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九一记者节的今天,主内资深媒体人林意玲社长(右叁)为台湾醒报创立的八年,邀请前行政院院长张俊雄与毛治国一同祝贺。

九一记者节的今天,主内资深媒体人林意玲社长(右叁)为台湾醒报创立的八年,邀请前行政院院长张俊雄与毛治国一同祝贺。 (摄影/记者杜胤广;编辑中心製图)

今天是九一记者节,而新闻媒体的变化随着科技革新,已从「传统」跃进「新媒体」,媒体经营的困难,不只在科技,也随着时代潮流与经济压力,变得更加险峻。但你一定不知道基督徒在这过程中,如何在「大众媒体」的经营领域内屹立不摇至今,仍维持着一贯清「醒」的风格,盼能带给社会改变的力量。

从2007年9月1日创立至今的台湾醒报,今上午为庆祝创报8周年,特别邀请报社多年来建立的伙伴与主内好友,更邀请3位歷任行政院院长前来同乐,包括张俊雄、毛治国与张善政。此外,更举行一场「从阅听人看媒体大未来」的座谈会,共同省思台湾媒体在当前社会文化中的未来趋势。

 

端传媒评论总监曾柏文。

端传媒评论总监曾柏文。 (摄影/记者杜胤广)

端传媒评论总监曾柏文分享,在他多年来观察媒体文化中,发现全球媒体的生态都开始因「社群媒体」而颠覆;媒体走向「高度个人化」的同时,每个人在社群媒体上看到的内容都不同;新闻报导的取材也因而转变,新闻媒体不再能强迫读者接收讯息,反而每位读者都能成为自媒体,不论按讚、转贴分享,甚或评论都会成为他人阅听经验的一部分。

这与以往知识权力集中在媒体菁英上不同,知识逐渐慢慢成为所有大众都能建造的东西,甚至使得网路言论开始成为一种「民粹化」的集体现象。因此,当传统媒体被新媒体瓦解后,人们开始越来越不相信媒体。

2011年时,曾柏文观察到,台湾在社群网站上所开启的书写空间,民众书写与阅读的目的不再是「沟通」,而是「攻击不信任的对象」。

网路上的攻击言论不只存在于政治,甚至出现在婚姻制度上,形成一种「群聚效应」,而阅读的目的不是理解差异,反而是看自己信任的书写者如何攻击不信任的对手。

他忧心,媒体未来若更加群聚化,将会造成社会更加分裂。因此,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下,若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搭桥者」,扮演缝合的力量,社会氛围将会不同。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书写典範。」曾柏文直说,我们必须要在每一个事件中,以「包容、安顿」的力量化解社会衝突。因此,他从2014年开始撰写专栏时,就一直在摸索搭桥式书写,常将一个社会事件的个案,让读者看见事件的脉络,更在一个衝突事件中,让双方都能因为他的书写,感受到同理心的存在。

台湾醒报社长林意玲不只是主内资深媒体人,她更是台湾最早在「无名小站」创立网路新闻平台的媒体人。

她在致词中说到,报社在一开始创立时,没有长期準备, 且第一年就花光所有募款,过程中虽然没人看好报社,但如今能迈向第九年,「看起来是上帝亲自托住报社,希望它活着,并继续祝福台湾。」虽然多年来,她一直 都不知道如何带领醒报走更长远的道路,因为办报艰辛,所有同仁都非常辛苦,但都不比上帝赐下独生爱子耶稣来到世上,为众人受苦的救恩。

台湾醒报一方面庆祝迈向第九年,也在座谈会上省思新媒体形塑的社会问题,从网路上的仇恨文化,看新媒体在思想型塑与社会价值重建的困境,以及新世代的阅读意识与认知取向。

▌HOT!!! 本周超热门 ▌

「真正的爱不是只靠感觉,是我们的选择」 你所不知道的德蕾莎修女-《爱无止尽德蕾莎》

【首场直击】蔡琴福音演唱会》唱到深情处跪下 「你们不是一张票,而是一个灵魂」

负评如潮报导中的另一个角度-看一位世界最大教会牧师如何面对错误

是教会、还是邪教? 葛理翰简要3问教你辨真假

基督徒受伤分级制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