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

如果一个人「失忆」了,你觉得他会遇到甚么问题?

医学研究上提到,失忆症造成的其中一个影响,是「无法设想未来」。因为,当一个正常的人想像未来时,他们会利用过去的经验,构建一个可能发生的情况。

 

如果是一群「集体失忆」的人,会造成甚么问题?从电影《健忘村》或许可窥知一二:那群「集体失忆」的村民,形同魁儡,遭有心人士任意操控。

 

若基督徒不晓得基督新教的歷史脉络,正是犹如「患失忆症的基督徒」。

在20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布500周年」的重要日子,一起寻根「身为基督徒」的记忆。

 

有一本书、名为《集体的失忆》,里头提及「醒觉」的定义,作者说到,「觉醒,其实是简单再简单,只是把塬本属于你我的一体找回来。」

500年前的10月31日,是马丁路德发布95条论纲的日子。今天我们可以在教会唱诗、讚美,可以自己读经、祷告,每个人都是上帝所看重、宝贵的,成为普世价值,这些是马丁路德带来的影响。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

 

他是据称除了主耶稣之外,歷史上最多人着书论述的人物—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时代》(TIME)杂誌曾这样评论:马丁路德的言行带动了宗教改革运动,此次运动被誉为「人类史上意义最重大的革命」。

 

在欧洲,马丁路德改变了宗教面貌,更为中世纪的歷史划上句号。他所翻译的《圣经》,也是最多人使用的德语圣经译本,同时奠定德语书面语的规範。

 

事出必有因,要问的是,马丁路德引发改教运动前的当时代社会长什么样?为甚么就现今来看,并无太特别的「95条论纲」,仅在一间小教堂门口张贴后,竟引起滚雪球般的巨大回响?

 

马丁路德张贴论纲前的黑暗时期

马丁路德是在1517年贴出论纲,身处16世纪初的社会,此时,人类歷史已歷经1千多年的发展;而在现代化(工业革命)之前的1千年、也就是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兴起之前,人类歷史中有段很长的时日,被称为「黑暗时期(Dark Ages) 」(又称为中世纪前期)。

 

歷史研究专家、宇宙光总干事林治平教授提出叁面向,来解析这段黑暗时期。

 

一、君王至上(政治)。 当时代的君主制度,灌输「国王永远不会犯错 」的观念。所以错的都是老百姓 ,在此种政治思想和体系下,只见到国王,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不见了,这是当时代社会的特徵之一。

 

二、封建制度(经济)。当时所有的土地都是属于地主(贵族),农夫只是生产工具、被视为农奴(罗马奴隶制的遗存),在农田 辛勤地劳力工作的他们,只能获得极少的报酬。从经济制度上来看,绝大多数的农夫不见了。

 

叁、教廷制度(宗教)。教皇制度自6世纪起越来越强,建立教廷制度后,他们「开发」出一些事情,包括强调《圣经》是神圣的,一般老百姓不能读;甚至,当时的《圣经》是被「锁」在教堂的橱柜裡,且只有拉丁文版,极少人看得懂。

 

一般信徒也不能随意祷告,必须透过向神父告解,才能和上帝连结。「教廷或神职人员变成一般信徒与上帝中间的媒介,也可以说是『阻挡』。」演变到15世纪时代,教皇至上,所有《圣经》内容,教皇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

 

多数的信徒,不能见上帝、也不能读神的话。绝大多数的信徒,在上帝面前不见了。

 

从政治、经济、宗教上来看—老百姓、农夫、信徒,所有绝大多数的人都不见了。

 

「所以我说,中古世纪1千年,是『人不见了』。 」林治平下此结论。「当时代的人生活很痛苦,他们找不到自己;但是人对于自己的『存在』,是很有感觉的。」

 

然而,在这个最黑暗的时代,却也是最容易「感光」的时代。

 

光透出的源起,可追溯到500年前的一场雷击,一名自认将死之人、从内心最深处发出的求救。

 

1505年5月的某日,马丁路德在一趟路程中,突遇雷电交加的大雨,在雷声和闪电中,吓得俯伏于地,将要死掉般。恐惧中,他大喊:「如果我能在雷雨中倖存,我就去修道院作修士。」这场经歷,打开马丁路德认识真神的大门。

 

后来,没死的他,真的履行承诺、进入修道院作修士,走上持之以恆研读《圣经》的旅程,也才有了之后95条论纲的事件发生。

 

黑暗时期从政治、经济、宗教上来看—「人」消失了,是使「95条论纲」这个星星之火足以燎塬的引信。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

 

