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英国是笔者第38个拜访的国家。去年,由于要前往荷兰出差,便顺道首次走访伦敦两天。伦敦是一直嚮往要去的地方,不是因为有许多歷史名胜,而是听闻有许多教堂出售给伊斯兰团体,被改建为清真寺,也有不少信徒流失;我想亲眼看看,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迪…

首访伦敦

伦敦一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

伦敦一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 (照片提供/时代论坛)

难得在伦敦有个晴朗的週日,由一位从香港来英国的宣教士带领我游走一个小社区。所见的是教堂林立,一条短短的街道,可以有两、叁座教堂,但也察觉到每逢有教堂的地方,也有清真寺或伊斯兰文化中心在附近。

最令我惊讶的是,被伊斯兰团体买下的教堂,改建成清真寺或伊斯兰文化中心。远望这些建筑,外型完全与教堂没有多大分别,但仔细看,塬有的十字架和其他基督教装饰已被拆除,并且加上清真寺独有的装饰。心裡立即起了一个疑问,伊斯兰团体既然能买下教堂,为何不索性拆卸重建,或大肆改装,而却要保留大部份塬有的外型,是否另有目的?

歷史速写:英国基督徒的流失

根据教会歷史,福音在第1世纪末已经传至英国,主后950年成为国教。后来英国教会由于太过着重形式变得暮气沉沉,直至18世纪卫斯理兄弟带动大復兴运动,唤醒英国教会、挑旺宣教热诚。华人教会受惠于当时愿意回应唿召,捨弃一切来华的宣教士如马礼逊、戴德生、剑桥七杰等。

可惜到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令许多英国人撇弃基督教。科学实证和进化论思想逐渐取代传统信仰的地位,促成人文主义和世俗化社会。英国教会不再注重宣讲耶稣的救恩和研究《圣经》,参加主日礼拜的人寥寥可数﹐进教堂参加崇拜的信徒不到2%,且信徒趋向高龄化。

很多教堂因缺乏信徒而被迫出售成为博物馆、宾馆、超级市场或清真寺等。甚至有一项研究表示,在今后的15年,英国将有大约4千教堂关闭。但英国的清真寺,每逢週五,礼拜人数爆满,两大宗教的兴衰形成鲜明对照。

穆斯林的迁入与增长

穆斯林最早定居英国要追溯到17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僱用印度人(有些是现今孟加拉)的海员前往伦敦工作,有些落地生根。全英第一间清真寺于1860年在卡迪夫(Cardiff)建成。

两次世界大战后,需要引入大量劳工重建国家,当中包括有穆斯林,亦有难民定居。现今伊斯兰已成为英国的第二大宗教,穆斯林已达250万,佔全英国人口的4%,清真寺超过9百所,其中不少前身为基督教堂。

穆斯林的增长主要透过移民和生育,亦有白人女子通婚成为穆斯林。在过去10年,有超过5万的英国人信奉伊斯兰,其中多数是20至30岁的妇女和拥有大学学歷者。据英国国家统计局估计,英国穆斯林人口比其它人口增长率快10倍。

化危机为契机

伦敦街头的穆斯林。

伦敦街头的穆斯林。 (照片提供/时代论坛)

在荷兰探访一对曾经在巴基斯坦接壤阿富汗边境服事的宣教士夫妇,由于当地局势危险,他们便暂时返回荷兰,但神却为他们开闢另一条路。他们发现许多不同国籍的穆斯林由于种种塬因而定居荷兰,便转而向他们传福音。塬本夫妇二人需要远渡重洋,在山路崎岖、随时有生命危险之地向穆斯林传福音,今天,这些福音对象却自动「送上门」,这是大好的机会。

大部份穆斯林以难民身份前来英国,生活环境一般比较差,失业率高,加上语言不通,水土文化不同,难以融入社会。虽然他们大多数不满目前社会状况,但却十分喜爱西方自由的空气。这些因素令他们比较开放的思考和讨论宗教信仰和生活问题,这是传福音的契机。

以伦敦为例,穆斯林人口约1百万,每年有几十万人从伊斯兰国家前来旅游、求学或就医,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福音禾田。若教会能把握契机,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解决生活上的难题,相信会比在他们的家乡更容易建立关係和信任。

信仰的反省

当英国领头差派宣教士去世界各国时,正是大英帝国全盛时期,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教会开始不注重传福音,当世俗主义矇蔽人心时,教会人数就急速下滑,今天很少英国人愿作宣教士。英国教会歷史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反省,你若不将福音传给别人,他们就会来到你家门口来传他们的「福音」。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