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作者/蔡颂辉)

功课二:人总对自己的罪缺乏敏锐度

来见大卫的先知拿单说了一个故事,提到某城裡住了一个有钱人和一个穷人。那个有钱人有很多牛羊;那个穷人只有一隻小羊,是他买来养的。那隻小羊跟穷人的儿女一起长大,也和自己一起分享吃的、喝的,甚至让小羊睡在他怀中,好像自己的女儿一样。

有一天,那有钱人家里来了客人,他捨不得从自己的牲畜中杀一隻招待客人,竟把穷人家里那隻小羊夺了过来!这个故事明显是比喻身为一国之君的大卫和小人物乌利亚,指出前者夺取后者少许的拥有,而且还虚伪造作,款待客人。

有趣的是大卫听了故事之后的反应,他表现正义而气愤的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行这事的人该死!他必偿还羊羔四倍;因为他行这事,没有怜恤的心。」大卫道出自己说话的凭据(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又指出这个行为的严重性和它该有的结局,也清楚说出了这个人的罪行是什么,可是却不察觉故事正在隐射他自己!拿单的回应对他而言无非是当头棒喝:「你就是那个人!」

别人的过犯我们看得很清楚,也能分析他们的问题,可是对于自己却总是有各种藉口。听到别人外遇的消息,我们会大肆评论他们的问题,分析得好像一个婚姻专家一样,可是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却有千百个理由为自己辩护;别人贪财我们会摇摇头,表现得像个清廉正直的圣人,私底下却可能也做出变相的贿赂,还自圆其说、自欺欺人;孩子们犯了错,我们大骂一顿,却不知道孩子很多坏习惯和行为,都是从大人身上学来的。

人性的倾向既然是这样,就更应该对自己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判断别人总是比自我批判容易,人常以批判别人来转移焦点,让自己无需正视自己的真相,或让自己感觉良好。可别忘了,到了审判日,我们要面对的不是别人的罪状,而是自己的罪状,包括我们批判别人。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