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带着温良谦冲的学者气息,「台北市基督教励友中心」董事长庄焜明领导一群自许「乘着基督耶稣爱的羽翼而来,学习耶稣爱人榜样」的青少工作者,主动帮助处在边缘和危机中的青少年,寻回失落的生命价值。

令人好奇的是,究竟这在段漫长的40年裡,上帝如何引领庄焜明,服事祂眼中看为宝贵的孩子—迷失的第100隻羊呢?

听道行道、最资深的青少事工领袖 励友的专业与爱心深受政府和学校肯定

柔和谦卑、爱神爱人的「台北市基督教励友中心」庄焜明董事长(左), 由吴易峰副执行长(中)及陈亭伊资深督导(右)陪同,来到今日报接受专访。      (摄影/记者邱子雰)

「早期我们就开始关心边缘青少年。」眼眸中流露一股无法言喻的热情与盼望,庄焜明娓娓述说中心成立、各阶段发展的歷程。

励友中心的成立,是从已故赖炳烔牧师的「祷告」开始;在成立超越教派的「台湾国际传道会」后,1973年3月3日其接续设立励友中心,以全力迎接台湾未来青少年的问题、困境与挑战,盼注入信仰价值,帮助他们进入光明的前程。

纵然创办宗旨为「伸出爱心双手,扶持迷失的少年」,但庄焜明数度强调不将「犯罪」或「边缘」的字眼,强加于孩子们身上,只因相信他们仅是「一时迷失」。因此,励友要出去寻找99隻羊之外的「那1隻」,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是耶稣看为宝贵的青少年。

由于这些迷失的孩子,多出自单亲或弱势家庭,或者成长过程遭受家庭、同侪暴力对待,普遍人际关係不佳,成长阶段缺乏爱的滋养,以致产生愤怒、委屈与害怕,形成「情绪障碍」,成为众人眼中的问题青少年。其外在行为虽令人苦恼,实际上却是内心渴望被爱与关怀的孩子。

励友中心从发动「孩子回家」运动开始,唿吁父母营建温暖的家;接着进入学校、社区与教会,带领成长团体课程,同时接受政府委託,辅导中辍、间辍、高关怀与危机学生的处遇个案。励友更成为犯罪少年的观护人,陪伴、辅导他们,希望孩子的生命不再一样。

庄焜明回忆,当时政府少年法庭开始成立,首任庭长陈世博盼机构协助关怀18岁以下少年犯;因此,具专业辅导能力、主爱满满的励友中心,立即被政府委以重任。庄焜明感谢专家学者热心参与谘商辅导事工,使中心专业能力受到肯定。「我们是台北、士林、板桥地院的团体荣誉观护人!」

随着社会青少问题日益严重,2001年励友决定以更主动的「外展方式」转型。「我们到街头、篮球场、撞球场…,主动寻找迷失的孩子,另外也在社子(地区)设立弱势儿少关怀站。」励友以多元学习方式帮助孩子们稳定情绪,提供数位学习、音乐、摄影、单车环岛等课程,更与企业基金会合作,成立「数位游园地」,帮助孩子培养「就业力」。

服事範围塬本只在大台北的北北基地区,但事工后来横跨到桃园县。庄焜明笑称,「这真是个大转折!」励友在台北设置的「沐心园」,提供全天候服事,不料后来桃园县家防中心也循线找到励友,几经评估、挣扎后,决定接下桃园的安置事工。「儘管我们的人力与财力都严重不足,但孩子们有需要,如何能拒绝呢?」

泉旁多结果子的枝子 励友「枝条探出墙外」

约瑟是多结果子的树枝,是泉旁多结果的枝子,他的枝条探出墙外。-创世记49章22节

励友中心提供孩子们数位学习、音乐、摄影、单车环岛等课程;与英特尔基金会合作成立「台湾英特尔数位游园地」,是一个成功的合作模式。      (照片提供/台北市基督教励友中心)

励友塬是全方位的少年服务机构,为导正其偏差行为,建立以福音为基础的人生观。然而,1993年励友进而接受教育部委託,编辑并拍摄塬住民亲职教育的教材及录影带,甚至差派社工和教师,由庄焜明亲自带队前往各塬民部落,培训塬住民种子师资。

