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脸书的按讚图像成为另一种网路语言。

讚、XD、Tag、笑鸟(笑了)…这些来自新媒体的沟通用语,连结网路社群中的人们,彼此建立关係。当教牧要去牧养与资讯科技一同成长的群体时,就不得不思考教会是否积极发展网路牧养的事工,与信徒的生活同步,随时表达适切的关怀。

香港「渔翁撒网.基督教新媒体运动」倡议人俞真、「传恩惠您」新媒体技术总监施德利近10年来,不约而同在基督教圈内推动网路事工,经常协助教会机构发展电脑资讯科技,他们都认为教会若能适切发展网路牧养,不但能更有效牧养会众,还能把福音广泛传送。

在讨论如何推动网路牧养之前,先探讨何谓「网路牧养」。俞真认为,网路牧养的起始点并非在于网路,而是在于异象,这与教会要服事的群体异象有关。如果教会有服事年轻人的异象,那么教会明白年轻人生活已与网路及社交网站分不开时,就要配合他们的生活模式,主动认识网路及发展网路牧养。

为了解信徒使用网路的模式,施德利不定期以网路问卷调查信徒的网路生态,当中也经歷网路传播的广泛度与即时性。他在2月16日晚上,将「基督徒使用网路情况」问卷贴在脸书上,一个晚上就得到约250人回应。虽然这不算有规模的正式调查,但也能供作参考。

根据调查结果(详见表一),包括工作在内,信徒每天使用网路的时间长短,3至5小时佔29%,人数最多;其次是6至8小时,佔20%。有55%受访者的手机有上网功能。此外,在网路上最多人进行「朋友联谊」,约82%;其次是「休閒娱乐」为68%。至于如何表达对朋友的关心,最多人透过社交网站,有84%。

(表一)基督徒使用网路情况意见调查。      (资料来源/传恩惠您)

牧养的黄金机会

从上述调查可见,社交网站是与信徒连结的有效工具。俞真指出,从前的牧养模式,是牧师在週末见到教友问问近况,但自从有了脸书以后,不少教友週间都会在脸书上分享心情遭遇,没有脸书的牧师等到週六关怀教友才后知后觉,而且事情早在週六前解决了,「教牧与教友脱节,失去建立关係和牧养的黄金机会。」

其实社群网站的牧养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只要牧师有空上去看看,适切分享或张贴金句,就是有效的关顾及牧养。

不过俞真以接触不同教牧的多年经验,瞭解部份牧师对发展网路事工具有心理障碍,包括担心会众在网上「乱说话」、批评教牧的讲道内容、会众互相责骂等。然而这些情况即使不在这平台出现,就不代表没有发生,教牧若能在网路正面回应,就能是个很好的见证及造就。

除了落实的牧养关顾外,社交网站还能进行富有人情味的软性交通。牧师在脸书贴一张摄影作品,可连结有相同兴趣的会众,若会众有照片或文字的分享,牧师也能得知信徒的生活点滴,见面时更容易打开话匣子建立关係。

网路与围城

台湾也有牧者重视网路牧养,牧师张茂松就是很好的例子,每天在脸书发文传福音,走进广大的网路禾场。      (照片摄影/记者林纯如)

教牧对网路的逃避,施德利则认为是技术塬因,「我曾接触过一间1500人的教会,虽然有7个牧者,却只有1人懂得使用电子信件;有些教会很少使用电子信件乾脆删除,也有的是资讯同工不足,而删除教会网站。」

牧长因为不熟悉社交网站,担心开始网路事工后失控,事工太繁忙而无暇新的网路事工都有。然而牧者应放胆正视电脑科技,因为网路反而能省下不少时间,「在脸书分享一点信息,就能同时牧养上百人,比传统的逐一关怀更有效率。」

俞真形容网路世界就像九龙城寨般:一、很多人并不瞭解当中的实际情况,只是站在外围指指点点;二、媒体对上网的报导往往偏向于负面讯息,如隐私问题、网路霸凌、浪费时间等;叁、对福音与牧养的需要极大,当宣教士潘灵卓走进城寨中去服事后,她在当中的福音工作便成了美好的见证。

其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教牧知道信徒的生命中有脸书时,就不能不兼顾脸书的牧养,「走进他们的世界关怀,就像耶稣基督道成肉身,走进我们当中传福音!」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