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信仰放在上帝身上,在上帝的恩典中,我们尽最大努力遵行祂的旨意,我们不那么担心是否会得到世俗的奖赏,我们担心的是:是否在全能上帝面前做正确的事。」
在美国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美国副总统詹姆士·大卫·范斯(J.D. Vance)以这番话阐述自己如何将基督教信仰与公共服务相融合,引发与会者热烈掌声。
在政教分离的美国,一位高级政府官员如此公开谈论信仰,展现了川普政府与前朝截然不同的宗教立场。
从绝望到权力:副总统范斯的生命旅程
范斯出生于1984年8月2日,是美国第50任副总统,也是美国歷史上第一位千禧世代副总统。
其生命故事是一段从边缘到中心、从绝望到希望的信仰旅程。
范斯在阿帕拉契贫困地区成长,早年生活充满艰辛。成名作《绝望者之歌:一个家庭和文化的危机回忆录》于2016年出版,两度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被视为理解美国白人工人阶级的重要窗口,受《华盛顿邮报》称为「铁銹地带的声音」。
该自传揭示美国贫困白人面临的挑战,同时记录范斯如何走出困境,先后进入耶鲁法学院、成为风险投资人,最终踏入政坛。
然而,崛起之路并非没有争议。一些批评反映美国社会对这位从工人阶级跃入政治精英行列者的复杂态度。
2017年,范斯成立「我们俄亥俄的復兴」非营利组织,专注于锈带地区药物滥用问题,同时加入风险投资公司Revolution LLC,致力在传统科技中心以外的欠缺发达地区进行投资。这些经歷为其日后政治生涯奠定基础、形塑独特政策视角——一种融合保守主义价值观与对工人阶级关怀的政治立场。
2019年,范斯信入天主教,信仰成为人生重要支柱。
2021年当选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后,逐渐成为共和党内重要声音;2024年,被川普选为竞选伙伴,胜选后成为美国副总统,开启范斯的公共服务新篇章。
《绝望者之歌:一个家庭和文化的危机回忆录》中英文着作。(图 / 翻摄自博客莱)
2025年2月20日,范斯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接受主持人施拉普(Mercedes Schlapp)关于其信仰与政策理念的专访。
这位在2019年信入天主教的副总统,向数千名保守派支持者,详细阐述自己对基督教核心教义的理解,以及这些信仰塬则如何指导自己在川普政府第二任期的政策制定。
此次访谈发生在新政府上任一个月之际,范斯表达了对生命议题的坚定立场,还谈到如何通过基督教视角看待移民、经济,以及对年轻人的引导等议题。
基督教核心教义:死而復活的信仰
被问及信仰为何对他如此重要?范斯首先强调,基督教信仰的本质并非仅是一套道德準则。
「我相信基督教信仰的基本信条,它不仅仅是一套良好道德塬则,虽然它确实是。我认为,信仰的基本信条是上帝之子成为人,他死了,并使自己从死裡復活。这是基督教信仰的基本信条,我认为很多东西从中流出。」
这番话,显示范斯对基督教核心教义——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及復活,有清晰认识。
当中特别强调,从这一基本信仰衍生出的生死观:「我认为从中传递出的一个教训是:我们不应害怕死亡。当然,死亡是糟糕的事,但有比仅仅失去生命更可怕的事情,重要的是:一个人可能会失去灵魂。」
此末世论视角反映范斯如何将神学思考与现实政策联繫。在他看来,政府责任不单是保障公民身体安全,更在于创造有利于灵性成长的社会环境。
范斯表达了对生命议题的坚定立场,并谈到如何通过基督教视角看待移民、经济,以及对年轻人的引导等议题。(图 / shutterstock)
信仰与歷史长河:基督徒的时代责任
范斯于谈话中,表现出对基督教歷史维度的深刻理解。「另一件我从中获得的事情是,如果我们看看基督教信仰的悠久歷史,基督信仰现在已存在大约2000年,曾经有过几年,在基督教的歷史中有过非常黑暗时期;也有过非常好的时期。」
因而,他在政治实践中保持谦卑、长远眼光:「我只是试图提醒自己,我们将信仰放在上帝身上,放在上帝的恩典中,我们尽最大努力遵行祂的旨意,我们不那么担心是否会得到世俗奖赏,我们担心的是:是否在全能上帝面前做正确的事。」
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马太福音6:33
「支持生命」的政治立场
在CPAC访谈中谈到生命议题时,范斯表达出坚定的「支持生命」立场,并将此明确立场归因于基督信仰。
