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婆媳关係」常是影响婚姻成败的重大因素,夫妻二人和婆婆都有需要学习的功课,媳妇关心婆婆,婆婆尊重儿子和媳妇成立的新家庭,婆媳关係融洽,也会成为家庭的祝福。(图 / shutterstock)

从古至今,「婆媳关係」始终是「家庭难题」。台湾真爱家庭协会执行长、也是「新手婆婆」的延玲珍,就其心路歷程和婚姻家庭辅导专业,分享「婆媳关係」的议题,分别给夫妻、婆婆们建议,帮助婆媳不过招,带来家庭的祝福!

在一场婚礼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致词,主婚人会对媳妇说:「以后家裡就多了一个『女儿』。」媳妇也会回应:「以后会把公婆当『爸妈』一样孝顺。」然而褪下礼服、展开婚姻生活后,就会发现,姻亲相处的箇中甘苦。

 

「婆媳关係」东西方文化大不同

去年9月和今年初,两个儿子相继结婚,延玲珍成为「新手婆婆」,她的两位媳妇都是外国人,异国联姻,在婆媳相处的拿捏上,也有不同学问,一般体现在「称谓」与「界线」的不同。

 

1. 称谓差异

东方夫妻结婚后,会称配偶的父母「爸爸、妈妈」。在西方,孩子成长后,往往以父母的名字取代称谓,并且,婚后男女双方对于自己的岳父母和公婆,都可直唿其名,不需拘谨地称配偶父母为「爸爸、妈妈」。

 

称谓问题的争执,在西方国家很少发生,在东方社会中却时有所闻。有些东方夫妻听到配偶以「你/妳爸爸」、「你/妳妈妈」称唿自己的父母,会感到生气,认为不应分「你/妳」、「我」的父母。

 

因疫情之故,延玲珍在儿子筹备婚礼时,没机会与美国媳妇见面。婚礼前夕,延玲珍与媳妇见面,希望建立良好关係,也把自己的需要告诉媳妇—以东方妈妈的身分,仍希望媳妇日后称唿她「妈妈」

 

2. 界线不同

西方社会公婆或岳父母,要到已婚孩子家中,通常会先「预约」,不会贸然直接前往。东方的部分父母则认为,出入已婚孩子家中是属「很正常」的事,因此,到孩子家中探望孙子,也常不经预约、就直接抵达,忘记已婚子女还有配偶。

 

很多东方长辈即使有提前通知,要前往孩子住处探望儿孙,也容易忘记那是「孩子与配偶」的住处,毫无忌讳地走进媳妇或女婿的主卧房。有些长辈,会要求持有已婚儿女家中的钥匙,甚至要求同住媳妇晚上睡觉不能锁门。而这些在注重隐私的西方世界,几乎不会发生。

 

在华人社会,多有长辈代替子女成为孙子女的主要照顾者的情形,介入已婚子女婚姻家庭的状况较西方明显,也容易造成孩子身为父母的教养困难,一下子,「婆媳问题」、「子女教养」的问题如浪潮袭来,小俩口的婚姻也如海啸衝击,出现危机。

一对夫妻结婚,背后是「叁个家庭」的连结,东西方文化差异,「婆媳关係」体现在「称谓」和「界线」的不同。(图 / shutterstock)

 

预备调整自己,成为新手婆婆

1. 当另一个女人出现在儿子生命中

延玲珍分享,自己在两个儿子小时候,就会与他们谈论婚姻与择偶,以建立正确观念,并为孩子们的婚姻祷告。当儿子交女朋友时,她就开始给自己心理建设:「将有另一个女人要进入儿子的生命,自己要『煺居第二位』。

 

长年做婚姻家庭辅导的延玲珍,不缺理论知识,然而实际面对时,仍走过一段辛苦歷程。

 

儿子赴美求学后,平时关係亲密的母子常越洋联繫,但儿子有女朋友后,在约会时接到妈妈的来电,觉得尴尬。而延玲珍老师也感受得出儿子的心情,「识相」地挂电话,心裡却不免感伤:「从小拉拔长大、与自己亲密的孩子有了女朋友,我不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且唯一』的女人了。」这令她情绪低落。

 

2. 梳理情绪,接纳并祝福另一个女人走入儿子生命

延玲珍不仅辅导别人,也「辅导自己」,透过「记录心情」,爬梳自身情绪的来龙去脉,与上帝、与自己对话,为情绪找到出口后,渐能释怀,接受「儿子即将脱离母亲的羽翼」,明白作父母的,也要「离开孩子」,使其「完全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祝福儿子和媳妇的婚姻。

 

3. 新手上路,分享一年「婆婆经」

大儿子婚后,延玲珍曾到美国和儿子媳妇同住一段时间,深感作为母亲,要「放手」实为不易,需要生命的成长。

 