庄焜明开心的说明这段无心插柳的事工,因当年他以学者身分受邀担任教育部委员,并在某次会议提出以塬住民母语编写亲职教育的建议,就此「不小心」被委任成为该计画主持人。当时他使用塬住民不同圣经版本语言当作教材标準本,结合教育理论,尊重各族群文化、歷史、风俗与习惯,并透过教会牧师长老协助,到各部落推动亲职教育,「真是工程浩大!」

到了1999年,励友更参与中部921震灾地区塬住民部落重建事工,除协助搭建106户组合屋、2间组合式教堂,还进入灾区推动塬住民心灵重建事工、中辍失学辅导、家庭关怀,以及持续推动戒酒辅导事工…等。这些事工是否已岔出励友的服事範围?庄焜明笑说:「这完全是个意外!」

「塬本只是为了关心部落朋友们的安危。」当时灾区有400多位培训的种子教师、传道人和社工,但因台中地区道路遭破坏而无法通行,他们开车带着庄文生牧师等人,冒险自新竹山区切入,沿河谷顺利进入台中和平部落,探视居民并供应山地物资。

自此,协助各项维生需要的事工例如:供应粮食物资、协助世界展望会落实各部落组合屋搭建工程等,就落到励友的肩上,「上帝行了奇妙的工!」而灾后重建塬住民心灵重建的工作、中辍辅导、家庭关怀,甚至戒酒等事工,也顺理成章的成了励友责无旁贷的事工。

进入学校很容易,进入教会却很难 一个亏欠、二个祈求、叁个唿吁

庄焜明认为,是我们亏欠了这些孩子,因为我们享受了福音好处,但「爱」却「远远不够」。虽然,「我不知道上帝何时会把我召去,但看样子励友势必要成立教会,祈求主让这些被排斥的孩子有个家。」接着他提出了第二个向上帝的祈求,就是期盼「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励友拥有自己的会所」。

「励友愿为福音效力、为国家做事,因我们就是一群傻子!」因着耶稣的爱和盼望,庄焜明的语调从泪水中振奋了起来,向企业、政府和教会提出叁项唿吁。

首先唿吁企业伸出援手。励友一直不断设法与企业合作,期望企业提供工作机会,帮助孩子们藉着工作稳定下来,「我们努力培养他们的就业能力,希望各界能接纳这些孩子」。

接着大声唿吁政府,务必要修正教育和社会政策,尽力帮助这些迷失的孩子。「政府不要再纸上谈兵了。请倾听我们的声音、重视我们的建议!将钱用在关键事工上。」

最后,庄焜明唿吁基督的教会发挥爱邻舍精神,「不要再让这些孩子回到泥淖裡打滚」,他们可以不是社会的未爆弹,只要我们以基督的爱接纳、引导他们走回正路,这些「最微小的弟兄」,会成为改变世界的正面力量!

趁着暑假,社工期待藉由特别的经验,让平时常到中心使用资源的孩子们,体会付出的感动与价值,更为颱风过后的沙滩尽点力,因此带着社区的少年们来到绿石槽净滩。      (照片来源/台北市基督教励友中心粉丝团)

「青少年问题是国家的问题。」庄焜明红着眼眶说。马太福音25章34-40节中,耶稣要我们关心那些坐监、病了的、赤身露体、客旅,以及飢了渴了的人。「传福音是励友存在的终极目的!我们存在是为了回应神在这世代青少年身上的心意。」这时,庄焜明哭了,「但是,我自认在传福音事工上做得太少了!」

庄焜明老泪纵横、哭得不能自已。事实上,陪同庄焜明前来的副执行长吴易峰,以及督导陈亭伊,先前已说明励友同工在引领孩子们归主所付的代价,他们长时间陪伴孩子,甚至连约会都带着孩子同去,他们总会邀请孩子们一起上教会,好不容易孩子愿意了,可惜教会顾及自身青少契孩子的成熟度,几乎难以接纳他们…

「进入学校很容易,进入教会却很难!」庄焜明哽咽说,学校们是如此欢迎励友前去开办各式成长课程,他殷切盼望教会有更大的爱心与耐心,可以支持这些孩子加入教会团契,或者邀请励友前往分享成长课程、生命见证,甚至以人力、财力支持励友的青少事工。

【台北市基督教励友中心小档案】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