一场无流血战争改写黑暗歷史 芥菜种举动带出翻天覆地影响

马丁路德用无流血战争,改变了人类黑暗歷史。

 

其最为人知的影响,是被公认为歷史上最重要的「改教者」,但其实这份贡献,不只在宗教教义上,更是超越宗教的範畴。

 

「我觉得马丁路德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整个(人类)文化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命基本单位。他(马丁路德)强调,上帝看到的是每个人的尊严、意义、价值,这个把人的地位提到一个平行、平等的位置。」

 

马丁路德把人的意义、从「人的本身」来肯定人的价值,这非常重要。林治平表示,不管你拥有什么,外在拥有金钱、学位、光鲜亮丽的物质,上帝都不看,上帝看你是不是人。

 

以前是只有教皇 、圣职人员才能和上帝有直接关係,现在变成每个人都能和上帝建立关係。之后也出现一句话,「君王也好,乞丐也好,可以同时併肩,跪在上帝面前祈祷。 」

 

在上帝的眼光中,祂看到了人,祂既不看你是「君王」、也不看你是「乞丐」,换句话说,上帝不看你「有」甚么,上帝看你「是」什么。

 

这也是现代哲学讨论的问题,「我是谁,人是什么」,所以马丁路德的影响,不是用「宗教改革」四个字可以解决的。他谈的问题是「一个人的意义跟价值」。你是君王我是乞丐,我们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两个都是人。

 

反观我们今天的文化,常是看你拥有什么,来决定给予怎样的对待。但是,上帝不看你拥有甚么外在的东西,上帝只看你内在的人,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最需要且重要的讯息。

 

「我们做马丁路德,不是说他是伟大的宗教改革家,而是要告诉大家,马丁路德为我们现代人类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就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跟价值,这是马丁路德特别强调及带来的影响。从这边看马丁路德的改革运动,从德国开始扩散到整个欧洲,我们现在的民主(自由、人权),都是那时候来的。」

 

「人类的文化,整体上就受了马丁路德很大的影响,」林治平分析,马丁路德的影响不只在宗教裡,然而到今天,我们却把马丁路德「锁在宗教改革、教会的裡面。 」

 

「从歷史的分析上,我们应该取得歷史的发言权。歷史的解释应该是我们的。 」

 

马丁路德的贡献,除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读《圣经》、了解上帝的话语;他也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带出阅读《圣经》的普及性。

 

以前中古世纪的教会,不能在聚会中唱圣诗。从小喜欢音乐的马丁路德,在圣乐及音乐史上,同时作出很大贡献。

 

「今天我们说最伟大的音乐家—巴哈,巴哈就是受了马丁路德的影响。今天的教会最大的特徵是音乐,(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受惠于马丁路德,(只是)我们不知道。 」

 

马丁路德其实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从某个角度来讲,马丁路德不是看起很属灵的那种伟人,讲话也有粗鲁的一面,骂起人来也是直接了当。」他老老实实、很守本分,当发现教廷制度和自己的《圣经》经验相牴触,他开始写95条论纲,但出发点并不是要引发宗教改革运动,他从未想过这件事。

 

他只是一个人写。

 

当时的文化背景,是可以把欲讨论的事一条条写出来并公布,请行家来看、参与辩论。95条论纲是用拉丁文书写,所以不是给一般老百姓看,而是给专家学者看;其论述也很简单,并没有发表成大论文的形式,目的是希望引起相关学者、专家及同行加入讨论。

 

没想到95条论纲一张贴出来,就有人将其翻译成一般人都读得懂的德文,加上正好搭上活字印刷的时代,论纲很快就被印出来,散播各地。

 

面对君王教皇权势威逼,马丁路德胜过软弱、害怕、恐惧,

抬头挺胸、昂然站立,声音宏亮,大声宣告:

「这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愿上帝帮助我!」

「在祢手中,我愿託付我的灵魂。祢救赎了我,父啊,我信靠的神。」这是马丁路德在病榻最后的祈祷。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

 

马丁路德张贴95条论纲时,年仅34岁,且并无挑起宗教改革的意思,真实见证,一个芥菜种的举动,带出翻天覆地影响力。

 

 因着神的使用, 

它成为地表最强大文化运动,

无一人不活在它的影响之下。

 

今天的马丁路德在哪裡? 纪念改教运动,勿忘改革初衷

我请求世人不要提起我的名,不要称为路德宗信徒,只要称自己是基督徒。路德算什么?道理不是我的,我也没有为甚么人钉十字架。我不是、也不愿作人的师傅,只有基督是我们的师傅。—马丁路德

 