延玲珍到美国后,发现是儿子工作养家、做晚餐,配合太太,因而质疑媳妇怎么不做事。当她向儿子反应时,得到的回应是「妈妈说太多了」,此时延玲珍选择「煺一步」,消化自己的情绪。

 

延玲珍的两个儿子个性不同,二儿子工作企图心强,二媳妇喜欢打理家务。儘管大媳妇某些生活习惯,与自身期待有落差,但在访谈中,她讚赏大媳妇的智慧。

 

大儿子和媳妇在教会一同服事,延玲珍会与大儿子讨论「大媳妇对家庭的付出」(注重清洁,每周换床单,重视家庭美感……),从儿子的眼光来看媳妇。有事情与儿子商量,站在「朋友」角色,跳脱「妈妈」框架,婆媳之间不必剑拔弩张,儿子也无须夹在两个女人中间挣扎,沦为砲灰。

 

当面临文化、生活习惯差异时,延玲珍看清自己要什么:「我爱孩子,希望他幸福快乐」。从此角度出发,说出的话、採取的行动,就会更加谨慎,如此保全母子关係,也促进婆媳相处和谐度。

延玲珍走过「新手婆婆」的心路歷程,透过与神、与自己对话,化解情绪,接受并祝福「另一个女人走入儿子的生命」。(图 /延玲珍 提供)

辅导经验—让婆媳关係危及婚姻「不值得」

除分享心路歷程,延玲珍也分享自己的辅导经验。

 

一对别人介绍过来的非基督年轻夫妻,结婚两年多,刚生完宝宝,夫妻联袂来谘商。先生讲得口沫横飞,太太却常落泪,只是偶尔为自己辩驳。延玲珍查觉到,这位太太有忧郁症问题,夫妻衝突严重且强烈。

 

先生认为母亲至上,认为母亲为这个新成立的家庭多有贡献:婚前为其安排婚后住处、出资让两人度蜜月等。妈妈所做的,「完全」是为他们好,因而责怪妻子「人在福中不知福,不够与他同心」。

 

男方母亲经常介入新婚儿子与媳妇的生活,女方心中委屈却有口难言。怀孕时,想外食或买些自己想吃的东西,婆婆却认为外面食物不乾净,全自己预备,让媳妇感到「盛情难却」,压力沉重。

 

延玲珍会私下关心这位太太,勉励先生好好与她谈,并提醒:「婚姻的主体是夫妻二人」,应先拯救婚姻,了解太太在婚姻中的需要,看见媳妇的角色有其难处,需先生的同理和支持。

 

延玲珍坦承,过去在处理因婆媳关係产生衝突的婚姻,多是去辅导先生,现在自己升格为婆婆,会期待有机会,与前来谘商夫妻的「婆婆」分享,帮助婆婆,成为儿子、媳妇的祝福。

 

身兼母亲和婆婆,她能体会「两者」的心,直言「让婆媳关係危及婚姻不值得!

延玲珍:「让婆媳关係危及婚姻不值得!」(图 / shutterstock)


给婆婆、先生与妻子的建议

1. 建议準新人要做婚前辅导

投入婚姻家庭事工18年,延玲珍给新婚夫妻和婆婆提供建议。

 

她强调,夫妻在结婚前一定要作「婚前辅导」準新人常到对方家中走动,女方须看清楚男方在塬生家庭的角色、他与母亲的关係,并与準婆家建立关係,注意先生是否为过度依赖塬生家庭的「妈宝」。

 

2. 夫妻一起孝敬双方父母

上帝颁布十诫,其中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20:12)这是第一条带着应许的诫命。夫妻要让自己的婚姻,为新成立的家庭及双方的塬生家庭,带来祝福。

 

3. 给媳妇的建议:多关怀婆婆,消除担忧

延玲珍建议媳妇,「不要」期待婆婆把自己当女儿,要有智慧,与先生一起孝顺公婆,多关怀长辈,消除婆婆心中「儿子被抢走了」的担忧。

 

若有婆媳问题,永远要关起门来对先生说,不要直接与婆婆正面衝突。与先生沟通时,以第一人称表达感受,如「我刚刚觉得不舒服,因为……我希望…..」,不说「你妈…..」,让先生明白,我们希望他协助增进婆媳关係,并非要让先生为难。

 

媳妇将婆婆视为学习对象,可就婆婆擅长的领域(烹饪、裁缝、育儿…..)多加请益,让婆婆觉得即使不涉足孩子婚姻,仍能以自身经验、智慧,帮助儿、媳建立美满家庭,增进婆媳了解及关係。

 

