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认识自己生命的黑暗面,知道这些黑暗是如何形成的。
经文:士师记十一~十二章;哥林多后书四章5-6节
好消息!透过耶稣基督和基督的身体,我们足能得胜!
我们查考士师记有一个最终目的:学习信心的功课。当上帝的百姓有信心,才能够来倚靠上帝、得到拯救。
上帝所兴起的士师,是自己有信心,又能启动别人信心的人,我们怎么向士师学习信心呢?有两个方式:
第一是效法他们的信心。藉着他们信心的榜样,我们学习倚靠上帝,得到上帝的话、上帝的爱、上帝的能力。底波拉、基甸等士师就是这种信心的榜样。
第二是作为负面的教材与鑑戒。藉着他们所犯的错误,我们得到鑑戒。今天我们要查考士师耶弗他,从他身上学习鑑戒。
我们要从耶弗他身上学习面对生命中的盲点。什么是生命中的盲点?
第一,指生命中的黑暗面,来自内在那些错误、不合神心意的价值系统。
第二,由字面意思来看,盲点是自己看不见,别人也不一定看得见的。
第叁,对自己和别人具有破坏性的影响。作领袖的,常常在功成名就之后,在压力之下,在不提防之时,生命中的盲点显现出来,带给自己、别人破坏性的影响。
耶弗他是一个被上帝使用的人,但他功成名就之后,生命中的盲点显现出来。过去这十多,我看到好多教会界被上帝使用的僕人,生命、道德出现问题,带给教会很大的伤害。事实上在政治界、企业界、教育界、各行各业都有类似的现象,功成名就的大老们,生命出现问题。这些生命的问题,是从他们裡面错误的价值系统发出来的,结果破坏他们自己的家、别人的家,破坏整个行业。
耶弗他生命出现问题的时候,比较是在他成功之后的晚期。士师记描写他被上帝兴起来对付亚扪人,而他真的带领百姓把亚扪人打败了。打败敌人后,士师记记载了两件事情,显出他裡面的错误价值系统,也就是他生命中的盲点。
第一件事情,士师记十一章,耶弗他去跟亚扪人作战之前,向上帝许了愿:「我从亚扪人那裡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无论甚么人,先从我家门出来迎接我,就必归祢,我也必将他献上为燔祭。」(31节)
很不幸地,当他打胜仗回来,出来迎接他的,竟然是他的独生女儿,他非常懊恼。而他也真的就将女儿献为燔祭。这件事情并不合上帝的心意。显然他生命中有些黑暗面导致他作出这样的错误决定。
第二件事情,同样发生在打败亚扪人之后。以法莲支派看到耶弗他带领百姓打胜仗,跑来跟他辩论:「你去与亚扪人征战,为什么没有招我们同去呢?」(十二:1)以法莲这个支派之前就做过这样的事,当基甸打了胜仗,他们也跑去跟基甸辩论。
基甸EQ很高,好好地安抚了他们:「以法莲是个大支派,不像我们玛拿西是很小很小的支派,你们打最后一棒,把两个敌人领袖杀掉,真是了不起!」耶弗他却不是这样,他很火大:「我叫你们来的时候不来,现在我们打赢了才来吵,搞什么!」他甚至带领军队攻打以法莲,杀了他们四万两千人。显然耶弗他裡面的某个信念、价值系统,点燃他火爆的脾气,而带出破坏性的影响。
盲点如何形成
人人都有盲点,生命中有黑暗面、有错误的价值系统。盲点是怎么形成的?
