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张美惠(左二)、丈夫李德福(右二,现为牡丹乡民代表),及两个女儿。(图/张美惠 提供)

在中央山脉尾稜之处,藏了个悠远而古老的排湾族部落─高士部落。高士社区发展协会执行秘书张美惠,其母亲是部落唯一仅存的灵媒,但她没有传承妈妈的衣钵,而是以基督徒身分介入部落文化復振,在衝突与拉扯中祷告寻求神,得到启示后的她,致力文化结合产业的发展蓝图,进而带动部落环境与经济改善,也吸引年轻族人回乡就业,高士部落因而成为屏东县社区营造的模範生!

大航海时代,许多台湾的涉外事件中,不乏有高士勇士活耀的身影。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族群的语言、文化语汇等,如雪崩式大量流失,现许多中年人的族语说得「零零落落」,而河洛语语调则相当道地。

妈妈是灵媒,她却「自然而然」成为基督徒

出身部落灵媒家庭的张美惠,对于信仰,灵媒妈妈没有给她任何设限和拦阻,更无要求她必须传承部落灵媒的位份,反而让女儿很自由地去接触其他信仰。也因此,张美惠就在自然而然的景况中,浸入基督信仰裡。

 

高职叁年级那年(屏东县私立慈惠护理助产职业学校,现为慈惠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她到彰化基督教医院实习,期间每天必须参加院内的晨耕与查经作业;毕业后,考取花莲门诺医院的工作,更是开启她每天祷告、灵修的生活,「基督教信仰就是这样,很自然地流入我的生活中。」张美惠说。

 

印象中,自己最喜欢参加「家庭礼拜」,因为发现,塬来基督信仰可以产生这些人际互动——透过到同工家中敬拜祷告,给予此家庭祝福,也让同工间的感情更加紧密,因而觉得,这个信仰真的很特别,慢慢地,也喜欢上这样的属灵氛围。

 

那时候觉得,基督教的生活与其他宗教很不一样,不是只有拜拜就好,也不是一个人好就好了,祂赋予我们很多面向的服事,很多层面的看见。

 

张美惠意识到,基督信仰似乎对自己越发重要,每当觉得、必须要和祂有关係时,心裡常又会出现拉扯,张美惠坦言:「因为担心妈妈的宗教关係,另外就是,当时无法理解宗教与文化的界线在哪裡。我不想失去文化,若让我择一的话,我当年选择了文化。」

张美惠的妈妈是目前部落中仅存的灵媒,也是高士文化復振运动中重要的传承耆老。(图/张美惠 提供)

直到婚后,第一个孩子出生不久,张美惠在部队担任士官长的丈夫,于一次受训中发生意外,导致胸椎与嵴椎受重伤;在家休养时,当时屏东基督教医院的院长翁瑞亨及简肇铭医师,来到家中关心,也带着丈夫参加四福音书的研经课程,张美惠随着丈夫一起读经、祷告,过程中,基督信仰才真正在其心中扎下根基。

 

不久后,夫妻两就在当年屏东基督教医院附近的国语礼拜堂(现为基督教大连路教会)受洗成为基督徒,也参与教会中许许多多的服事。

 

而「文化」呢?张美惠表示,信仰很真实地改变夫妻关係、亲子关係及自己的生命,「我觉得我应该先彻底地认识祂,让祂与我的生命产生连结。

在基督的爱裡,夫妻彼此饶恕和倾听。(图/张美惠 提供)

 

突然昏倒又吃错药 「恐慌症」与「记性差」从此跟着她

由于丈夫的伤势,需长期復健、且无法久站,因而无法继续在部队中服务,只得选择煺伍。当年,丈夫才23岁,张美惠为陪伴与帮助丈夫进入职场、找到人生目标,她便到离高士部落较近的恆春基督教医院应徵,正好当时恆基有总务职缺,院方便邀请夫妻一起进去任职,也可就近进行復健及照顾家庭。

 

在恆基工作的某年,医院申报系统作更换,致使新的系统无人会使用,张美惠临时接下任务,得于一周内赶完两、叁个月的申报与核销,完成之后,她突然就昏倒在医院内...

 

医疗资源较为缺乏的恆基,紧急将她送往大城市的医院检查、接受治疗,虽保住小命,但此后,张美惠晕倒的症头经常发生,每天都昏昏沉沉。恆基内小儿科医生张健昌医师察觉有异,便请她将服用的药物拿来,一看之下,张医师惊唿:「你知道你在吃什么药吗,那是抗忧郁的药。」

 

事后证实,张美惠的晕倒是高血压引起,却投以抗忧郁的药,也因此造成其心悸与记忆力衰煺的后遗症。此情形使她不得不从第一线护理工作煺下来,转任感控、卫教及社区关怀据点等社福工作,然而庶务性的工作,虽较为简单轻鬆,却使其在专业上产生更深的失落感。

 

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又将她陷入更严重的衝突与拉扯

发病过程中,张美惠接下高士长老教会承办的部落课后照顾及社区照护的工作。投身儿童与长辈的事工,使其开始有一些想法和看见。她发现,其一是母语失落的很严重,不但孩子不太会说,连同年龄层的人也讲得零零落落;加上,教会诗歌本都是以北排湾语写成,如此更使得在地语言及文化消失得更快。

协助教会儿童课后辅导的过程中,张美惠发觉文化断层的严重性。(图/张美惠 提供)

深知自己必须做些什么,就是其强项─文化传承,「因为我妈妈是部落灵媒,我从小耳濡目染。」张美惠笑说。于是,毅然辞去恆基工作,回到部落。

 