为迎接马丁路德改教运动500周年,许多关于他的书籍纷纷问世,特别是中文版的出版物,过去可谓居指可数,今年不少台湾出版社都因而绽放,让华人有机会更深认识这位「据称除了主耶稣之外,歷史上最多人着书论述的人物」。

 

德国,甚至花了10年时间庆祝「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布500周年」。今年10月31日,一般媒体几乎也都有报导此议题。

 

马丁路德的影响除了在信义会,事实上,现在各宗派,都承继这份「属灵遗产」,很常谈到的部分为「因信称义、万民皆祭师」。

 

德国信义宗教会的牧师—潘霍华、也是现今知名的属灵前辈,只活了39岁的他,神学思想影响非常多人;他正是出自马丁路德建立的教会,以及真正活出马丁路德神学思想的人   。

 

「谈马丁路德,只讲他在宗教改革的影响,那很可惜。」校园书房出版社社长黄振华牧师表示,「马丁路德不是属于教会的,马丁路德是属于整个人类的。」

 

德国,花了10年庆祝宗教改革,今年是最后一年。每一年,不是教会办的活动,而是政府、社会来推动,谈的题目包含宗教改革与教育、宗教改革与艺术、宗教改革与音乐、宗教改革与政治关係等等。

 

再次证明,马丁路德带来的影响,不只在教会,更是整个国家、甚至全人类文化。

 

马丁路德强调每个人在上帝面前都是独特,其思想日后形成一股影响力 。「真正的人权、自由,是从这裡出来的。」

 

「不得了,我们这个新教本身已经500岁了。今年是改革运动500年,其实过去每100年都有庆祝,过去500年教会一直在庆祝(宗教改革),(盼望)不要忘记这样的信仰传承。」中华福音福音神学院「教会歷史与神学」专任教授周学信指出,今天有很多基督徒本身没有记忆,得了失忆症,为甚么?

 

「因为不重视歷史,搞不清楚歷史,」对歷史本身完全没有概念,不晓得自己身为基督徒的背景为何。「在我们的信仰中,很多信徒是没有记忆的。你有没有照顾过失忆症的长辈们,很麻烦,一个没有记忆的人,其实没有办法好好过日子。」

 

信仰本身是一个传承,信仰本身是有根有据的。他进一步举例,近代台湾教会流行建立小组教会,他们可以说我们要这样的教会观,是因为有《圣经》的「先例」,这很重要。新约中描述的「在家裡聚会」,就是小组教会的模型,这成为教会推动小组教会的一个「依据」。

 

我们的耶稣本身也是那位道成肉身、进入歷史的主耶稣基督。

 

「同时,这个庆祝本身是一种矛盾,因为这个是庆祝教会分裂。所有教会分裂对耶稣来讲是伤痛的。 」周学信指出,对教会观、对改革运动陌生,是因我们没有这样的「经歷」。

 

然而,基督徒应要不断反省 ,「基督徒要玩真的,许多基督徒像游客、消费者」,事实上,「信仰本身要不断反思,一个负责任的基督徒,应该要反思他的信仰 。 」

 

潘霍华曾到美国读神学院一年,在其观察之下,曾表示「美国教会有(发生)问题,就是因为它是没有改革运动的新教,是一个错过改革运动的新教,他们有教会、佈道家,但是他们『错过改革运动』。」

 

周学信认为,潘霍华的这种观察,可应用在台湾教会。 台湾教会本身对改革运动庆祝起来颇陌生。今年有不少单位针对马丁路德改教运动500周年主题、举办各类活动,对此他很感恩,因藉此能让许多人了解「信仰传承」的内涵。

「他(马丁路德)的特徵是,他很能够讲,他很会写。做为文字工作者来看,马丁路德真的是值得我们佩服的人。」林治平说。(摄影/记者林葶熙)

 

「我们应该把马丁路德的影响推出来。我们今天在思考,这4百年来(谈到)所谓的现代化,少了什么?」现代化谈到的领域包含科学、民主政治,林治平表示,但绝对不是只有这两个,而是,「少了『马丁路德』」,他如此认为。

 

从中古时期、黑暗时期,在政治、经济、宗教,其实就是在「人生目的」上,这叁项都失落了,所以社会变成黑暗时期;人要挣脱黑暗,这叁点必须一起出发:民主、科学、信仰。

 

然而,经过4百年,民主、科学已变成泛价值,马丁路德却「锁在宗教领域裡面」,出不来。

 

今天的马丁路德在哪裡?换句话说,基督教应要「进到文化、社会中」;教会必须要看重「在歷史中的影响力」。

 

「因为你今天没有声音,未来的歷史也没有你。」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