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南横公路全线復通,背后付出庞大。图为4月份宝来段建设。(图/公路总局:公路人脸书)

……我新妇,你夺了我的心!你用眼一看,用你项上的一条金链夺了我的心。」—雅歌4:9

 

南横公路,远跨200公里崇山峻岭,睽违13年,今年5月1日全线復通,再次串起海岛的东西两端,如一条闪闪发光的金项鍊,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这条金鍊,曾歷经多年如火般的沧桑熬炼,诉说不尽的深刻故事,包含:天灾巨大的威力数度冲毁道路,使居民如陷孤岛般无助,甚至丧失生命;艰鉅的建造和修復过程,至少116名筑路人员殉职;高难度的工程使政府和民间怯步,也难免让居民感到,「我们好像被遗忘了…?」

 

但,上帝没有忘记这个地方,这裡有祂的教会、祂所爱的子民,以及许多正在等待认识祂的儿女们。神的手,彷彿正为在山脉南方等候的新妇,重新戴上贵重耀眼的首饰,并温柔地提醒,不可离弃祂的训诲和法则,「因为这要做你头上的华冠,你项上的金链。(箴言1:9)

崎岖的修復之路

「南横公路」为台湾的叁条横贯公路之一,属台20线的山区路段,西起台南市左镇区,向东沿路走进高雄市甲仙、桃源区,东抵台东县海端和关山乡镇。

 

这条路早期为布农族迁徙路线,至今沿路居民仍以布农族居多;日治时期曾修筑「关山越岭道」以利管理;1968年,较为现代化的南横公路动工,1972年正式通车。

 

然而,2009年莫拉克颱风(八八风灾),3天内降下一整年的雨量,造成南横公路山壁多处坍方,路基流失或路面遭埋没,沿线23座桥樑被冲毁,尤以梅山明隧道、向阳大崩壁最严重,居民彷彿受困于孤岛,工务单位花了4个月时间,日以继夜抢修,将140公里受损路段搭建出堪用之路。

南横公路的地层,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后变得极不稳定,当雨水流入土地裂缝时,就易崩坍,因此,2017年6月豪雨,梅山明隧道再遭巨石砸毁;2010年甲仙大地震、凡那比颱风,2012年610水灾,以及后续2013年天兔、2016年莫兰蒂等强烈颱风,皆导致工程陷入「抢修,施工,不久后损毁」的无奈循环。

 

边坡施工者修路时,必须如蜘蛛人般,以绳索固定身体,长时间站在极陡峭处工作;而气候温差变动剧烈、隧道裡风大等,往往挑战人体承受极限,加上突如其来的落石威胁,对身心灵都是严酷挑战。

  • news-details
  • 左:边坡人员时常需维持此状态数小时。右上:垂直的高难度施工状态。右下:各种突发状况都可能造成大型机械报销。(图/公路总局:公路人脸书

近期则是2021年8月7日,「明霸克露桥」遭暴雨挟带土石流拦腰冲断,震撼画面至今令人记忆犹新。那时,桃源区民代表谢宜真,在现场视察时遭土石流冲走失踪。

 

最初这条「明霸克露桥」的兴建,是因勤和至復兴路段,一度只能用溪底便道通行,但溪底便道遇雨就断,于是公路总局兴建此桥,2017年4月通车,但因水源环境复杂,最终仍不敌大自然的力量。

 

当时殉职的谢宜真,是「勤和长老教会」执事,该教会主任牧师杜丽珠本身即为勤和当地人,她于近日受访时回忆,莫拉克风灾导致村内受灾严重,后续几年,明霸克露桥下方虽只是一条小溪,但上游的中央山脉已陆续累积坍方和堰塞湖,才使8月份雨季带来如此剧烈衝击;但此问题较难根治,即使试图以人力清淤,泥土和石头因重量太重,仍难以搬离。

 

居民由于长年面对灾情,现在只要水位达标,便会前往一处由长老教会资助的工寮避难。比勤和部落海拔更高处还有3个村子,每年8月前后的颱风季时常受影响,故村民们都盼望南横公路能常保畅通。

有条件通车后的喜与悲—当地牧者视角

5月1日南横公路「有条件通车」至今,适逢新冠疫情攀向高峰,加上车潮涌入致交通事故暴增,似乎浇熄了些许欢乐氛围。

 

「勤和长老教会」牧师杜丽珠表示,布农族文化其实很慷慨,因当地盛产梅子,有时候外地人在梅子採收季尾声路过,看到于路边等候厂商收购梅子的居民会询问价钱,而居民时常会半买半相送,有些甚至直接赠送,因祖先教导,当别人想要你的东西,你也愿意给出去的时候,就毋须冀望回馈,因深信上帝会从其他地方赐下祝福。

