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在中国要是多了一个基督徒,就少了一个中国人。」这句话往往因对祭祖的疑问而产生,亦是几百年来许多人信主的心理关卡。香港葡萄树生命果子事工在28日晚间的讲座,以「宣教的中国」作题目,带大家进入17至20世纪初代的宣教情况,亦从中解开关于祭祖的迷思。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为何兴盛?又为何被逐?

「天门久为初人开,福路全是圣子通。我愿接受神圣子,儿子名分得永生。」

 

这是康熙年轻时期所写<生命之宝>的最后两句,对于他当时是否为基督徒,至今仍有待定论。他在1692年颁下「容教令」,存留中国境内的天主堂,亦容许宣教士传教,此谕令确实被纪录。

 

后来,多明会与方济会教士,因反对耶稣会教士容许中国教徒祭天、敬孔、祀祖等礼俗,认为是迷信,而向罗马教廷控告耶稣会教士。当时罗马教廷在1704年及1715年先后发出禁令与颁佈「自登基之日」,继而引起康熙在1721年颁下谕令,其中一句为「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邓牧师指出,康熙晚年时,中国境内已有30万信徒、300多座教堂。

 

祭祖问题与基督信仰的争论

晚清时期,传教士继续传扬福音,祭祖与基督信仰的衝突也持续存在。

 

先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32-1834)在1832年再次引用「自登基之日」,强调传教士须严肃反对祭祖。罗马教廷把祭祖定为迷信及偶像崇拜之举,必须取缔。后来亦有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晏马太(Matthew T. Yates,1819-1888)等抱持「信耶稣的人不可祭祀祖先」态度。

 

当时,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s,1827-1916)在1890年第二届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全国代表大会中,曾发表关于祭祖的看法。

 

他认为传教士反对的应该是混杂祭祖中的一些仪式,而不是全盘的否定,重点是让中国人知道传教士反对的是拜偶像的风俗,而不是祭祖的孝亲精神。故此,在尊重中国文化下,传扬基督福音应採用「孔子与耶稣」的融合策略,而不是「孔子与耶稣」的对立、排斥立场。

 

此建议得到一些传教士的支持,认为基督信仰必须与中国文化、社会民生等积极互动,不能与现实脱节,否则如隔靴搔痒,不会被中国人接受。

 

但会中多数传教士仍不认同,其中狄考文(C.W. Mateer,1836-1908)与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1832-1905)对丁韪良的结论不满,指出其观点是一个错误。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调和

祭祖争议虽仍持续,但丁韪良的观点为日后在孝亲、伦理道德上打开新的道路,例如,先有传教士翟雅各(James Jackson,1851-1918)提出五点建议:

1.广泛利用悼念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怀念与追思,并加入了诗歌、读经、祈祷等基督教元素。

2.在教会学校加强尊敬父母的教导。

3.将塬本用于丧葬的费用变作慈善用途。

4.祖先牌位的处理。

5.製定适合中国文化的丧葬礼仪。

 

1922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基督教大会中,中国基督徒领袖例如诚静怡、江长川、赵紫宸与刘廷芳等人共同发表「敬告同道书」,要求一个具中国特色的基督教会。特色是什么?诚静怡提出「既不与基督教义有何抵触,另一方面适合国人心理」。他特别强调「东方人以孝道为百姓之先」。刘廷芳亦提出创新的基督化礼仪,例如《父母之道》、《信徒殡葬礼拜》、《信徒结婚礼拜》等。

 

圣经对于祭祖以至文化的教导

经多年的探索,对于祭祖中的孝道精神,我们应认同,因为这与圣经真理一致;另外,与圣经教导有所违背的,例如祭祖中的偶像崇拜、迷信等,应直接拒绝。孝亲敬祖这核心价值,应脱去它的迷信外衣,换上本于基督信仰并结合中国文化特徵的表达形式。

 

邓牧师提到,信众在祭祖上可以透过默祷与鲜花代替烧香跪拜,他分享,自己往年跟未信主的家人到父亲墓地时,虽没有烧香跪拜,但因着为人子女的孝心,有主动帮忙提拿相关物品。这也是信仰与祭祖的调和方法。

 

他引用《哥林多前书》9:19-23,指出保罗同样要使基督的福音与当时的人的生活、思想等既要息息相关,当中亦坚守福音纯正内容的前提下,他愿意在福音和宣教的策略上兼顾文化的特点,使更多人得着福音。

 

当中策略就是处境宣教与关联宣教,用恆久不变的福音信息回应特定的文化,使真理得到彰显。

 

以《使徒行传》17:16-34为例,在雅典卫城西北的亚略‧巴古,保罗亦是藉「走路(意谓四处走动)、仔细看」,从而「发现」有座「献给不认识的神」的坛。这些经文实指保罗用心观察雅典的文化,研究当地民生、思想、宗教与文化,认识其属灵光景才能适切地、有效地用福音作回应。

 

他从而引申,一间「高举基督真理,关心世事世人」的教会,既要有真理(圣经启示)、有爱(身体力行关怀人),也能回应时代的需要(作「盐和光」),才可成为见证基督、领人归主、充满生命力、影响当代文化道德、参与普世宣教、积极植堂、被神使用的教会。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