意念向我何等宝贵!其数何等众多!」(参诗一叁九17)、「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参耶二十九11)。
路得反映神对我们无限的恩慈(参得叁5~11):波阿斯并不以为路得的举动有失妇道,反而称讚她是「贤德的女子」,并说「愿妳蒙耶和华赐福」,意即神悦纳她所行的。为什么神悦纳路得所行的?是因为第10节所提到的内容:「妳末后的『恩』比先前更大」。这裡的「恩」不是指神的恩典,乃是指路得对拿俄米那份忠贞的恩慈(kindness)。塬来,根据律法的内容,若有人因贫穷而需卖地,至近亲属有义务赎回。倘若那人死去,留下妻子却无儿女,至近亲属应娶寡妇为死者留后,并赎回失地(参申二十五5~6)。因此,波阿斯明白,路得的行为其实遵循了律法的要求,以致神的恩福能临到以利米勒的家,拿俄米也能获得律法的保障。这是一份出于无私的爱所作的付出!
弟兄姊妹,神也是用祂无私的爱对待我们:「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捨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吗?」(参罗八32)祂透过耶稣,向我们展现极致的恩慈:「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参约叁16)神对我们怀抱如此美好的意念,并向我们彰显无限的恩慈!成为祂的儿女,真好!
今日祷告(同声唸祷词)
天父,谢谢祢拣选我作祢尊贵的儿女!活在祢的眷顾和恩典裡,是何等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