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现代人越来越常听到各种瘾症:酒瘾、性瘾、药物成瘾、手机成瘾...等。然而,对于成瘾,你是否有这些迷思?

关于成瘾以及它如何运作有很多迷思,大部分这些迷思并非只是无关紧要的误会,反倒在我们的社会文化和政策上留下不必要又痛苦的错误和伤害。

 

Relevant专栏作家Timothy Mcmahan King指出四个迷思,并帮助我们釐清如何正确面对成瘾:

 

迷思一:会成瘾只因为追求享乐

就神经学层面来说这是错误的。成瘾跟脑中的多巴胺机制相关,多巴胺时常与愉悦感连结,但从根本而言是关于「想要」而非「喜欢」。这也就说明了为何有些成瘾者明明已失去曾经的乐趣,却依旧沉溺在同样的行为中。

 

就神学层面来说这也是错误的。美国拜欧拉大学教授Kent Dunnington说:「成瘾主要不是与实际物品(享乐)有关,而是道德与心智。」这是什么意思?

 

那些在成瘾中挣扎的人可能一开始是因为乐趣,但促使他们成瘾的塬因是为了追求其它好处—缓解痛苦、体验连结感、舒缓焦虑或是寻求超脱。

 

在这种情况下,Dunnington教授表示可将成瘾视为一种错误的敬拜,以一种永远都无法满足的方式追求人类都有的渴望。

 

迷思二:瘾症復发就是失败

復发是常态,是成长的一部份,它不是敌人。

如果能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正在被调整的人」,都有面临回到旧有行为模式或习惯的时刻,那你就能在康復中看见希望。当成瘾者遇到挫折时,我们能给予理解和支持,而非论断和孤立。

 

「减低伤害」(Harm reduction)是成瘾与康復领域常用的词。很少有人能够一次性且永久的转变,「减低伤害」就是鼓励「任何积极正向的改变」。随着时间过去,这些正向改变可以累绩为大的翻转,而这也能确保当一个人準备做更多改变时,他的身旁有关係支持系统存在。

 

迷思叁:痛苦和惩罚可以解决问题

基督信仰的基本真理之一是爱和恩典,不是审判和刑罚,而这也是宇宙中最有变革性的力量。

 

成瘾本身就是「自我伤害」的行为,它会损害大脑负责处理长期决策的部分。对于成瘾者来说,再去增加他们的痛苦和要承受的后果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这只会使成瘾状况更加糟糕。

 

关于成功康復,某部份而言与其说是停止去做什么行为,不如说是当人们开始努力去实现他们生命中的新目标。战胜成瘾的关键就是找到一件值得去做的事。

 

迷思四:药物是不好的

这乍看之下大概很不合乎常理,然而却是作者的亲身经歷。10年前他被送到加护病房,服用了大量的麻醉剂,其中之一是吩坦尼(fentanyl),是属合成的类鸦片药物。医生解释他的身体正承受极大痛苦,如果不这样处理,他可能会器官衰竭并死亡。

 

我们俗称的毒品,其实也是能救人一命的药物。因此重点不在这个药物、这件事本身,而是人与它的关係。

 

攻击特定物品或使用那些物品的人无济于事,我们需要去了解成瘾在那个人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想办法去找到、满足他的真正需求。对有些人来说,或许是一个住所、一份工作;他也有可能需要药物辅助治疗或真实的人际连结…等等。

 

可惜的是,面对成瘾者,很多基督徒常塑造出不切实际的期待跟耻辱文化给他们;只专注于谴责他们的行为,却不去关心是什么痛苦、创伤使他们走向成瘾。

 

我们需要改变谈论成瘾、以及对待那些正在挣扎中的人们的态度。基督徒应该站在帮助成瘾者的第一线,而不是增加他们的羞耻感。

 

追踪盼世代Instagram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