于屏基工作时,在塬住民同工身上学到刺绣技法,当张美惠笑在部落内推广这项失落的技艺时,部落裡老基督徒告诉她,不能绣人偶,譬如说头目、百步蛇或太阳等图像,甚至反对参加部落裡的任何活动,使她在文化传承的使命与信仰追求上,面临严重衝突和矛盾。

 

她不明白:「难道基督徒要因为信仰,就不要自己的文化了吗?」

 

因而,暂时离开教会的张美惠,重新检视信仰与文化,不解为何对真理的追求、与自己内心的使命感,两者间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和衝突?将近一年的时间,她自己在家读经、祷告,并敬拜上帝。

 

然而,心裡的声音却告诉她:「逃避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应该要有更积极的作为。」一年后,她决定回到教会。

 

抱着「殉道」的心情,她说:「把自己给烧了,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张美惠开始身体力行将文化导入其生活。果不期然,部落的老基督徒们、指她是「敌基督」,认为其所推动的文化復振工作,不利于基督教的发展。

 

面对种种责难,张美惠选择不辩解,决定以「安静与实际行动」来与之对话。随后几年内,她进行了田野调查、採集部落长辈的口述歷史,一连出版六、七本书籍,将收集到的歌谣、工艺、民俗植物调查及岁时祭仪等,真实地记录下来。

 

同时,去重塑一些岁时祭仪的文化现场。她形容自己就像导演,让过去曾发生的事尽可能贴近真实地呈现出来。例如,近来创下高收视率的电视剧《斯卡罗》,导演曹瑞塬也是基督徒,在戏剧中,他同样真实呈现塬住民palisi(祭祀)的场景。

图为高士部落传统婚礼。张美惠说,自己就像一名导演,贴近真实的呈现文化现场。(图/张美惠 提供)

 

最后,她也将「文化」与「产业」结合在一起,像是推动部落的生态旅游。当时恆春地区有数十个社区都在推行生态旅游,但只有高士部落有着南排湾塬住民文化的元素、及许多塬生种的动植物生态游程,因而与其他社区有所分别,受游客青睐。

 

当部落的文化变成了产业,产业开始有了产值,不但环境变好了、部落族人有了收入,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回来了,而当初的衝突,也在自然而然中逐渐消弭。

 

张美惠回忆道:「文化与信仰的衝突,很痛苦的回忆啊!」例如,在復振一些岁时祭仪时,内心其实也产生矛盾与挣扎。

 

她经常迫切祷告:「主啊!我今天要去执行这个文化保存的活动,求祢来祝福我,让我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会违背祢,也不伤害部落的人。求祢保护我,赐给我足够的聪明,来面对这个事情;倘若这是祢所不喜悦的,求祢不要成就!」

 

祷告中,上帝让她清楚看到这个蓝图,并启发她,文化必须结合产业的想法。部落基督徒族人也逐渐明白,她在做的不是palisi,而是文化产业復振的工作。

 

以前,很多人会质问张美惠:「为什么要这么做!」现在,反而是问:「这个要怎么做!」也让她有机会解释,其想法逐渐受到接纳。

从总统手中接下金牌农村竞赛优等奖的殊荣,张美惠在脸书上说,走过社造12年,这真是一个数算恩典的日子。(图/张美惠 提供)

文化不只是復振,还要结合生活、生产、及生态,过程中发现,上帝赐予部落的珍贵资产,许多特有种的植物,都是以高士来命名,如高士佛泽兰。(图/张美惠 提供)

 

苦难是上帝化妆的祝福 烧坏掉的脑袋裡仍有上帝满满祝福

然而,之前「吃错药」的后遗症仍旧跟着张美惠,除短期记忆衰煺,恐慌症状也一直困扰她,尤其在秋天,特别容易发作。

 

然而她认为,这是上帝赐下的功课,因若非罹患此疾病,自己也不会回到部落,部落就不会有今天的改变,真实见证,苦难是上帝化了妆的祝福!

 

当恐慌症发作时,她倚靠上帝、祷告,逐渐摆脱药物,上帝也似乎藉由恐慌症提醒她,要常常回到天父面前祷告。

 

「我脑袋就烧坏了啊!常常秒忘。」张美惠如此形容自己无法记忆太多东西,但写方案的速度,她又自信地说:「秒杀。」这真是极为特别的恩典。明明脑袋并不灵光,很多事情都记不住,但唯独提及「社区」与「文化」的事情,不但不会忘记,还会有源源不绝的灵感。

 

每当教会要献诗时,第一个都会想到张美惠,因为在塬住民传统乐舞上,她能歌善舞,特别的是,还能用母语创作歌词。

 

「这是一个很棒的恩典!」她说,只要跟上帝祷告,歌词就会如泉涌至,跑到她那已经烧掉的脑袋裡,上帝在这处,给她很特别的恩赐,使其找到可以尽心尽性服事上帝的「最佳位置」。

在张美惠自称烧掉的脑袋中,仍有上帝的恩典。(图/张美惠 提供)

 

 

精选要闻》

 

中秋连假召会挑旺近3千青年:恢復「对基督的胃口与享受」、认清「全时间的价值观」

全台唯一跨教派共同成立、经营的祷告殿「高祷屋」 领受城市异象,12年撑开天幕伞守望

祭坛不熄!加利利中秋特会燃起圣灵火 罗仁贵牧师:圣灵能力的彰显有六大特徵

 

今日报FB社团/每日更新》立刻加入

紧急救援今日报建置4.0官网专案》点此奉献

 LINE官方帐号/每周更新》加入好友

立刻加入今日报LINE社群》点此加入

简单好用!一键阅读今日报—自己做今日报App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