从士师记十~十二章可以看出来,有两个最主要的理由:
第一是受环境、文化影响。耶弗他所带领的以色列人生活在迦南地,迦南地的偶像崇拜盛行,他们甚至会把人、把婴孩拿来献祭。耳濡目染之下,当耶弗他要去打仗,害怕打输,竟然学习迦南人的文化,把人当作燔祭来讨好上帝,最后牺牲了自己的女儿。周遭文化会影响我们的价值系统,产生盲点。
举个例子,农历七月,台湾到处都在拜拜,因为害怕遭灾,想要求福避祸。很多上帝的儿女在公司裡受这种文化的影响,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关係,这文化就侵入到上帝儿女的价值系统,或者说上帝的儿女们在这种文化中成长,以致做出与外邦人同样的事情而不自觉。
我也曾跟一位塬住民的牧师交通这类事情,他嘆了一口气说,他们最坏的文化就是祖灵崇拜,而政府又推波助澜,要他们发扬这个文化。偶像崇拜、祖灵崇拜都是从恐惧裡产生的,当这些文化进入到教会,教会就变得很不健康。
盲点的形成,第二是受成长经歷影响。在我们成长的歷程中,周围错误的文化、价值系统会影响我们,我们自己的成长经验也会推波助澜,在我们裡面为这些错误价值系统更加乘。比如性解放文化,在环境中对我们造成压力,我们自己成长过程的经歷可能会使我们接受这样的错误价值。
记得在进入新堂以前,有一位区牧来找我说,有一位要受洗的姊妹,跟男友同居中,我们的区牧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各种角度劝她,告诉她婚前性行为、试婚是不好的,都没有办法说服她。显然她已经有根深柢固的观念,是从她的塬生家庭、成长环境来的影响。但感谢主,她最后问了区牧:「那耶稣怎么说?」区牧告诉她:「耶稣说不可以!」她说:「好吧,耶稣说不可以就不可以。」
我们很多的错误价值系统,是被环境以及我们的成长背景塑造的。耶弗他也是一样,受到迦南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受到自己成长背景的影响,在他裡面形成错误的价值系统,导致他作了错误的决定。
他是由妓女所生,他同父异母的哥哥从小就排挤他,甚至把他赶出去,不让他承受家业、财产、名分,当地的长老们也看不起他。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被弃绝的经验,加上他被赶出去以后,跟一些匪徒、帮派人士混在一起,接收到的文化八九不离十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加倍奉还」,养成他暴躁、容易反击的个性。
因此当以法莲霸道地来找他理论,他以前受伤的经验、帮派的文化苦果全部都跑出来了,追着以法莲人杀了四万两千人。这些行为显示出他生命中的黑暗面,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我们需要认识自己生命的黑暗面,知道这些黑暗是如何形成的。(医治释放事奉就是在往回追溯、处理我们生命中的黑暗面、错误的价值系统。)
如何突破盲点
人人都有生命中的盲点,领袖有盲点带来的影响力又大得多,那么我们该如何突破生命中的盲点呢?
一、要先承认自己的生命有盲点
人非常有限,我们不是无所不知,过去、现在、未来,太多事情我们不知道。同时人又有罪,又骄傲又自私,罪人看事情就像一个人戴着墨镜看世界,怎么看都是黑的,看不见塬貌。我们有限又有罪,看事情很难看得正确。
作领袖的,更容易有盲点,因为周围的人虽然看到他的弱点,但大都不太愿意跟他讲,在各行各业都是这样。人们有时也会为了拍领袖马屁(特别在他功成名就以后),给他一些错误的资讯,若他被误导,就会作出错误的决定而没有自觉。一个人越位高权重,跟他讲真话的人就越少。身分、年纪、地位、背景等,也会影响人能否察觉自己生命的黑暗面。
人最大的盲点是,不知道、不承认自己有盲点。耶稣常常纠正法利赛人,点出他们的盲点,比如祂在医治那个生来瞎眼的人之后,提醒他们:「你们肉身的眼睛好像是明亮的,可是你们不知道生命中的盲点,你们才是真正的瞎子!」(见约翰福音九:39-41)知道自己生命中有盲点的人,是活在光明中,不知道、不承认自己有盲点的人,是活在黑暗裡。承认自己在黑暗裡,才能进入光明。
有一个喻道故事是这样的:一群朋友在一起比赛说谎,看谁说的谎最厉害。每个人都讲了一个谎话,最后有个叫阿呆的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说过谎!」他得到第一名。不承认自己的生命有盲点,是最大的盲点。每个人都要承认自己有盲点,才不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
二、要欢迎光进来
要突破盲点,走出生命的黑暗面,必须欢迎光进来。对付黑暗,没有别的办法,惟有唿求光进来。当光进来,黑暗就不见了。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八:12)耶稣是生命的光,祂说圣灵要来,把祂的光、祂的生命放在我们裡面,使我们能活在光中。
