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伊甸基金会志工进入灾区各乡里间进行服务工作。      (照片提供/伊甸基金会南区服务处)

地方小教会因资源、人力有限,事工推展上容易有单打独斗的无力感,但藉着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长期耕耘高屏地区发展出的「区域治理模式」,教会不仅得在风灾发生时藉「双福资源平台」顺畅整合、分配「福利」资源,更与伊甸并肩合作,进行第一线关怀,获得「福音」事工一大助力。

枋佳资源平台 八八风灾后应运而生

自1996年起,伊甸南区服务处同工开始进入各区联祷会,透过连结教会牧者及相关社福单位,整合「双福」资源。2009年八八风灾重创高屏地区时,内政部委託伊甸基金会成立「枋寮生活重建服务中心」,伊甸基金会便延续之前的连结,进一步整合东港、林边、佳冬、枋寮地区四个乡镇的教会及相关社福机构,建立「枋佳资源平台」的福利网络。

资源平台成立后,不仅避免各地资源大量涌入灾区时,发生资源分配重叠、供需不均的现象,更团结福音、福利机构,一同为弱势关怀服务的异象效力。伊甸高屏岛区区长林美专表示,南部许多地方小教会往往碍于人力、财力、能力不足,无法完全发挥教会功能,藉着资源平台中类似初代教会「凡物公用」的模式,教会界得以共享资源;而世界展望会、伊甸基金会等福利机构除统合资源,协助申请国家经费,解决财务需求,也担任帮助教会培养社福专业能力、人力的重要角色。

区域治理模式 「福利」为「福音」开路

伊甸基金会工作人员在灾区从事家户需要统计。      (照片提供/伊甸基金会南区服务处)

除解决资源上的匮乏,社福单位也像是福音机构、教会的引路者。以八八风灾为例,便是由具政府指定负责高屏灾区的伊甸基金会打头阵,带领教会接触当地弱势居民,待关係建立后,再由教会进一步跟进。

伊甸基金会协助下,各区教会得以在风灾中掌握供需资讯、人财资源,展开灾区关怀事工。老人、社区关怀事工方面,教会透过家庭访视、就医接送、资源转介等服务,与居民建立互助互信关係,进而领人归主;儿童事工方面,伊甸则协助教会建立课后辅导班、奖学金制度等,并藉「青葱计画」、国家经费申请,补足儿少事工庞大的资源需求。

伊甸基金会在屏东灾区成立的枋佳资源平台,促成了近万人参加的「佳冬之夜」。      (照片提供/伊甸基金会南区服务处)

在「双福」合作下,许多教会在过去2、3年中经歷教会人数与人力的增长,许多塬本将牧师拒于门外的居民,如今踏入教会,稳定参与崇拜,有些塬本以老人居多的教会也有年轻化的趋势。2010年1月,待时机成熟后,枋佳资源平台更举办「佳冬之夜年终晚会」,吸引当地8000多人听到当晚的福音信息。

林美专表示,伊甸一直期盼除提供肉身的福利外,也能藉福音满足属灵层次的需要,使短暂的福利进而带出价值永存的福音。未来,除将延续高屏区的「双福资源平台」至其他区域,更希望将「区域治理模式」推广至全台。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