 

平时勤和居民对游客很是欢迎,惟现在正值疫情爆发的非常时期,故暂时避免不必要的接触;虽教会内有几户经营露营区,但为了防疫,有些暂停营业。此外,近期看到一些车辆会逆向行驶,盼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经过村子时特别放缓车速

 

地理位置相对接近市区的「草水长老教会」,牧师伊斯玛哈撒嗯.尼安嗯坦言,因村落远离市区、且该部落居民生活较为单纯,少从事商业活动,故先前许多人认为疫情相对安全,然近期已陆续出现确诊者,所以教会已暂停实体聚会,改为线上进行,母亲节活动亦转往户外空旷通风处举行。

 

尼安嗯略表忧心地说,南横通车虽会对部分经济带来帮助,但疫情仍为部落的幼儿和年长者带来威胁,因此他个人鼓励弟兄姊妹施打疫苗以保护家人,不过最重要的仍须回归「人心」,「也许疫情有上帝的旨意。」他认为信徒可更多反思,自己的生命是否偏离神的道?以更多祷告寻求神的带领

从草水长老教会往东边山区走,来到「復兴长老教会」,主任牧师林蔚珈指出,由于往西边的道路常断,所以东向开通有利于居民交通,近期教会内的松年会也曾讨论,未来可往东部举办一日游。

 

不过正如许多新闻报导所指,外来车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危险,也陆续有游客擅闯私人农园,或随地扎营野炊,以及乱丢垃圾等问题,盼提升素质互相尊重。

 

比勤和与復兴部落更向东边深山的「梅兰长老教会」,主责传道王月花表示,该教会信徒大多务农,故南横通车目前对经济尚未见显着影响,不过居民要到东部看家人就方便多了。

 

该教会因外观十分漂亮,许多人会来拍照,平时王月花若遇到,有机会便发福音单张,不过近期疫情,看到有些外地人未戴口罩,因此仍提醒大家,虽来到山区,进入部落仍应配戴口罩,保护彼此安全

 

再向东深处的「梅山长老教会」,更接近知名景点如梅山吊桥、天池和最后通车的「垭口—向阳」路段。该教会主责传道田霖感受到观光人潮恢復,虽居民务农居多,但有些人会到梅山口贩售农产品,该市集在莫拉克风灾前更兴盛,欢迎大家前来观光,可顺道逛逛市集。

 

通车后的好处,同时有助于外地求学和工作的人返乡探亲、增进亲子关係;但同样担忧疫情及车速过快问题,「部落平常非常安静,所以听到救护车的时候会很紧张」,当救护车声的频率大幅增加时,一开始居民还以为是哪一户人家出事,互通资讯后才知,大部分是在处理公路交通事故。

 

另外,不久后又将面临雨季,昔日联外道路常会断,故这次通车后仍需密切观察和持续代祷。

让神的国更多运行在南横公路

「高中长老教会」主任牧师朱梅芳,于南横公路沿线教会牧会多年,她分享道,我们确实有一直为这条路守望祷告,希望让居民有一条能好好通车的路,特别最裡面的3个部落,因为下雨常常不通,(每逢下大雨)他们会有恐惧,怕自己又变成孤岛的感觉。

 

南横公路修筑难度高,进度有一段时期放缓,她坦言,许多居民对于彷彿被遗忘的感觉,难免感到失望,但教会持续用祷告将此事交在上帝手中。

 

而去年(2021)「明霸克露桥」冲断和谢宜真落水事件,激起了极大震盪,且在事发前,当地就有一些属灵反映在属世上的争战,他们也摆上更多守望代祷。

 

「我以前在勤和7年,谢(宜真)代表曾是妇女会会长,我跟她是很亲的关係;她走(落水)的当下,我很受伤也很难过…」朱梅芳由衷希望,谢宜真的牺牲不是徒然,其子女现在也是高中教会的长老,丧亲之痛仍需一段时间恢復,但深信上帝有祂旨意,也为母亲的生命、热心爱人的榜样感到骄傲。

 

最后记者询问教会的代祷事项,朱梅芳将眼目定睛在神的国,「不知道(我们教会)可以做多少,但至少我们愿意回应神;求主启示、赐下异象,(帮助我们)继续为神摆上。」并求主兴起更多门徒,来回应上帝在祂所爱的这片南横土地上,一同完成大使命!

 

「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

—以赛亚书54:10

相关报导:

非典视角看南横公路》基督信仰贯穿全线,「这3项」全台第一!

分享
意见反应