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彰化县埔心乡在牧者同工与热心信徒的配搭下,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斋节聚会,传递爱与温暖。(图/记者林稚雯)

Selamat Hari Raya Idul Fitr!(开斋节快乐)

Tuhan besertamu!(愿上帝与你同在)

 

印尼社会文化,「开斋节」等同农历新年的重要性,象徵一年新开始,是家人亲友齐聚一堂、气氛温暖开心的节日。许多印尼朋友因在外地打拚,未能返乡共度佳节,在台湾,有一群人顾念他们的需要,在开斋节这天準备佳餚及聚会,让离乡背井的印尼朋友们,感受到满满的爱与温暖。

互相祝福问安,展现关怀之爱

随着全球印尼社群结束一年一度的「斋戒月(Ramadan)」,紧接而来的是印尼文化中重要节日之一「开斋节」。

 

这是蕴含深刻社会和文化意义的节日,代表「感恩」也代表「洁净与更新」;开斋节亦「强化家庭与社会联繫」,为家庭成员齐聚拜访亲友的重要时刻,互相祝福、分享美食,化解可能存在的矛盾与隔阂,使关係更为友好!

 

以此精神为核心,今(2025)年开斋节这日(3月30日),透过彰化埔心基督教会、员林和平长老教会等多位牧长同工,及印尼华侨朱阿玲(Tju A Ling)、陈昇勇夫妇共同筹办,一起为身处埔心乡工作的印尼朋友们举办一场笑声不断的温馨晚宴。

  • news-details
  • 众人同乐,共度温馨夜晚。(图 / 记者林稚雯)
  • news-details
  • 藉着晚宴聚会,许多印尼朋友相聚一堂,彼此认识、关心。(图 / 记者林稚雯)

活动开场,由埔心基督教会谭健生牧师主持,在一片亲切的「Selamat Hari Raya Idul Fitri」、「Tuhan besertamu」问候声中展开,与会众人起身彼此祝福,拉近心的距离,也为晚会拉开美好序幕。

 

享用晚餐前,员林和平基督教会曹祯传道带领祷告,当中祝福在场每一位都能感受从神而来的爱与恩典!「儘管大家来自不同地方,说着不同语言,但因关心彼此的爱,让大家能在时此刻相聚、共享丰盛筵席。」

 

祷告中,曹祯多次亲切融入「Tuhan besertamu」这句祝福语,望能更贴近与会印尼朋友们的内心。

  • news-details
  • 谭健生牧师、曹祯传道(左至右)配搭同工。(图 / 记者林稚雯)

爱宴款待,同享丰盛美好

于印尼出生长大,婚后来台生活的朱阿玲分享,团队为前来的每位宾客準备丰盛且道地的印尼新年晚餐,四道菜色包括:

 

1. Ketupat 与 Sambal Goreng Kentang:

Ketupat 发音类似「克图帕」,是一种将白米包入编织而成的椰子叶囊中,水煮4小时而成的主食,米饭因长时间烹煮,吸收了叶子的色泽与香味,是东南亚开斋节标誌性食物之一。

 

除了 Ketupat,Sambal Goreng Kentang 是辣炒马铃薯丁,可让食物味道更丰盛。

 

2. Opor Ayam:香辣椰奶鸡肉,时常用来搭配 Ketupat 的配菜。

 

3. Rendang:巴东牛肉,一种用香料和椰奶慢炖的牛肉。

 

4. Sayur Lodeh:加入油豆腐、长豆与青木瓜等多种不同配料的椰浆蔬菜汤。

 

为使宾客能自行调味,吃得更丰富,每人套餐也都有一份仁当(Merandang),是用椰奶、多种辛香料与肉类炖煮至浓稠状,可与 Ketupat 一同食用。

  • news-details
  • 花费一天时间準备而成的餐点,代表主人款待同乡的心意。(图 / 记者林稚雯)
  • news-details
  • 为烹调 Ketupat 而编织的椰子叶囊。(图 / 记者林稚雯)

朱阿玲提到,这些菜色都是印尼过年期间非常重要的传统美食,她与先生用上一整天时间预备,「希望能藉此与朋友们同享神的丰盛与美好。」

 

享用晚餐后,同工们为大家预备趣味互动游戏,且考量到在场可能有习惯说国语的年轻人、较多讲闽南语的长辈,以及使用印尼语的外籍朋友,因此,以最没有隔阂的共同语言「数字」为元素,让众人透过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彼此有交流与合作机会。

  • news-details
  • 因着朱阿玲姊妹的热心,促成这次晚餐聚会。(图 / 记者林稚雯)

轻鬆愉快的氛围中,谭健生再次分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问候方式,如,台湾人习惯以「吃饱了吗?」表达关心;身为基督徒则多常用「平安喜乐」或「愿上帝赐你平安」向人打招唿。

 

谭健生并讲述圣经中「上帝赐予亚伯拉罕平安」的故事,说明「平安不仅是内心平静,更是在面对挑战时也能感受到来自上帝的保守与同在」,从而祝福每位身在异乡工作的印尼朋友,时刻都能因着有神同在,心中充满真实平安。

  • news-details
  • 晚会气氛热闹美好,众人开心互动。(图 / 记者林稚雯)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