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他们落根异乡,抛弃名利,用脚行医埔里

他们靠着上帝,撒下医疗热情,为病患尽心尽力

他们持守唿召,一生忠于主道,爱人如己

她,最终安息主怀,为后人追随……

他,虽留在挪威,仍坚守主爱初衷……

阿嬷纪欧惠与阿公徐宾诺(挪威人)来台医疗宣教逾半世纪,将一生精华年岁献身埔里。纪欧惠于10月底安息主怀。

阿嬷纪欧惠与阿公徐宾诺(挪威人)来台医疗宣教逾半世纪,将一生精华年岁献身埔里。纪欧惠于10月底安息主怀。 (照片提供/埔里基督教医院)

挪威时间2010年10月31日凌晨2时,埔基阿嬷纪欧惠一如往常起身想喝点东西,阿公徐宾诺贴心地到厨房倒了杯柳橙汁,不久护理人员急叫说阿嬷已没有唿吸。顷刻不到的时间,阿嬷悄悄被上帝接回天家,阖上双眼,无比安祥,享寿92岁。

埔里基督教医院院长赵文崇及愚人之友基金会执行长林丽雪获知消息,于11月4日晚间,随即飞往挪威参加追思礼拜。当天塬本是晴空万里好天气,直到入殓那刻,天空突然开始下雨,直到仪式完毕。

「喜乐的眼泪从天而降!」林丽雪相信,连上帝都动容于这位女儿一生所行...

以麻醉科医师来台 解救小儿麻痺病患

纪欧惠(美籍挪威裔)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麻醉科专研麻醉医学,将所学技术与器材引进台湾。

纪欧惠(美籍挪威裔)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麻醉科专研麻醉医学,将所学技术与器材引进台湾。 (照片提供/埔里基督教医院)

50年前,台湾医疗资源缺乏,小儿麻痺与肺结核肆虐,造成无数孩童终生跛足或失丧生命。病患急需矫正手术,但麻醉专科医师屈指可数,医务资源分布也有极大城乡差距。当时的台湾人民,在贫穷与痛苦边缘中挣扎,可说是最为难熬的年代。

得知台湾的需要,1962年,44岁的纪欧惠怀抱医疗宣教梦想,放下美国高薪工作,选择远渡重洋来到当时名不见经传、医疗资源落后的台湾埔里,指导当地基督教医院新式的麻醉技术,并创办「小儿麻痺之家」。

这一待就是40年,生命中半百的岁月都奉献给埔里居民。

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医、传教,嘉惠无数病患及护理人员,对于埔里医疗发展有举足轻重的贡献,人人口中喊她「埔基阿嬷」。

堪称「正港台湾人」 行医宣教不遗余力

「阿嬷!阿嬷!」来到埔里基督教医院,几乎人人都如此称唿她。

纪欧惠抵台后,引进外国麻醉技术及器材,帮助资源落后的埔基,成为当时台湾小儿麻痺症治疗的先驱。1966年筹设「小儿麻痺之家」收容病童,不仅聘请国外专精小儿麻痺医师到院治疗,同时安排失学孩童于附近学校就读。

出生脚残的女孩常倩惠,在美国经过五次手术终获康復,纪欧惠协助她寻觅美国认养家庭,常倩惠长大后不忘回台亲自感谢当年恩。

阿公(图左)和阿嬷(图右)帮助无数孩童病得康復,并协助他们找到好人家收养。

阿公(图左)和阿嬷(图右)帮助无数孩童病得康復,并协助他们找到好人家收养。 (照片提供/埔里基督教医院)

阿嬷留下的助人事蹟,早已不胜枚举!

与她相识26年的林丽雪表示,她对每个人总是尽心尽力。当时有一位兰屿校友因难产大量出血,阿嬷刻不容缓为她祷告外,并请求驻台美军出动直升机前往兰屿接这位校友来埔基进行急救。阿嬷从早晨等到黄昏都没有放弃,最后美军被她的坚持憾动,果真派遣直升机前往救援。「做在最小的人身上」的助人理念,让她坚持到最后一刻,都忠于上帝所託。

阿嬷有着择善固执的个性!