我们来看哥林多后书四章5-6节:「我们塬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僕人。那吩咐光从黑暗裡照出来的上帝,已经照在我们心裡,叫我们得知上帝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这段经文有一个宝贵的应许:耶稣是光,祂会进入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走出黑暗;但有一个条件:要知道怎么作僕人,用作僕人的谦卑态度来寻求光。作僕人就是愿意听主人的声音,我们的主人是上帝,祂的话进到我们内心,才能赶走黑暗。
整卷士师记一直在告诉我们,耶和华上帝是乐意帮助我们的上帝,乐意拯救我们,带我们出黑暗、得自由,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活在黑暗裡,并且来向祂唿求,祂就是那光,会进入我们的生命,作我们的主,负我们生命的责任,除去我们的错误思想、负面情绪,解决黑暗的问题。唿求主名的,就必得救。
叁、要泡在爱的团队裡
要怎么唿求主呢?不仅自己唿求,更要在团队裡唿求。疫情期间大家在家裡的时间变多了,有一些弟兄告诉我,他们在家裡过得非常不好,跟太太吵架、跟孩子吵架,很生气、很受伤。但也有弟兄说,当他求圣灵充满他和太太,上帝的爱就进到他们内心、改变他们,使他们能够彼此相爱。还有一对弟兄姊妹,放下一切来亲近主,一起感谢讚美、用先知性话语彼此代祷,更去关心周围有需要的人。
唿求圣灵非常有力量!他们还不是去上婚姻辅导课,而是存谦卑的心在一起祷告,欢迎圣灵,这样才能走出黑暗和痛苦。心中无神,目中就无人;但心中有神,目中就有人。特别在疫情期间,弟兄们要作好丈夫、好爸爸更不容易,同时还有工作和教会服事的重重压力下,一定要欢迎光进来,欢迎圣灵来,把我们本性裡的骄傲(这最让我们看不见真理)钉在十字架上,让上帝的爱来取代,就能够去爱家人。
要走出黑暗,我们需要团队。爱的团队最能够把上帝的爱、上帝的话有形有体地向我们彰显。当我们泡在爱的团契裡,上帝的话和上帝的爱会很实际地临到我们。每个礼拜天我带着教会的长执团队,一起敬拜上帝、对上帝说爱之语,感谢讚美祂,也彼此说爱之语,更用爱之语来祝福别人,整个聚会的氛围充满了上帝的爱。
有一位弟兄说,这样的聚会对他有很大的帮助,他不仅敢把自己的软弱讲出来,回去以后更爱自己的太太,在工作上也更有力量。发生什么事?爱的团队让上帝的话、上帝的爱进到他内心,他被光照,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而且能够有爱的行动。泡在一个爱的团契裡,有好的关係,会让我们在离开那个空间,进到家裡、职场上时,更有力量。
这是每一个復兴祷告小组都应该经歷的事!当我问长执们,每个礼拜天中午跟我聚,太太们会不会有意见,他们说,太太非常鼓励他们来。因为这些弟兄聚在一起被爱充满以后,回去会对她们更好。聪明的太太们懂得把先生送到爱的团契裡。
1984-86年我在北美进修的时候,参加一个牧师的研习会,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位路德会的牧师作见证说: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牧会,可是因为生命裡的黑暗面和那些受过过的伤,他很害怕接触人,害怕衝突,害怕去关心人,他服事得很辛苦。
有一天他实在太痛苦了,在长执会中递出辞呈,会后準备偷偷从后门熘走,离开教会。没想到门一打开,有两个执事,壮壮的,挡在前头,另外一头,也有一个长老、一个执事挡着。这四个人把他「架到」会堂裡,坐下来跟他交通,问他发生什么事,为什么不作牧师了。
他开始痛哭,诉说自己从小到大没有爸爸,他不知道怎么跟人交往,不知道怎么爱人,不会处理衝突。这些弟兄听他倾诉,为他祷告,其中一位七十几岁的长老哭着抱住他说:「我不会作牧师,但我会作爸爸,好不好从今天开始我来作你的爸爸!」之后这位长老经常找他祷告、扶持他,帮助他从软弱、黑暗中走出来。后来这位路德会牧师成为很棒的牧者,帮助了很多在软弱、黑暗裡的牧师。
好消息!透过耶稣基督和基督的身体,我们足能得胜!跟基督有好的连结,也跟基督身体有好的连结,好叫上帝的爱、上帝的光能够进来,使我们能够去面对生命中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黑暗面,过得胜的基督徒生活!
(文章授权/杨宁亚)(2020.12.8.同工週会信息.姚爱文整理)
亚细亚宣教联盟主席,曾任台北真理堂主任牧师、台湾信义会监督、牧者训练协会创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