3. 给婆婆的建议:以「顾问」自居,不介入儿、媳家庭

婆婆得知儿子有交往对象后,可与儿子多谈天,了解儿子与女友相处的模式,帮助他釐清自己欣赏这名女孩的哪些优点、是否适合与他共组家庭,长久走下去。

 

无论婆婆过往做媳妇的经验如何,要摒除「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心态,学习自我成长,消化情绪,走进年轻人的世界,不与媳妇起正面衝突。

 

婆婆「不要」把媳妇当女儿,这么说并非要将媳妇视为「外人」,而是婆媳、母女关係本质不同。母女有感情基础,若发生衝突,因血浓于水,多半会努力和好,也容易释怀。婆媳衝突却会造成关係裂痕,要花很多时间弥补。

 

婆婆不插手儿子的婚姻,以「顾问」的角色自居,等孩子媳妇来请教,不主动介入其婚姻家庭。

 

4. 给先生的建议:同理母、妻,承担责任
延玲珍指出,婆媳问题就是婆媳问题,先生面对母亲,作好儿子的角色,作丈夫时,作好先生的角色,分别倾听妈妈和太太的心声,予以同理。

 

圣经教导「丈夫是妻子的头,正如基督是教会的头。」(以弗所书5:23)先生婚后以婚姻为优先,妻子的顺序优先于母亲。

 

夫妻二人要离开父母,意即离开「塬生家庭所有资源」,为自己成立的核心家庭负责,丈夫成为妻子的属灵遮盖,也在生活中照顾妻子、孩子。妻子顺服丈夫,如同教会顺服主。

 

从「你/妳爸妈」、「我爸妈」到「我们的爸妈」
现在很多人认为「儿子结婚,会失去儿子;女儿结婚,则会得到一个儿子。」
针对此迷思,延玲珍老师说:「人性都想『得』,婚后离开父母,主要是对儿子说的。

 

公婆面对儿子成家后,以自己家庭为优先,我们可以同理其失落感受,却要劝告公婆「放手」,让儿子成为一个能承担家庭责任的男人。无论儿女,结婚后就是要独立、成熟,身为父母的,要帮助孩子们各自独立,开展自己人生。

 

儿女结婚后,共同尊荣孝敬双方父母,从「你/妳爸妈」、「我妈妈」到「我们的爸妈」,也教导孩子敬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让长辈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即使没有住在一起,也能领受叁代同堂的祝福。

公婆成为儿、媳经营婚姻家庭的顾问,儿、媳带着孩子一起孝敬公婆,叁代同堂的天伦之乐,是上帝给婚姻家庭最美的图画。(图 /延玲珍 提供)

属灵生命传承—拿俄米和路得

延玲珍自从两个宝贝儿子结婚,在极短时间内被迫学习角色的转换,在与神、与自己的对话中,体会到哥林多前书13:4~5「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求自己的益处」。

 

成为婆婆后,她打开圣经阅读「路得记」,才看懂这卷书的意涵。虽然圣经没有细述拿俄米与媳妇的关係,可是单从拿俄米爱媳妇的心,就看得出路得为何会死心塌地地跟随、且顺服婆婆(路得记1:16-18)。

 

人的伟大,是在最卑微的时刻显出来。」当拿俄米失去亲爱的丈夫与儿子,回到故乡,她没有因自己孤苦无依而留住媳妇,反而为着年轻女子着想、劝她们各自回乡改嫁。这一颗心,何等善良美丽,又刚强坚忍!

 

不为自己,而是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这点提醒延玲珍在面对婆媳的微妙关係中,「作为婆婆的,要『先』为媳妇着想,主动关怀她的需要,才能让媳妇先体会到婆婆的爱,为塬本就不熟悉的姻亲关係,加上一层『爱的保护膜』。」这个转念与行动,让延玲珍和两个媳妇建立起美好关係,赢得两对儿子和媳妇的敬重。

 

(影片 / 台湾真爱家庭协会 提供)

 

精选要闻》

圣诞节片单》15部「暖心电影」真诚推荐! 与亲朋好友享受视觉与心灵的飨宴吧!

在十字架的祝福下,西门红楼街头也能「预见」耶稣!福音片首度「走出戏院」户外拓展

年少酗酒吸毒、忧郁,「跳楼前」经歷神蹟! 他「从流氓变律师」,为弱势族群无偿服事

 

 

今年圣诞不知去哪玩?全台圣诞最美打卡点看这裡!

 

填问卷参加抽奖》

 

【韩国专利Dr. Clo杀菌消毒棒】奉献专案》点此奉献

 

今日报FB社团/每日更新》立刻加入

 

LINE官方帐号/每周更新》加入好

LINE社群/每日更新》此加入

 

简单好用!一键阅读今日报—自己做今日报App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