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蒙福之家主任牧师艾善恩(Sean Ellis),大学毕业加入青年使命团(YWAM),自此成为海外宣教士,曾领导管理60个国家据点,最后因着来自神的异象定居台湾,迄今于台中牧会十余年。(图/艾善恩 提供)

教会从无到有,不论碰到任何难题,神都赐下丰盛预备给祂的教会。如同当初命名,正是来自一位会众之口:「每次来这裡聚会,回家后都可以感觉到真的好蒙福喔!这就是「蒙福之家」命名的由来,每件事看似有挑战,却是一个很蒙福的地方,很受神的眷顾,很有神的同在!回顾过去,主任牧师艾善恩表示,自己大大经歷神的供应,愿一辈子当宣教士,一生为主摆上生命!

来自美国肯德基的家乡肯塔基州,来台定居十年有余的「台中蒙福之家双语教会」—主任牧师艾善恩(Sean Ellis),于基督教家庭长大;父亲务农,母亲任教,夫妻二人委身在卫理公会教会服事。十岁左右受洗的艾善恩,更坚定于基督信仰。

 

自小就读美国圣公理会基督教学校长大的艾善恩,被培育为教导传道人的宣教士,并被差派到没有神学院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具备独立自办培育中心、并担任教师的能力;神装备他领导青年使命团(YWAM),管理60个国家的机构营运,最终因着领受亚洲异象而落脚于台湾台中,牧养神的百姓。

  • news-details
  • 艾善恩因为师母艾纯恩(Katie Ellis,图左一)于台中马里逊美国学校任教之故,选择全家定居台中。小儿子亦就读该校(图左叁),其他叁个孩子毕业后,已返回美国攻读大学法律系。在神的带领下,艾善恩现委身于蒙福之家牧养神的百姓。(图/艾善恩 提供)

宣教的启蒙

儿时,艾善恩一家委身的卫理公会,经歷一波復兴浪潮,教会向外扩展植堂,父母跟着被差派到新堂会,此次变动为其一生,带来极大转变。

 

新教会自办基督教学校,母亲受聘为学校老师,学校宗旨为训练学生,持续不断思考各自要为神摆上的人生计画,并强调无宗派,单纯为主传福音。

 

学校非常重视宣教,这对艾善恩的未来蓝图影响甚鉅。长大后,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宣教士,被差派至海外宣教。

 

艾善思坦承,美国虽为基督化国家,但是时间一久,信仰会停滞。儿时经歷的属灵復兴,是点燃宣教的火,点燃新一代心中的信仰热情。

 

他说:「1980-1990期间,美国有很多教会转向这种宣教模式,并差派很多宣教士,跨出去拥抱更多的人。」 就在此际,艾善恩被教会按立为牧师,成为一名宣教士,被差派至海外传福音。

 

他委身的虽是小小教会,却差派出许多宣教士至世界各国传福音。而他这一代,则被差派到中南美洲和亚洲等地居多;艾善恩有很多儿时的玩伴,也在此际成为宣教士,受差到海外。

 

在肯塔基州,属于安定性高的农村型态生活,农夫经济不寛裕,一般无旅游规画,居民长住农庄内,移动性偏低。艾善恩直到22岁前,没去过机场,宣教行动力却特别旺盛,有非常多被差派到海外的宣教行动,频率高、移动远,对当地人来说,是很不寻常之事,与在地生活有着极大反差。

  • news-details
  • 艾善恩在美国时,曾有姊妹看到关于他未来的异象:东方美丽的牌坊。此异象带他前往亚洲宣教,并在主裡为东、西方人搭起跨文化团契生活,成为台中蒙福之家双语教会的异象与愿景。(图/艾善恩 提供)

「这辈子一直做宣教士,我也愿意!」

大学毕业时,艾善恩加入青年使命团(YWAM, Youth with a Mission),在此受训二年。期间,接受神装备二大重点,一是宣教训练,一个是研读圣经。

 

青年使命团圣经学校的目标,不同于一般神学院,学生会被装备成为禾场传导人的教师。因此,在宣教士被差遣出去之前,会先培育装备圣经知识,并具备成为开办培育中心的创办人兼老师,然后便被差派至没有神学院之处,在宣扬福音的同时,直接装备学生成为禾场传道人。

 

此宣教机构于全球有60聚点,艾善恩先是在美国夏威夷担任一所学校主任,接着被派至蒙他拿州聚点,担任该处学校的主任。拥有二次主任经歷后的艾善恩,受派领导管理全球60个聚点,其中焦点,着重于亚洲的带领。

 

最后,艾善恩选择定居台湾,其中重要塬因在于,他要负责亚洲和澳州的聚点运营,管理14个国家,每个国家一所学校,并寻找全新聚点。

 

谈及海外宣教印象最深刻的见证,是缅泰边境的难民营。

 

2001年,艾善恩被差派到缅甸和泰国边境的一个难民营传福音,这裡全是缅甸基督徒,受到逼迫逃难到此。有位缅甸牧师,自愿进驻这地、开办神学院,邀请艾善恩短宣队前往教书。

 

难民营裡的这群人没有钱,不能进入泰国,也不能回到缅甸。但这裡,竟有二百人愿意成为神学生!询问其想成为神学生的塬因?他们回答:「相信上帝有一天会让我们回到缅甸,希望那时候我们已经预备好了,可以传福音做事工。

 

那时,艾善恩看到这群人的信心,受到很大激励,也深深感受到,上帝给予自己的祝福是如此寛裕—包括出生基督化家庭、为其预备充裕资源。此次经验,也让艾善恩意识到,塬来还有非常多国家、无数灵魂,生活在缺乏资源、未闻福音的地方。

 

深受感动的艾善恩告诉神、也告诉自己:「这辈子一直做宣教士,我也愿意!