他称自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并表示:「因为现在我们有了力量,我们有说服力。我们必须说服我们的同胞,未出生的生命值得保护。生命在上帝眼中是神圣的,在人眼中也应该是神圣的。」
范斯强调,川普政府希望通过具体政策,使年轻家庭更容易选择生命:「我们在川普政府中相信婴儿是好的,家庭是好的,我们希望让年轻妈妈和爸爸更容易选择生命,组建家庭,并将新生命带入世界。」
进而提出叁项具体措施:支持危机怀孕中心、降低年轻家庭生活成本,以及通过领导力改变社会对婴儿的看法——「我们必须说服美国人民停止将婴儿视为『可以丢弃的不便』。我们必须开始将婴儿视为『要珍惜的祝福』。」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
—诗篇127:3
信仰与家庭价值:建立道德社会
范斯特别强调信仰与家庭培育的关係。
「我希望我们成为一种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我的孩子可以成长为有德行的人,年轻人可以成为好人、好的年轻基督徒,因为这是我试图培养他们成为的,这也是我们『公共政策试图做的』。」
此立场展示范斯对宗教自由的理解,即政府应当尊重并保障家庭按照自身信仰养育下一代的权利。当中当然包含基督化家庭。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箴言22:6
男子气概与文化战争
谈到对年轻男性的信息时,范斯表达对当代文化趋势的担忧,认为社会正试图压抑健康男性特质。
「我认为现在的文化向年轻男性传达的信息是:你应该压抑每一种男性衝动、试图压抑最初使你成为年轻男性的东西。」
他进一步批评当代文化中性别角色模煳化的倾向:「我认为它想把每个人,无论男性或女性,都变成雌雄同体的人——他们以相同方式思考、相同方式交谈,以相同方式行动。我们实际上认为,上帝创造男性和女性是有目的的,我们希望你们作为年轻男性和年轻女性茁壮成长,我们将通过公共政策帮助使这成为可能。」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祂的形像造男造女。
—创世记1:27
范斯表达对性别议题的想法与政策立场。(图 / shutterstock)
责任与次序
谈及政府角色,范斯在其他场合引用奥古斯丁神学提出的「责任层级」概念,强调「基督徒应优先关怀本国公民」。这种以家庭→邻舍→社区→同胞为优先的伦理架构,成为「美国优先」政策的宗教依据。
范斯曾在Fox News访谈中评论左派「将责任层级倒置」,认为过度强调国际主义,背离基督教传统,并主张「慈善应始于家庭」,以此合理化缩减对外援助政策。
註:奥古斯丁(354-430年)是早期教会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着作《上帝之城》建立基督教社会伦理学的基础。
奥古斯丁提出的「有序之爱」(ordo amoris)理论认为,爱应当有其次序与层级——人应当先爱上帝,再爱近人,而对近人的爱也有亲疏远近之分。
这一思想强调对家人、同胞的伦理责任优先于对陌生人的责任,被范斯应用于国家政策,主张政府应优先照顾本国公民福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奥古斯丁同时强调普世之爱的重要性,其神学思想的完整解读应包含既有具体责任层级,又不否认对所有人的基本关怀义务。
基督信仰与公共服务整合
范斯将自身信仰视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这就是我尝试做的。」体现出他如何将神学理解、转化为政治实践,强调基督教不单关注个人灵魂,同时关注社会结构和国家政策。
范斯的立场代表当代美国保守派基督徒如何理解信仰与政治的关係——信仰不仅是私人事务,也应指导公共生活。
范斯与川普。(图 / shutterstock)
信仰视角下的政治愿景
范斯在CPAC访谈中展现的信仰观,反映他如何以基督教世界观理解政府的角色与责任。从生命议题到家庭政策,从性别角色到国际关係,他试图将基督教塬则应用于各政策领域。
对于支持者而言,范斯代表一种将基督教信仰与公共政策紧密结合的政治愿景;对于批评者来说,这可能引发对政教分离塬则的担忧。
无论如何,其信仰表述,显示在当代美国政治中,宗教仍然是形塑政治理念与公共政策的重要力量。
「有义人的国,民就喜乐;有恶人掌权,民就叹息。」(箴言29:2)在川普政府的第二任期,美国副总统范斯将继续努力将基督教信仰塬则融入政府决策,试图在其所理解的基督教价值观指引下,引领国家前行。
参考资料:维基百科、JD Vance CPAC Speech 2025: FULL SPE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