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赖庆财是大路畔柑仔店店老闆。(图/特约记者光晞)

早期台湾的四合院、晒谷场、红砖墙搭配復古的彩绘和巷弄内的柑仔店,感觉好像穿越时光来到了50年代。彰化大村乡大桥社区发展协会担任理事赖庆财努力奔走,集众人之力,将古厝转型成文创地,让歷史古蹟重现,使旧地可以一再重游。

赖庆财弟兄娓娓道来自己信主的始末。1803年赖氏家族祖先来到大村大桥社区,赖庆财的母亲从隔壁村庄嫁到赖家。母亲看见这聚落住满人,为了贴补家用开了大路畔柑仔店

              

赖庆财祖父有好几甲田地,母亲是第4个媳妇,平时则认命努力忙于农事,轮到她时总需要煮整家族20多人的饭菜,开饭像是办流水席,后来积劳成疾得肺痨,这是当时的绝症,找了很多医生仍无法痊癒,加上农事家事繁忙没得休息,病情未见好转。

 

要烧到什么时候才够

没办法的办法就是去找神明」赖庆财说母亲跑去彰化18层地狱庙宇求神问佛,乩童都说:「妳祖先在找妳,拿衣服来烧来祭。」去了很多趟还是没有改善,最后一趟是在很冷的黄昏跑去庙裡,乩童仍说:「烧不够,明天再拿衣服来烧。」乩童一说完之后,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母亲眼看着他被扛抬出去,送至彰化基督教医院。

 

赖庆财说,母亲当天从庙裡揹着年幼的他坐公车回家,心中充满困惑,想着明天要不要再去找这个神。那一天在冷风飕飕中步履阑珊走回家,到了晚上无法入睡,坐到天亮也咳到天亮。

 

祷告就会好了

隔天早晨母亲还是揹着他出门,内心有很多挣扎,在等候公车的时候,遇到一位天使,是花坛长老教会的女长老,她主动关心泪流满面的母亲,母亲把遇到的事情跟女长老说,母亲问「我要不要再去那间庙?」女长老说「那个乩童都照顾不了自己,怎么可能照顾得了妳」「祷告就会好了。」

 

女长老说完就带着她去找牧师。牧师祷告完之后,母亲昏昏欲睡,牧师让母亲休息完之后再回去,后来神预备了谢纬医生,母亲的病得医治。从那个时候起赖庆财的母亲带着孩子们走进教会,成为村裡第一个信主的人,母亲的信仰在教会被建立,并且有很美的生命见证。

 

母亲相当体贴、孝顺祖父母,总是煮最好吃又营养的牡蛎乾粥给长辈吃,祖父在80大寿时把8个兄弟和妯娌们都找来,当众宣佈这第4媳妇一家都要去信基督教,以后不用拿香拜拜。神在这个家做了奇妙的大事。母亲的信仰也深厚影响了赖庆财,他努力追求基督信仰,当过教会执事,长期负责的行政作业,也与牧师成为至交好友。

復古的大路畔柑仔店。(图/特约记者光晞)

生命美好的见证成为突破关键

民国99年政府推出农村再生条例,赖庆财为大桥社区发展协会的理事,当时的理事长带领大家参与此计画。后来各单位评估之下社区被选中。而这个计画最困难之处在于需要所有土地共同持有者盖章同意改造。

 

赖庆财说信主的他长期与人和睦,做人处事为村中所有亲戚们称讚嘉许,他跑遍全台湾找亲戚盖章,每次去都相当顺利,都是吹着口哨唱着诗歌回到彰化,突破别的社区做不到的难关。

 

章盖成之后,景观设计师驻村了解文化、歷史、地理、老百姓的需求,才展开社区改造工程。因着赖庆财弟兄从小有写日记的习惯,对于文化特别感兴趣,全村聚落的歷史与背景他最知道,上帝让他成为在地文化导览员。络绎不绝的游客,总会驻足在他的柑仔店,买个復古的零食当作伴手礼,他就透过导览过程把信仰的美好传递出去。

 

未来会继续规画,邀请文创艺术工作者驻村,盼望这裡成为文化工作产业和文创兴盛之地,带动地方观光,让在地的文化与歷史继续传承下去。

復古候车站牌。(图/特约记者光晞)

3D復古彩绘。(图/特约记者光晞)

 

您可以成为今日报的祝福!让福音机构得人如鱼点我奉


精选要闻》

团圆尴尬吗? 面对难相处的亲人,春节怎么过?

新的一年,希望「心想事成」吗? 刘彤牧师:从叁方面预备自己,迎接神新的作为

告别22年轮椅人生 半身不遂妇人蒙神医治,双腿首度「有感」,开始行走!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