  • news-details
  • 至柬埔寨宣教时,当种子教师培育传道人,带给艾善恩很深感动。(图/艾善恩 提供)

落脚台湾,看见上帝步步带领、爱上这地!

艾善恩结婚后,需要为全家人找寻定居之所,最后落脚台湾。

 

应20多年好友邀请,艾善恩举家移居台湾。这裡有许多好处:第一,交通方便,从台湾出发到任何国家,如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地,都非常便利,此外,物价和人文也非常适合移民生活,更重要的是,台湾是亚太区最多人讲华语之地。

 

来台11年间,初期在台北生活,2011年搬至台中,开始学习华语,并一直寻找委身教会,想在教会服事,认识更多在地人。朋友邀请艾善恩一家到蒙福之家双语教会,不论服事或学中文都可,完全符合艾善恩的期待。

 

同年,于该间教会实习的胡志辉牧师,为中台神学院学生,二人自那时起共事至今。当时,教会长老团发现艾善恩为美国圣经教师,邀请他每月一次在教会证道,艾善恩也是从那时起,透过线上课程在美国神学院受装备。

 

回顾过去,艾善恩表示,看见上帝每一步的带领;自己从国际性服事转到在地教会服事,过程中看见在地教会的需要,上帝赐他够用能力,有智慧服事当地教会,进而爱上教会、爱上台中!

  • news-details
  • 台中蒙福之家双语教会位于大毅幸福馆内,各项福音事工需求的硬体设备,在教会迁入之前,大毅幸福教育基金会已规划执行完成,见证神美好的安排与旨意。(图/艾善恩 提供)

先求神的国和义,见证上帝调动万有、供应无缺!

投身台中蒙福之家的牧会过程,艾善恩大大经歷神同在。

 

其与大毅幸福教育基金会合作,在此牧会,这就是很大的神蹟。这些年,艾善恩看到上帝从四面八方、各国各地,将人召聚前来同心服事,成就祂唿召艾善恩至台中牧会的美好旨意。

 

现今教会负责敬拜的长老,上帝将他远从美国召回,带到台中教会。中文牧者胡志辉,也是远从金门而来,定居台中。艾善恩见证,就像马太福音裡,耶稣告诉门徒,先求上帝的国,祂自然就会供应一切所需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3)

 

他说:「当我回顾,非常惊讶发现,从过去80-100人周日聚会,一直到现在超过3百人,并增加很多福音事工,都不是我们做的。令人感到非常惊讶,很多都是上帝的作为。」艾善恩谦卑表示,事工发展快速,不是倚赖很强的牧者,乃是全为上帝作为,真的很奇妙!并强调,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神自然就供应无缺。

 

艾善恩最喜欢教会裡的活动是—洗礼,因每次洗礼,会听到弟兄姊妹分享得救过程见证。他们从佛道教等不同信仰,转变成为基督徒,看见上帝用各样方法、透过各种福音事工,将灵魂带进教会,因而充满感动。


语言、文化、宗派为牧会挑战:交给神,祂真的很厉害!

艾善恩指出,在蒙福之家牧会有叁个挑战:

 

一,语言差异。因是双语教会,敬拜和证道资料需製作成双语,事工量大,不同族群理解有差异。举例:牧师证道时有幽默表现,较难翻译出来,加上东西方人幽默笑点不同。

 

二,文化差异。东、西方人观念不同,东方文化重视家庭、家族或社区,西方文化则重视个人权利,较自我中心。因此也会影响福音事工,举例:办爱宴,两种文化的参与者,想要的食物不同。

 

叁,宗派差异。许多会众来自不同宗派,如卫理宗、长老会、灵恩派,信仰背景不同。

 

以上种种差异,感觉挑战很大,但对多年来移动各国当宣教士的艾善恩来说,是可预期的衝击,他相信,这都是神的美意,「交给神,祂真的很厉害。」艾善恩说。

 

多年来,教会从无到有,不论碰到任何难题,神都会协助克服一切,赐下丰盛预备给祂的教会。如同敎会当初的命名,正是来自一位会众之口。当时尚未有固定聚会场所,现实环境看似更加不易、充满更多挑战时,却听到会众告诉牧师:「每次来这裡聚会,回家后都可以感觉到真的好蒙福喔!

 

这就是「蒙福之家」命名的由来。每件事看似有挑战,却是一个很蒙福的地方,很受神的眷顾,很有神的同在!

  • news-details
  • 教会「蒙福之家」命名由来:蒙神眷顾,有神同在,一个很蒙福的地方。(图/艾善恩 提供)
  • 艾善恩牧师给予弟兄姐妹的祝福。 (摄影、翻译/胡志辉;採访、剪辑/记者林家维)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