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甘为霖牧师与盲生在「洪公祠」(训瞽堂前身)前留影。

甘为霖牧师与盲生在「洪公祠」(训瞽堂前身)前留影。 (照片提供/陈育麟,翻摄自:台南长荣中学校史馆暨教会史料馆)

「台湾特殊教育之父-甘为霖牧师(Rev. William Campbell)」和其他许多外国宣教师一样,有着传奇般的宣教故事,然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台湾特殊教育的贡献。《台湾盲人教育之父-甘为霖博士传》的作者、台东马偕医院院牧主任潘稀祺牧师说:「如果没有甘为霖,台湾的特殊教育不会有今天。」

早期社会不重视盲人,他们往往遭鄙弃,得靠行乞或从事劳动性高的工作来维生。甘为霖牧师见到当时约一万七千人生活在此惨状中,心生怜悯,立即向英国母会筹措经费设立台湾首间专为盲人设立的学校「训瞽堂」(国立台南启聪学校前身),并陆续完成盲人点字书,帮助他们受教育,拥有自立更生的能力。诸多贡献改变不少盲人的命运,也为往后台湾特殊教育奠定了厚实基础。

甘为霖牧师是英国长老教会差派来台湾的第二位具牧师身分的宣教士,一生在台47年,几乎是将人生最棒的时光都奉献给台湾。甘牧师非常博学多闻,他的服事也非常多元化!然而,在这许许多多的宣教工作中,甘为霖牧师对身心障碍者的关怀非常之用心。他不遗余力地关心盲胞,开始着文关心盲人、募款设学校、寻找教育模式、从各地带回点字器材与製作,乃致栽培盲人、予以生活技能、培训盲人教师、为盲人向日本政府发声争取受教权…,其所付出的心力,绝非一时一刻已矣,而是需要长期的付出关怀。

1883年,甘为霖就已关心盲人问题

其实,早在1883年甘牧师就已关心盲人问题,英国圣经公会也寄来点字圣经本,1888年在伦敦筹刊《点字初学书》、《马太福音书》和《庙柱问答》等厦门音罗马字浮凸刷书。1890年2月在自宅开办盲人学校。1891年,甘为霖牧师租用「洪公祠」成立「训瞽堂」,为台湾第一所实施盲人点字教育之机构。同时也教授圣经、算数、手艺等。

1895年,日本佔领台湾初期,岛内动乱不安,训瞽堂被迫暂时关闭。隔年,甘为霖先生拜访当时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请他支持台湾盲人教育。1897年,训瞽堂因租期届满停办。甘为霖先生致书担任台湾总督府学务长的伊泽修二请求支持盲人教育,并有意将训瞽堂交由日本政府经营。同年6月20日甘为霖牧师资助陈春、蔡溪、郭主恩叁位盲生赴日修学,开启台湾盲生赴日留学之路。

日据时期,台湾盲人教育曾中断又恢復

1900年,第四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接纳甘为霖牧师建议,向当时日本政府建议再度恢復盲人教育,并将训瞽堂併入台南慈惠院的业务之中,成立「台南慈惠院盲人教育部」;曾任台南长老教会中学(后来的长荣中学)教师、并由甘为霖牧师证婚,且长眠在「台南基督教墓园」的基督徒秋山衍山,也成为该院首任校长。据闻,甘为霖牧师的照片也代代被挂在校长室以兹纪念。

1915年日本政府为了肯定甘为霖牧师对台湾盲人的贡献,特颁赠「勋五等双光旭章」。1917年返回英国,并于途中在香港获日本政府颁赠「勋四等瑞宝章」,1921年九月9日逝世于英国的波纳毛兹(Bournemouth),享年八十岁。

甘为霖栽培盲童廖旺成基督徒 继续关怀盲胞

当笔者在数年前提及「2015年为台湾听障教育百年纪念」之际,也与几位关心「台湾听障宣教百年歷史」的友人,急亟追寻「台湾听障教育之始与甘为霖牧师是否有直接的关係」等相关证据。

笔者发现,在这期间仍有甘为霖牧师积极关心盲童的记载。如1899年进入台南「慈惠院盲人教育部」就读的盲童廖旺,1905年由甘为霖牧师引领归主,1909受甘为霖牧师栽培,前往日本东京高等盲哑学校(今日本国立筑波大学)公费留学,1913年学成后返台任教于母校的基督徒廖旺,直至1922年开设「台南鍼按院」才辞去教职。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