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从8日以来,交火已超过20天,双方不断传出死亡人数,加萨地区死伤人数更超过1千人,使得以色列境内再次陷入以巴敌对局势。
大众媒体几乎一面倒大力报导以色列武力行动,枉顾平民百姓的生命安全,国际间更谴责以色列暴力,要求停止攻击巴勒斯坦,以免造成更大的伤亡。事实上,从过往到如今,只要以巴发生衝突,以色列总会引起全球舆论挞伐,媒体前播着无辜加萨人惨死或悲楚的画面,使得抱着死去伤者的哈玛斯群众成为弱势支持者,赢得国际间的同情与声援,以色列人则成为全球公敌,但真相果真如此吗?
以色列空军发现预备轰炸的目标旁有平民,便暂时放弃攻击。
从发动战争前叁周,以哈玛斯为首的加萨地区,不断向以色列各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发射超过250枚火箭,严重威胁以国人民安全,虽然以色列拥有高科技的军事国防科技,但透过数据指出,他们只拦截了约五分之一的火箭攻击,其它都落在以色列境内,所幸以色列境内家庭社区中,几乎都有邻近的防空避难处,从听到防空警报到逃往避难处,尚有足够时间,才能免于罹难。
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接受美国媒体访问时曾说,如果有2,500枚火箭弹落在美国城市、恐怖组织挖掘地道连结到国家边界的幼稚园,加上陆海空都被攻击,美国一定也会有所行动。然而,以色列却忍耐了叁週才被迫捲入战事,塬因只是为了保家卫国。
以军用轻微炸弹警告通知平民撤离,有人逃离建筑后,大批人群爬上屋顶以自身作为人肉盾牌,以军便放弃轰炸。
事实上,以色列并非好战分子,透过以色列空军的监测录影中就可得知,只要发现準备轰炸的目标周围有平民时,以军便会暂时放弃,转移其他目标。面对尚未确认的恐怖建筑是否有民众入住时,以军会先用电话、传单或轻微炸弹警告,通知平民撤离,之后才摧毁建筑。
以色列竭尽所能将平民伤亡人数降至最低,以轻微炸弹警告后,有民众开始撤离,但没想到之后却有大批巴勒斯坦人群爬上屋顶,以自身做为人肉盾牌抵挡以军,不过以军非但没有攻击,更选择放弃轰炸。
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说,以方告诉平民撤离,但哈玛斯要他们留下来,因为哈玛斯想要自己堆积死尸,「他们不只想杀害我们的人,也想牺牲他们自己的人。」
以军运送救援物资至加萨,提供人道支援。
反观以军的主要目标则是锁定加萨的军事基地,以瘫痪其火药库、地道、恐怖份子等组织系统,并尽量避免伤及无辜;但恐怖组织的基地常设于人口密集区,火弹药常置身在民宅、学校或清真寺,哈玛斯也擅长将百姓当作人肉盾牌,使得平民与恐怖份子身分难以区分。
这也让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对外坚定立场表明:「每个巴勒斯坦平民的死亡都是以色列争取世界舆论的损失,但以色列不能为了公共关係而放弃安全。」
对于巴勒斯坦地区受伤的平民百姓,以军运送物资及医疗资源到加萨地区,供应当地民生必需品,给予人道上的救援。在国际媒体几乎一面倒谴责以色列的声浪下,身为这世代的百姓,更需要以理性及智慧去辨别战争背后的真相,避免成为谎言底下的牺牲者。
哈马斯以平民百姓为人肉盾牌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