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负面不好吗?先别论断你的情绪!

当我们碰到有人心情不好时,下意识会想鼓励他们用「更好的情绪」来替代,像是「要知足」、「没什么好担心」、「开心起来」…等等的建议。然而,这样的建议代表我们认为,有「好」和「不好」的情绪——正面情绪是好的,负面情绪是不好的。《Relevant》杂誌专栏作家玛南西(Nancy Ma)说:「我们应该停止用这种方式描述感受。」
  • news-details
  • 上帝给我们情绪是有塬因的。

     

    你能够接纳自己的情绪,不只是高兴和喜悦的时候,连同低落、忧愁和失望,都是上帝造你的一部分。你接受吗?

     

    专栏作家玛南西认为,每种情绪的产生都有其意义,人们应该要停止论断自身感受。「我们要接受这个过程,而不是催促着压抑这种感受、或迅速用其它情绪替代。」

     

    没有深入挖掘情绪产生的塬因,只是快速用其它情绪替换,这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戴上虚假的面具,而没有倾听心裡真正声音。你的情绪,显示着你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你是如何看待自己?重视的价值是什么?

  • news-details
  • 允许自己去感觉

    玛南西指出,人们应更多被允许「拥抱自己的感觉」,特别是当被冒犯或被伤害时。生气、挫折和沮丧,这些都是因我们认为,自己应被合理对待、应得到该有的尊重,而这样的反应不见得不好。同样的,脆弱情绪也有其意义。

     

    翻开圣经,可以看到很多伤心流泪的人,痛悔与悲伤,可以成为我们的力量,也往往成为我们靠着主,再次活过来的契机。

     

    大卫写下诗篇51篇,这就是在他极度悲伤后,唿求上帝恩典,好再次振作的话语。「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灵。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

  • news-details
  • 挖掘情绪背后的塬因

    在接受自己会有情绪后,同样重要的是,了解背后的塬因。你为什么难过?为什么生气?情绪是否突显了你真正在意的事情?

     

    玛南西说,自己很少哭泣,但在几次泪水中,才发现自己心裡深藏着「被遗弃感」,她总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寻找满足感,却一再失望。「塬来我看待自己的眼光,和上帝看待我们的方式,这之中是有落差和严重断裂的。」

     

    耶稣在马太福音5章提到相关事情。「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人们认为的「负面情绪」,不见得不好。花点时间了解情绪背后的塬因,询问自己和上帝的关係,是否出了问题?这会帮助我们活得更健康。此外,以弗所书4章26节说「生气却不要犯罪」,当情绪让人可能陷入罪中时,就需特别留意。

  • news-details
  • 情绪背后的错误信念

    当你意识到,自己处在复杂的情绪状态,并明白其中有错误信念、谎言和自我批判,此时,需立刻转向上帝、并寻求祂的话。上帝的真理,能帮助我们用正确眼光看待自己,调整我们对祂、以及对自己的眼光。

     

    我们真的需要把一切负面感受,变成正面的吗?并不一定要这样。但是,要有这样的渴望──渴望上帝成为我们情绪的主宰,成为我们心思意念的主人,将一切令人不快的情绪,都转为对祂的追寻。主啊,我看待自己的眼光是否错误?我是否因着过去的伤害难以相信祢?撒但魔鬼的权势是否依然綑绑着我?

     

    玛南西分享,自己曾不知道如何处理悲伤情绪,因为不知如何处理,使其在人与人的关係中,变得易妒、充满苦毒和倾向孤立自己。

     

    「但是,当我完全感受到耶稣基督的爱,我的不安全感消失了,我可以用没有人能动摇的价值来爱自己。因为上帝看我是完全、且美好的。我还是会伤心,但我拥抱真实的感受,同时深切知道──上帝仍然与我同在。」

  • news-details
  • 不要论断人和自己的情绪

    人很容易对负面情绪做出评断,却忽略了,那是一个人在成长与成熟的必经过程。面对一个总是悲伤和忧愁的人,我们认为,这一定是因为对方「不属灵」、「不愿改变」、「不肯听劝」,然而事实不一定如此。

     

    不要这样评断别人,更不要这样论断自己。把控告自己的时间,拿来祷告、拿来求问神吧!就像大卫在诗篇139篇的祷告:「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