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不是没有杂念,只是没有察觉罢了。如同一间黑暗的屋子,当然看不到屋内扬起的灰尘,但是当阳光照射进来,一切都清清楚楚,再也无所遁形。
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平常不默想,什么事都没有,然而一默想杂念就特别多?
其实,平常不是没有杂念,只是没有察觉罢了。如同一间黑暗的屋子,当然看不到屋内扬起的灰尘,但是当阳光照射进来,一切都清清楚楚,再也无所遁形。
处理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理睬它,当意念被杂念拉走 了,就再把它拉回来,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要挫折也不要灰心,更不要自我控告。
产生杂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越是注意它,它似乎就变得更大一些。若是让自己的心思意念专心在操练的主题上,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杂念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没有一个人可以一直专注,难免都会有分心的时候。特别在刚开始操练时,这样的现象比较多,学习接受这个事实,不需要沮丧,更不要放弃。默想是为了帮助我们亲近主,你一放弃,刚好就中了撒但的伎俩,它就是要我们少亲近神,免得我们得到能力和保护。
如果在操练中,觉得心灰意冷、力不能胜,试着像圣经上求耶稣医治孩子的那一位父亲所说的:「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马可福音9:24)
另一种处理杂念的方式则是完全相反:就将自己当作是一个旁观者,观察自己的杂念,你就像是一个坐在水池边晒太阳的人,默默的注意街上行人走动,不带着批评,不加入任何意见,纯粹是观看、留意。
在处理杂念时,有「叁不」及「叁要」的态度是我们应该持有的
叁「不」:不控告、不灰心、不刻意
1.不控告:不要控告自己!神不会控告我们,只有撒但才控告人,所 以我们也不需要自己控告自己。神早已按着我们的本相接纳了我们,所以如果在默想中,不能专心或思绪乱跑,不必自我责备,接纳这些事实,就是因为不足不够,才需要操练。
2.不灰心:默想是日积月累的属灵功夫,不求速成,不妄想立竿见影,只要稳固的一步一脚印。挫折是来自撒但的试探,等候耶和华的都是有福,当你愿意操练安静的功课,就是蒙福的开始。
3.不刻意:我们常希望一开始祷告或默想时,就能像保罗的体验:有打 雷的声音或地大震动,刻意想要使某些事发生,但结果越是刻意,就越是得不着。不必预设立场,神要如何作工是祂的主权,我们只要以一颗愿意而且单纯的心来领受主,不管神的心意如何,我们都能够 欢欣领受。
叁「要」:要坚持、要相信、要留意
1.要坚持:属灵成圣的过程是渐进的,而坚持的心是成功的必备态度。 因此不轻易放弃,坚持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全力以赴,日久必可见到果效。
2.要相信:神的工作从来都没有停止,只要以一颗单纯的心信靠神,不凭眼见,不靠感觉,就必得着。
3.要留意:不刻意但要留意,刻意是我们想限制神,留意是等待神的作为。以一颗敏锐的心随时留意神的作为,等候神的心意。 每个人在灵程的发展上,必然有不同的经歷。有了很好的灵修操练,不表示永远都能处在灵性高塬上,一样会有低谷和平 塬的经歷,但良好的灵修可以帮助我们度过不同阶段的状况。
因此,或许有些时候,能够天天享受在地如在天的甘甜美 味;有时则索然无味,欲振乏力,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神有时候在阳光下显明,有时在云雾中隐藏,但无论如何,祂都与我们同在。靠感觉经歷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感觉是如此的不可靠,如同一隻筷子插入杯中,筷子看似断斜,但那 不过是眼睛的错觉罢了。
因此有时感受不到神,不表示神离开我们、不理睬我们,必须靠着信心经歷,「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雅各书4:8)要一心认定神话语的应许,不论是身处何种光景,都可 以确信主一定与我们同在,必然与我们同行。
1995年创立蒲公英协会,安得烈食物银行暨基督教今日报创办人。目前于社会各角落积极推动灵修默想,协助现代人回归心灵平静,体验身、心、灵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