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外祖母堅持的信仰根基,成了家族的恩典基石。如同提摩太的外祖母羅以所傳輸的「無偽之信」,如今也在高正姊妹的心裡。回想起,從小被迫天天查經、後成為準時上教堂的「不信者」、到「推翻進化論」的衝擊,她才開始願意認識「神的創造」,進而受洗!是何種恩典,讓她如今寶愛聖經的話?藉著異夢,更成了凡事禱告的人。目前隻
「外婆罹患癌症是個很大的衝擊。」周正筌說。才11歲的他,當時家中關係非常破裂動盪,父親欠債、母親失業失婚,忙著賺錢養家、忙碌創業;在關係上、經濟上,他常感惶惶不安,還好跟著外祖父母一同進到教會,得享一絲平安,卻,突接到外婆被診斷罹癌末期幸而,外婆活出愛的榜樣,讓周正筌認定有主,信入基督,是人生最有價
「我覺得我的人生很失敗,很丟臉,我不敢告訴別人這些過去,這是很失敗的經歷……」童年時期被遺棄、被侵害的經歷,讓小小年紀的她,生命就此蒙上一層陰影。經商失敗、感情頻頻碰壁,罹患嚴重憂鬱症想自殘、自殺,吞25顆藥都「失敗」。透過教會家人超越血緣的愛,她在37歲這年,選擇饒恕一切得罪過自己的人,學習感恩:
如此美好-眾聲彷彿譜寫成他這一生美妙的交響曲 最近兩個女兒不約而同地跟我說,自從疫情爆發後,政府頻繁宣導培養正確的洗手、防疫方法,讓她們不禁想起,這不正是外婆在小時候總是耳提面命的嗎? 驀然回首的美好 「洗手了嗎?」、「不要用手抓東西吃!」當時對女孩們而言,外婆真是有潔癖、要求又多。
如此美好-眾聲彷彿譜寫成他這一生美妙的交響曲 最近兩個女兒不約而同地跟我說,自從疫情爆發後,政府頻繁宣導培養正確的洗手、防疫方法,讓她們不禁想起,這不正是外婆在小時候總是耳提面命的嗎? 驀然回首的美好 「洗手了嗎?」、「不要用手抓東西吃!」……當時對女孩們而言,外婆真是有潔癖、要求又多。但如今回頭才明白:外婆做的是一件美事。 最近有位朋友因接受治療而剃了光頭,我跟他說:「你的後腦頭型很好看,應該是媽媽有特別照顧吧!」他問媽媽時,才發現當時真有此事。媽媽在困苦的環境中將他拉拔大,已經不易,而現在才赫然發現,過程中媽媽更是細心、毫不馬虎地照料著他。 細數生活點滴的美好 我們不妨在平凡的生活中,刻意安排精心的設計,例如:在特定節日以外,小倆口定下對彼此具有意義的紀念日,不只是為平淡生活製造驚喜,更是一種珍惜生活的態度,不論是自己或是對方,都能因此感受到愛。 如同猶太人過新年,家人聚在一起細數過去祖先們的經歷,為此感謝上帝一路的保護和帶領。表面看來是個傳統的儀式,但寶貴的價值卻在於:越感恩,就有越多感恩的事情發生,也因為已經養成凡事感恩的態度,任何事都能輕易發現值得感恩的價值。天天感恩,把日子過好,人也會自然散發出美好的性情。 因為愛所以美好 曾經聽過一場國外的告別式,不像傳統嚴肅哀戚的儀式,反倒是一場溫馨精緻的小型派對,看著往者生前的影片,勾起彼此許多難忘的回憶,彷彿他仍然在大家當中一樣。現場此起彼落的掌聲、笑聲、啜泣聲,眾聲彷彿譜寫成他這一生美妙的交響曲,令人感受到滿滿的愛……他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只是一個活著時好好愛著身邊之人的人。 謝謝每位媽媽,您真美好 活在世上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去愛」。我想,當過母親,才真更加明白這個道理。媽媽們總是盡心給予愛,盼望家人得到最好的照顧,這份愛造就了生活與生命的美好。 感謝我的媽媽,早年她經歷許多艱鉅的打擊,仍堅定地愛著我們。如今我們都大了,她持續地愛著我們及我們的孩子。不論是身為媽媽、身為外婆,她都用生命在竭力付出愛。 媽媽,您辛苦了,我愛您! ……為了你們的靈魂,我會極其樂意地付出,甚至完全付出……-《聖經》哥林多後書12章15節 給渴望得著美好祝福的孩子: 若你想起誰曾經幫助過你,而你尚未向他們說過感謝,就趁時一一表達吧!讓美好的祝福由你開始! (文章授權/蒲公英希望基金會) http://www.dhf.org.tw/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生命中某些難以測度的力量,是無法用巧合或偶然解釋的。若不是母親突然決定留下聖經,若不是她把聖經放在女兒身邊……神讓相隔數千里與幾十年的親人再度重聚,讓生命垂危的孩子得醫治。這是一個很美的故事,證明了一家人同心禱告,神永遠看顧。
現年56歲的陳陽過去從事做營建業,從年輕時一路做起做到工地主任;5年前有一天晚上他照常下工地後去陪業主「喝兩杯」,那天他剛簽下一間民宿工程的合約,晚上很開心地喝酒時,只覺得頭暈暈的,隨後就吐血倒地,旁邊的人嚇壞了,趕緊將他送醫。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