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与恶》编剧吕莳媛说到:「不要轻易划标籤在人身上,再贴对错好坏之前要先去了解(对方)。」(摄影/记者林葶熙)

金鐘编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编剧吕莳媛于2019全国基督教青年泰培欧聚会中分享,谈论在戏剧中所带来的议题思考。

吕莳媛塬为电视製作人, 40岁之后为了要陪伴孩子因而转走编剧之路。2010年以《牵纸鹞的手》获得第45届金鐘奖戏剧节目编剧奖,2015年因《出境事务所》再次获得第50届金鐘奖戏剧节目编剧奖。她在近期的戏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在台湾与海外华人社群中掀起一股热潮,更引发大众省思。

 

2015年6月27日,八仙乐园粉尘爆炸案震动整个台湾社会,爆炸现场血肉模煳的景象、伤者的痛楚哀嚎、群众的惊惶、救护车惊心的鸣笛声....,这些消息透过媒体与网路迅速传遍整个台湾。吕莳媛说到,看见这些消息一方面感到痛心与怜悯,另一方面也凭着专业编剧敏锐的嗅觉,开始好奇探查这起大型公安事件发生的缘由,并曾在脸书上询问编剧界的朋友:若从不同角度该如何看待此一事件?

 

八仙尘爆启动吕莳媛写《与恶》的动机

八仙尘爆事件发生后,网路上有许多讯息传出,有正面的看法与负面的论断,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这些讯息与评论让吕莳媛感触良多,因为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与经验值上考量。

 

于是,她向公共电视台提出,想藉由一齣戏剧阐述以某一重大社会事件为背景的故事,呈现事件发生与处理的过程,每一位参与者各自从自身角度提出论述。吕莳媛说,她很早以前就在思想当这类事件发生时,当怎样找到疗癒与解决的方法。

 

她本想从八仙尘爆事件来编写剧本,后因在网路上看见一则谈论随机杀人事件的报导,这篇文章引发吕莳媛进入更深层的思考,设想若是从犯罪者的视角来看事情,或是遇到犯案者所遭遇的处境与困难时,我们是否能够承受同样的压力?我们是否也有可能犯下同样的罪行?

 

此外,作为母亲的莳媛,在面对孩子犯错时,深深体会到处罚无知者是不能真解决问题的,必须理解问题产生的塬因,勇敢面对问题,关照各个不同的角度,找出适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于是吕莳媛撰写的剧本,就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观看寻究一个事件,《我们与恶的距离》之雏形于是诞生。

 

一样事件 不同眼光

「我们没有办法看到一个人的全貌,只能看见事情的脉络」,吕莳媛说,她决定从随机杀人事件中的被害人、加害人、旁观者等角度来编写这部剧本。

 

吕莳媛坦言,在编剧过程中她花了许多时间做田野调查,与司法界、媒体界、精神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者互动;她研读了许多相关书籍,也参酌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深度挖掘每个人看事情背后的心态和陈述,使得整齣戏剧呈现的层面细腻而真实。

 

吕莳媛在影视界工作多年,熟稔媒体新闻运作的过程。《与恶》中,许多场景谈论到媒体角色的重要性。现今的媒体平台多元,但是在这速食化的时代,媒体为抢收视率,新闻的报导往往片面、重复且无法深入。新闻会影响人们的思考,甚至导致单面及浅碟式的思考。

 

《与恶》也探讨犯案者的心态和动机。许多人容易因着媒体报导的缘故,对于精神疾病有着刻板印象。她在剧中提到精神疾病中的「思觉失调症」,让大家看见在台湾随机杀人事件中,不少犯案者是因精神疾病所导致,在诸多杀人案件中,其实仅止有5%的兇手是真正有严重的暴力倾向。

 

黑白之间的渐层

吕莳媛分享,她自己过去是个黑白分明的人,但成为母亲后开始学会换位思考,会检视自己因过去生命的经歷带来甚么样的的影响,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懂得自己为何感到生气;为何在与孩子起言语衝突时,会生出厌恶对方的心,而这一切并非她想要的,也不是孩子想要的。母亲,是她编剧生涯中最热爱、最兴奋也是最困难揣摩编写的角色,但也是她学习最多和感恩最多的身分及角色。

 

吕莳媛表示,她从未想到过《与恶》这部戏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但她内心深知是上帝在帮补这齣戏;其中有些内容虽然可能对于曾经遭遇过类似事件的人会产生二度伤害,但这部戏确实促成了台湾社会大众学习对话,试着换位思考,放下对立。

 

这也让大家明白,对立只会拉远彼此的距离,造成更深的误解。吕莳媛说,「不要轻易贴标籤在人身上,再贴对错好坏之前要先去了解(对方)」。当《我们与恶的距离》换位思考而弭平时,也就能更加贴近《我们与善的距离》了。

泰培欧营会所有与会者合影。(摄影/记者林葶熙)

 

精选要闻》

充满「天福与神蹟」的夜晚 辛班尼牧师:圣灵是没有限止、没有止尽的耶稣,祂就是主的灵

八个祷告,帮你许下一个美好的感情生活!

高雄大八餐饮集团暂停营业 林启安:耶和华收取了,仍要讚美感谢神!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