「不少人说阿嬷很难沟通,她只是坚持要做到最高品质。」与阿嬷情同母女,曾在埔基服务过的岛阿凤表示,阿嬷非常严谨,连为病人移动病床,都必须遵照一定的步骤和位置,丝毫不能马虎,若执行有误,一定会急得马上更正。「阿嬷在严格、专业中带出慈爱和宽恕,是许多人的救命恩人!」

严谨执着 守护埔基直到最后

阿公阿嬷在台湾认识、结婚,将自己一生奉献,服务埔里居民。

阿公阿嬷在台湾认识、结婚,将自己一生奉献,服务埔里居民。 (照片提供/埔里基督教医院)

在埔基,总能看见阿公阿嬷出双入对。 阿公徐宾诺是一名男护士,1952年,正值29岁来台,最后落脚埔里,开启异乡医疗宣教的服事生涯。1963年,两人便因同乡情谊与共同志向,在埔基缔结连理。

选择落脚台湾,阿公阿嬷早已将这块土地视为自己的故土付出。阿嬷曾说:「挪威是我的祖国,台湾是我的家。」因此,特别把宿舍盖在埔里基督教医院旁边,就是为能就近照顾病人,「简直比台湾人还爱台湾人。」

两人晚年常手牵着手漫步在埔基,为这地祷告。

两人晚年常手牵着手漫步在埔基,为这地祷告。 (照片提供/埔里基督教医院)

不仅如此,纪欧惠与徐宾诺在交棒出埔基院长职位后,说什么也不愿回挪威安享晚年,反倒希望能与台湾长相厮守。

煺下职务的阿嬷与阿公,仍时常在医院走动、关心病人,用祷告守望。「每天早晨七点半,他们手牵着手,从住处走往埔基参与晨更。」赵文崇说,那种出于心底对这块土地的爱,是热切而真诚的。

获奖无数 政府颁永久居留证

2002年纪欧惠与徐宾诺获政府颁发「外侨永久居留证」。

2002年纪欧惠与徐宾诺获政府颁发「外侨永久居留证」。 (照片提供/埔里基督教医院)

定居台湾期间,阿公阿嬷获奖无数。自1990年起,陆续获「中华民国第一届偏远地区杰出医师」、中华民国第一届「医疗奉献奖」、总统亲赠「中华民国紫色大绶景星勋章」、行政院卫生署颁发「叁等奖章」等。

他们将青春岁月奉献给台湾,即使已长居40年,但仍必须每年申办一次居留证,对于已届高龄的阿公和阿嬷似乎有些残忍。

于是埔里基督教医院发起游行,为他们争取台湾的永久居留证。政府鉴于他们对这地的贡献,用最快速度修改法案,2002年6月,两人首获内政部颁发「外侨永久居留证」,不仅成就阿公阿嬷的心愿,更为之后的其他宣教士铺路。

「能成为台湾人真的很高兴!」阿嬷曾说过,在台湾的日子很快乐,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上帝的恩典,她和阿公选择留在台湾的家,看着台湾成长,欣赏每天的日出日落。

直到4年前,阿公阿嬷回挪威探望亲友后,因年事已高不适合长途飞行,而选择留在挪威。

如今,阿嬷早一步回天家,人在挪威的阿公已答应埔基的邀请,时常回台探望他们。埔里人相信,埔基阿嬷和阿公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于埔里人的心中,激励他们继续用行动传扬「服侍善工」的爱。

故事未完 用生命影响生命

阿嬷带领埔基护校走过十多个年头,膝下无子的她,视学生为自己的儿女。

阿嬷带领埔基护校走过十多个年头,膝下无子的她,视学生为自己的儿女。 (照片题供/埔里基督教医院)

在台湾,曾有许多的海外宣教士奉献一生,无怨无悔为这块土地默默付出,陪伴台湾走过那段艰苦且资源缺乏的年代,埔基阿嬷和阿公是为数众多的代表之一。他们来台服事非短期宣教,而是用尽一生,倾注所有。

如同圣经希伯来书说的:「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埔基阿嬷虽然走了,但故事并未因此画下句点,透过阿嬷和阿公的生命,看见耶稣基督永不止息的爱,这份爱拯救并影响无数人的生命,而这影响将不断延续下去...

【埔基挚友/追忆阿嬷生活点滴情】

(照片提供/埔里基督教医院)

*欲知更多阿嬷生平,请至埔里基督教医院网站:http://www.pch.org.tw/Gislefoss/main.htm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