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news-details
梁祥光医师目前为台大医院放射肿瘤科主治医师,同时也是台湾大学医学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图/梁祥光医师提供、记者黄睿慈)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对梁祥光医师而言,是没有把握机会和所爱的亲人好好道别。就读大学物理系时,母亲罹患乳癌一年半后过世,未留下任何隻字片语。措手不及的遗憾,让他重考进入医学系。孰料毕业前夕,父亲已是胃癌末期无法进食,他想靠自己的方式拯救却束手无策。然而,神及时的奇异恩典,带给父亲和他出人意外的平安。一路走来,他渐渐体会:「父母离开了,神仍安慰陪伴。」

梁祥光,台大物理系毕业,煺伍后重考大学进入台大医学系。毕业后,在台大神经内科和放射肿瘤科先后完成训练并通过专科医师考试,担任放射肿瘤科医师,主要研究恶性脑瘤治疗。台大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班毕业与日本筑波大学质子治疗中心进修返国后,继续负责临床照护,并在台湾大学医学工程学系担任教师,推动医学与工程跨领域教学、研究。

 

梁祥光医师分享,福音是从伯公(阿公的大哥)在路边听佈道会信耶稣后而流传下来。虽是家中第叁代基督徒,儿时只是每周日例行与姊姊们到教会儿童主日学听圣经故事;国中时因不明白信仰意义而离开教会;上高中后被神感动,开始阅读路边发放得到的新约圣经,重回教会参与团契;大学时明白信仰意义而受洗。塬本以为人生从此平顺安稳,但转变才正要开始。

梁祥光医师与父母、姊姊难得的一家五口合影。(图/梁祥光医师 提供)

措手不及的生死离别,成为人生转捩点

忆起过往,父母辛苦赚钱养家,聚少离多。(为了拍摄难得的全家福照片,特地準备新衣服和鞋子)。母亲曾住在工厂缝製衣服、市场打扫;小学时,父亲远赴美国餐馆受雇工作八年,因身体过劳才返台。梁祥光与两个姊姊从小就立志努力读书,希望未来赚钱让父母过好日子。未料叁个姊弟相继上大学后,母亲被诊断乳癌,辛苦歷经开刀、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一年半后仍因癌症转移全身过世。最后一次住院陷入昏迷前,母亲只留下一句话:「孩子,别哭」,彼此都毫无準备。

 

「有时候当衝击来临,你才更深入思考信仰意义和人生深层问题。」面对母亲措手不及离世,虽相信未来会在天家见面,仍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失去了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

 

兵役入伍前某天晚上,他忽然有个感动希望成为一个医生。不确定这份感动来自于神或自己,于是祷告「神啊,如果这是祢摆在我心裡的意念,就让我继续为这事祷告。」服役两年间,不断等候、祷告,煺伍后重新参加大学联考进入台大医学系就读。

许多人会问我:「如何从经歷双亲罹癌过世,到体会『一粒麦子落在地裡,结出许多子粒来』的道理呢?」(图/记者黄睿慈)

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

母亲离世,姊姊结婚,家裡只剩下父亲与他两个人。儿时父亲远赴美国工作离家的几年间,那段生命中的父子关係是一片空白,对父亲的认识始终一知半解。随着相处时间变长,父子关係逐渐建立,是父子二人未曾想过的恩典。

 

人生计画赶不上变化,父亲后来罹患胃癌治疗、追踪,却在他医学系毕业前半年,復发、转移。生命最后一个半月,父亲因肿瘤阻塞胃部无法顺利进食。梁祥光当时身为实习医师,主动提议:「爸,我想请医师帮您开刀做肠造口灌食,或许这样可以等到我毕业。」他知道,父亲的心愿是能亲眼看见他毕业,也因此决定接受手术。

 

未料肠造口手术后却因肠子蠕动不佳,导致无法灌食。看着父亲失望的神情,让梁祥光很自责,认为自己错误建议让父亲受苦。奇妙地是,两天后父亲清楚地告诉他:「我现在不饿了,上帝让我吃饱了。我喝了很新鲜的牛奶,吃了很新鲜的鱼,如果我好起来,还要把这段作见证。」那天起,父亲不再觉得飢饿,几天后安详离世。

 

忆起这段经歷,梁祥光医师很感恩:「我当时虽有医学知识,但这事完全超乎预期,给我很大的安慰。」神的恩典让父亲从「飢饿变为饱足」,也让儿子从「自责变为感恩」,「更感谢神的是,让我在母亲过世后和父亲一起生活,重新认识他,填补成长中的那段空白。」

梁祥光医师与妻子合影。(图/梁祥光医师 提供)

「为何人生像一齣戏,充满起伏?」

「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梁祥光成为一名医师,父母亲却已不在身旁。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12:24

 

梁祥光医师说:「我当时没有把握住,当你没有预期这事(母亲的病情)严重性时,不会想到要把握机会、珍惜时间。」这也是他想要从事医学工作的初衷,希望透过自己的经歷,提醒更多病人和家属把握时机,「等到生病的亲人走了,想要再做什么,已经没有机会了。」

 

人生最后一段,若病人与家属能把握机会说出心裡的话,完成想做的事,即使生病的人离开后,活着的人遗憾会少一些。「如果从医学上我预期(病人的情况)很严重,我通常会用适合的方式明白告诉病人和家属,让他们及早作準备,避免经歷像我一样的遗憾。」

 

有些家属认为「提前预备」彷彿在让病人「交代后事」,但他比喻:「就像写作文,没有人希望还没写结论就无预警被迫交卷。」适度被告知病情严重度预作準备,是病人重要的权利。

 

面对这样的状况,梁祥光医师会以过来人的角度提出建议:让家属带着即将无法行走的病人去趟小旅游、鼓励病人完成梦想、提议病人和家属一起拍摄全家福照片…。也许最后病人的生命仍会消逝,但至少可以一起努力走过这一段。「充分準备,若治疗病况好转,没有损失。否则,错过时机的遗憾难以弥补。」

 

曾经,梁祥光医师自问:「为何人生像一齣戏,充满起伏?」、「一粒麦子如何落在地裡,结出许多子粒来?」

 

「过了这么多年,虽仍不知道母亲最后想告诉我甚么。或许母亲当时有许多话想告诉我,透过这些年我所体会一一地让我明白。」如今他了解,藉着这些经歷和医学知识,他可以帮助病人和家属面对这一段人生旅途有更多的体认与预备,而母亲的生命,就像一粒麦子落在地裡,结出许多子粒来。

梁祥光医师分享生命故事及约翰福音12:24经文。(剪辑/记者黄睿慈)

「从双亲罹癌过世,我体会到:亲人彼此相爱,但终须一别。生病过程中如何避免措手不及的遗憾,经歷出人意外的平安,关键在于病人和家属的体认、预备,医疗人员的照护,以及神的恩典。」─梁祥光医师。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